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4月18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一箭送双星,成功地将“试验卫星一号”和“纳星一号”送人太空。这两颗卫星分别属于小卫星和微小卫星系列。小卫星和微小卫星是随着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微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卫星。  相似文献   

2.
这次发射的“云卫星”和“卡里普索”卫星实际上也是一次酝酿许久的由多卫星和多遥感器组成的小卫星编队实验。与先前发射的重达数吨的“阿卡”、“奥拉”等大型对地观测卫星相比,它们的重量均在1000公斤以下,属于功能相对简单的小卫星,但通过与其他卫星进行编队组合,将自身功能较单一的观测仪器与其他卫星上的观测设备配合使用,可以达到最先进的大型对地观测卫星都不具有的精确度。A-Train卫星编队项目主要由法国国家航天研究中心和美国航空航天局合作实施,加拿大航天局也参与其中。这次卫星组合编队飞行的目的是探测大气环境,特别是云层…  相似文献   

3.
“风筝”卫星就是指那些可以像放风筝一样释放的卫星。别不信啊,它们已进行过试验飞行了。用不了多久,“风筝”卫星就可能进入太空了。  相似文献   

4.
升卫星     
教室后墙壁上,有一排整齐的小卫星。卫星里有小朋友的照片。小卫星的上面,是个弯弯的月亮,她笑咪咪地看着下面的小卫星。王老师说:“谁做一件好事,他的小卫星就可以升高一点,看谁第一个进入月宫。”一天过去了,芳芳的小卫星升高了,因为,她扶起了跌倒  相似文献   

5.
美国美国凭借其雄厚的技术基础已经走在小卫星发展的最前列。以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为首的军方一直对小卫星的发展寄予厚望,DARPA每年为小卫星发展投资3500万美元。NASA也十分重视小卫星的发展,先后提出了“小卫星技术创新计划”和“新盛世计划”等一系列小卫星发展计划。美国的光谱航天公司(SpectrumAstro)是美国国防部和NASA小卫星的主要承包商。光谱航天公司为菲利普实验室研制了强力星-2(MightySat-2),首颗强力星-2于2000年7月19日发射成功。星载“傅里叶变换超光谱成像仪”(FTHSI),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轨道…  相似文献   

6.
《初中生必读》2013,(5):8-8
美国军方认为,中国已经研制出一种被称为“太空地雷”的微型卫星。在一般情况下,这种“太空地雷”处于非战斗状态,一旦需要,地面指挥中心便可立即向这些“太空地雷”发出“开启战斗模式的信号”,利用随身携带的激光武器,摧毁或致盲对手的卫星。  相似文献   

7.
卫星拾趣     
太阳系的“卫星家族”成员众多,千姿百态,其中有些非常有趣。  相似文献   

8.
茫茫太空 ,“群星”璀璨。除人们熟悉的气象卫星、侦察卫星、通讯卫星外 ,还有预警卫星和导航卫星等 ,它们“巡天遥看” ,各司其职 ,对现代战争和未来军事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太空“警戒骑士”———预警卫星预警卫星具有对导弹发射和核爆炸探测的预警能力 ,星上载有可见光和红外技术等遥感器 ,可探测火箭发动机尾火焰及其红外辐射 ,能在弹道导弹和运载火箭发射后很快获得信息并发出警报 ,若卫星载有X射线与电磁脉冲传感器等 ,还能探测在地面、大气层与外层空间发生的核爆炸。美国预警卫星现已发展到第三代 ,性能改进主要有 :一是红外探测器…  相似文献   

9.
卫星撞月球     
美国又要对月亮“动手”了,这一次可不是让卫星绕着月球飞一飞那么简单,而是要狠狠地撞它一下。美国宇航局宣布,2009年将发射探测器对月球南极进行撞击。美国制定“重返月球”计划,让宇航员在2020年前再次飞上月球,建立一个人们梦想中的月球基地。“卫星撞月球”是想了解月球上  相似文献   

10.
郑委:中国天地卫星股份有限公司卫星应用事业部副总经理,全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卫星专网项目办公室副主任。2004年独立策划并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卫星远程教育大会”,将卫星远程教育行业推向了新的高潮。近期与教育部合作“全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卫星专网”项目,将利用教育部和中国航天的独特优势,形成一个覆盖全国高校的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11.
“卫星专网”全称为“全国大学生就业服务卫星专网”,是由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领导的航天四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推出的一个旨在通过卫星传输技术为全国大学生就业提供服务的项目。这个专网自2004年11月18日开通来,已经有300多所高校入网,直播就业指导讲座100余场,累计录播、重播课程超过1000场次,受众多达1000万人次。同时,还推出了“卫星招聘”等与大学生就业相关的服务。2005年12月19日,“卫星专网”项目办在北京召开了专网开通一周年的庆典活动。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相似文献   

