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湖南卫视《超级女声》为个案,探究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如何保住自身原有的地位。通过深入的文本分析和访谈发现:如今媒介融合的背景对电视媒体虽有冲击,但利大于弊。电视媒体可以借势进行营销以及制作方式的转型。《超级女声》的十年回归,并没有扬弃其同质化的内容——平民参与的歌唱比赛。媒介融合使《超级女声》通过网络平台、自媒体平台等圈中更多的参与者,从而获得多平台的参与、多平台的营销;节目的制作一改"海选"的制作成本高、制作繁杂的弊端,利用媒介融合的手段缩减节目流程,集中力量制作符合观众兴趣的内容,并且符合当今传播环境下受众的心理。  相似文献   

2.
李岚博士新著《电视产业价值链:理论与个案》近期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全面论述电视产业价值链的专著。该书在分析有关电视产业价值链理论、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在当前电视产业政策环境下,电视传媒企业资源共享和产业价值链接的可能性,并通过电视产业价值链整合系统,分析提升电视传媒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措施,同时为电视传媒企业多元化的资本运作与产业价值链扩张提出建议,并进一步探讨电视传媒企业如何在数字电视运营中建立新的电视产业价值链模式。《电视产业价值链:理论与个案》出版@紫枫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营电视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力 《视听纵横》2007,(5):46-47
纵观近几年来我国电视产业不断改革、发展的大背景,我们可以看出,蓬勃发展的中国电视产业为民营电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新的传媒形态和传播经营机构的不断涌现,迫切需要提供大量的节目内容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鉴于目前不少电视频道的节目制作数量和制作质量的不足,民营电视正越来越成为重要的内容提供者,成为构建电视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提到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人们往往会与“庸俗、低俗、媚俗、恶俗”等词联系在一起。确实,电视娱乐节目被批评为没有化、品位低、太俗,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目前,中国已经涌现出一批电视娱乐节目,持续保持着惊人收视率的同时相对做到了通俗而不庸俗,实现了“叫好又叫座”的良好局面。其中,以《超级访问》为最为典型的代表,它以鲜活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的电视娱乐节目可以做到通俗而不庸俗,庸俗不是必然![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谈《超级女声》的独特传媒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蕊 《新闻界》2005,(5):85-86
2005年,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声》大型音乐选秀活动在全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全国报名人数达到15万,收视率突破10%,稳居全国同时段节目之首,报道媒体近百家,一时间《超级女声》成为了观众和传媒共同关注的话题.虽然人们对《超级女声》褒贬不一,但它给中国电视娱乐节目带来的冲击,给国人心灵深处带来的影响却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产业融合趋势,以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为例,对电视产业融合的具体表现形式与实施效果予以剖析,探讨其给电视业发展的启示,思考产业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8.
乐视公司在今年5月全新推出的超级电视,预示着未来智能电视的发展趋势,同时这一新老媒体融合的媒介生态给广电产业敲响了改革的警钟。本文以超级电视为出发点,思考广电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9.
电视方言节目的生存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电视传播和文化流通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分析方言节目的优势、发展局限,以借此找到方言节目同主流声音普通话节目百花齐放的最佳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0.
李天良 《声屏世界》2005,(10):42-43
区域经济潮流的到来,在促进区域经济范围内商品、服务、资本、人才等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同时,媒介市场也被进一步细分。对于企业来说,需要重新调整自己的营销策略以求传播致效;对于电视传媒来讲,如何在区域经济时代发挥自己的价值,则成为其生存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陈刚 《传媒》2006,(10):64-65
民营电视传媒企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以内容制作为主在各大电视媒体上播放的电视节目,相当一部分出自民营制作机构.如<娱乐现场>、<音乐风云榜>、<欢乐总动员>、<每日文化播报>、<环球影视>、<娱乐人物周刊>、<娱乐任我行>、<超级访问>等众多知名节目.  相似文献   