12.
提到卫星,大家一定会想起卫星发射时那辉煌壮丽的情景吧!卫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你有没有想象过,有那么一天,在大气层外的卫星群中悬浮着一颗由自己命名而且完全归自己使用的小卫星呢?不要大惊小怪,“小卫星”时代已经向我们走来了  相似文献   

13.
昆虫卫星     
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如昆虫般大小、只有十几克重的微型卫星。这种卫星的控制器是模拟低等动物的神经细胞制成的,在接收到信号后会产生脉冲,就像动物本能的“抽搐”反应一样。由于造价低廉,它可以批量生产。它们还能协同工作完成庞大的传统卫星难以完成的任务,比如对地球大气圈进行详细的实时监测。昆虫卫星@杨鹏 @王甜甜 $杨鹏工作室  相似文献   

14.
2006年3月,美国航空航天局(N A SA)的德尔塔2型火箭将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将两颗新的对地观测卫星———“云卫星”(C loudSat)和“卡里普索”卫星(C A LIPSO,全称为“云-汽溶胶激光雷达和红外开拓者观测卫星”)送入地球近地轨道。在与运载火箭分离后,这两颗卫星将自行调整姿态和位置,加入到已经在轨的法国“太阳伞”(全称“通过激光雷达观测大气科学的反射率极化和各项异性”卫星,简称PA R A SO L)卫星、美国的“阿卡”(A qua)和“奥拉”(A ura)卫星组成的“卫星编队”中结伴飞行。到2008年,美国的“轨道二氧化碳观测台”(O C …  相似文献   

15.
2004年4月18日23时59 分,我国科学 赵 音家一箭双星将两颗科学实验卫星送入太空,升空飞行10分钟后,释放“试验一号”;30秒 多的纳星升空铺路。钟后,释放“纳星一号”,双星都准确进入了 科学家为什么要把卫星做得这么小?因各自的轨道。这两颗卫星均属于小卫星和微 为纳卫星技术新,尖端技术含量高;研制快小卫星系列。“试验一号”重204千克, “纳 周期短;投入少,制造和发射费用低;质量星一号”只有25千克。 轻,体积小,一箭可以发射两颗乃至多颗;在纳型卫星,是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而 空…  相似文献   

16.
王文亮 《物理教师》2010,31(8):33-34,36
2007年10月24日“嫦娥1号”探月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嫦娥2号”探月卫星预计于2010年年底发射升空,嫦娥探月工程将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卫星发射过程中要经过多次变轨,与此相关的问题也悄然进入中学课堂.  相似文献   

17.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流传久远,深受同学们喜欢。虽然它只是一个神话,却为人们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天战场面。目前,这一神话正逐渐变为现实,军用卫星已成为现代战争中的“天兵天将”。军用卫星有很多种,例如,军用侦察卫星、军用气象卫星、军用通信卫星、军用导航卫星等。它们是利用各种遥感器或无线电接收机等侦察设备收集地面、海洋或空中目标的信息,获取军事情报,所以在战略和战术上均具有重要用途。其中,照相侦察卫星是当代最有威胁的太空“杀手”,因而受到各航天大国的重视。照相侦察卫星上装有各种遥感仪器,不但能把人眼可见…  相似文献   

18.
《初中生》2004,(Z2)
2003年9月4日晚,俄罗斯“进步M1-10”货运飞船与国际空间站分离后,“摇身一变”成为地球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卫星数据库显示:目前,正在环绕地球飞行的795颗各类卫星中,美国拥有413颗,其中90多颗是用于侦察、通信、导航、预警等纯军用卫星。在这些卫星中,侦察卫星以其数量最多、应用最广泛居于首位。侦察卫星,被形象地称为“太空间谍”,它利用光电遥感器、无线电  相似文献   

20.
遥感卫星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由于以往研制和发射的卫星都是以一个或多个系列化的独立卫星进行的,随着目前不同应用对卫星使命要求的不断提高,单一卫星变得越来越大和越来越复杂,使得其研制和发射成本大幅提高,研制周期变得更长,风险度也随之增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的航天专家开始探索“快、好、省”的新的卫星发展方向,他们受地面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启发,提出了“卫星编队飞行”的概念。所谓编队飞行就是由若干颗卫星在轨道上构成一个特定形状,各颗卫星一方面保持这个形状,同时又绕地球中心旋转,各颗卫星轨道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