12.
英国电视,据称为世界上危害最小的电视媒介,是为了观众而不是为收入竞争。电视这一媒介具有什么特性,又为何称英国电视是危害最小的媒介?在大卫·麦克奎恩的《理解电视》中,以英国电视为例,阐述了英国电视的历史变迁和媒介给我们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当今时代,电视媒体以其传递迅速、纷繁多样、具体形象、信息量大、涵盖面广、导向性强的特点和优势,把大量的信息包括价值观念、理论观点、生活样式、文化类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极大地变革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着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据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在我国的家庭里,天天看电视的青少年有64.2%,经常看电视(每周3—6天)的占19.5%,偶尔看电视(每周2天以下)的占14.5%,不看电视的仅占1%。在信息化、网络化逢勃兴起飞速发展的今天,电视仍然是我国青少年喜爱的媒体。这就给电视工作者提出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电视这样一个大众媒体,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精神食粮,真正帮助当代青少年构建起精神家园。因此,探讨电视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以及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就成为摆在全社会的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4.
从《百家讲坛》看电视媒介文化传播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芳芳 《新闻传播》2006,(11):38-39
《百家讲坛》是近年来媒介和学界备受关注的节目,它通过电视媒介传播文化,其传播方式、传播内容都受到很大争议。电视大众媒介的本质,决定了电视传播的内容都会带有大众化、娱乐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解读《超级女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持人的话:《超级女声》在2005年着实“火”了一把;在街头巷尾都在热谈“超女”的胜负时,传播学界对“超女”现象的关注和研讨也在进行中。《超级女声》究竟是电视娱乐节目模式的积极开拓,还是盲目追求收视率的低俗的化娱乐节目?传媒专家的观点也是大相径庭。这里,我们选编了四位在较的硕士、博士生的稿件,他们清新独特的视角或许会给读不同的启发。  相似文献   

16.
周笑 《视听界》2006,(1):13-16
本土化是电视产业化①的基本前提,因为任何类型的精英或大众文化都是特定社会群体集体偏好的客观反映,缺乏本土化的探索,中国电视产业化无疑将事倍功半。本土化的探索包括电视节目内容和生存模式的本土化,以及产业结构和制度环境的本土化。前者针对的是电视产业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有机结合和动态均衡,后者强调的是电视媒介对中国特殊经济、政治和文化环境的适应性,两者都需要从下至上的自主性创新。本文以《超级女声》为实证研究对象,深入解析《超级女声》在推进中国电视产业的本土化的进程中做出的示范和试错,从而概括出具有一定普适性的本土化思路。  相似文献   

17.
传媒生态规律与电视生存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中国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的“四级办”等旧有模式,犹如一个生态系统产生了新的变化,所以本文作者引入生态学理论,把传媒当作一个生态系统进行解读分析,对把握传媒规律、促进传媒发展不失为有效的研究视角。 大众传媒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有其产生、发展、进化的历程,有其独特的结构要素,也有其自身的生存环境和运动规律。对此,在本刊的《路向与航标》《市县台站全频道》栏目中,不少作者特别是基层局台长们以转变播出机构职能,建立公共频道为切入口,也在从操作的层面探讨我国广播电视体制的改革,探讨自身的生存形态。这是一种多级参与、视角多元的研究。唯其如此,我们的决策才会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7,(5):64-74
中国目前的电视调解已经进入瓶颈化阶段,同质化以及媒介产品与纠纷解决机制之间的断裂造成的传播伦理危机和社会治理危机已露端倪;中国电视调解向何处去的前瞻性思考必须首先始于对自身定位的理性省察;电视调解的定位应当在媒介产品和纠纷解决机制之间谋求平衡,创造性地发挥大众传媒协同的优势,融入到社会协同治理的格局体系中,使大众传媒的传播功能、个案纠纷解决功能以及社会治理功能的抵牾、断裂得到弥合与彰显。  相似文献   

19.
电视在三大传统传媒中与科技的联系最为紧密,传媒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一般都最先在电视上得以显现。但事实上,电视在传媒中的地位的提高并未与新科技在其中的运用程度形成正比,报纸、广播依然拥有为数可观的读者与听众,而网络技术的发展,迅速危及传统传媒,因特网的跨时空性、即时性与交互性等优势令电视也风光不再,面对如此的失落,电视如何重拾尊严成为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一、科技: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科技宛如一道神来之光,照亮了人类传播的历史进程,在这个意义上,电视是科技的产物,不论是过去、现在,抑或未来,科技之于…  相似文献   

20.
在我的周围,原来曾很少有人对综艺娱乐栏目产生兴趣的。偶然聊起,常常会有点不屑一顾。但你要认真地问起有谁好好地看过几期综艺栏目,回答好像又是不约而同,没看过或从来不看。似乎是谁要看过这类电视节目便玷污了自己的尊容。诚恳地说,起先我也经历过这种状态。后来完全是因为我的孩子以小皇帝的身份掌控着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