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福铎:草原情浓动人心哲里木,地不闻名人耳;徐福铎,名不见经传,内蒙古哲里木报社的徐福铎却赢得了本届范长江新闻奖的头名.这位生于大草原长于大草原的蒙古汉子,从事新闻工作20余年,踏雪原,穿草地、越沙海、走蒙古包、访牧铺,以翔实的材料,生动的笔触、感人的作品、先后向全国推出了20多个先进人物典型.  相似文献   

2.
26年前,还在大学读书的她曾含着眼泪,一遍又一遍地读着那篇震撼了一代人的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心中涌动着一个强烈的愿望:我也要当一个记者,写这样的作品! 26年后,她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从《焦裕禄》作者穆青手中,接过了沉甸甸的“范长江新闻奖”奖杯,成了40万新闻大军中的9名幸运者之一。26年弹指一挥间。多少酸甜苦辣凝成深深的足迹。她的名字列入了中国名记者的行列:樊云芳。破碎的记者梦樊云芳并非是幸运儿。复旦大学毕业时,正是文化大革命中如火如荼的年代,这位上海姑娘被命运的巨澜冲到当年杨家将征战的古战场——山西雁北。当她和未婚夫、同班同学丁炳昌相依相偎来到荒凉的塞北时,心情极为沉重。上大学时一心想当记者的她,此时却心酸地想起曾有过的记者梦:一个美丽的梦,一个遥  相似文献   

3.
徐福铎(蒙古名宝音),生长于科尔沁大草原,大学毕业后又回到大草原,一直在新闻园地辛勤耕耘。在20多年的记者生涯中,他满怀赤诚,坚韧不拔,踏雪原,穿草地,越沙海,走蒙古包,访牧铺,采编了近千万字的稿件。他抓准时代脉膊,弘扬主旋律,以翔实的材料,生动的笔触,感人的作品,先后向全区和全国推出了20多个重大典型,为宣传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和树立、宣传典型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对一个人的最高奖赏就在他的事业之中。这是著名记者艾丰自我激励的格言。但它却反映着广大新闻工作者在事业中执著追求的力的源泉。这力,使他们感情的潮水随着时代奔流,这力,使他们以鲜为人知的艰苦而平凡的劳动,忠实地记录时代的脉搏。虽然他们记录时代的笔几乎没有想过写自己。然而,人民不会忘  相似文献   

5.
她,在一个地市级报社的群工通联部一干就是11个年头;她以对党的新闻事业的热情、忠诚和无私奉献精神,勤恳工作,任劳任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称赞。她采编的“群众呼声”稿件先后有8篇获“陕西新闻奖”;她连续两年被评为市优秀信访工作干部;前不久,她被评为陕西省党报优秀记者,接着又荣获“第二届韬奋新闻奖”的殊荣。她,就是宝鸡日报社编辑、记者宁丽君。 “记者多吃苦,群众少吃亏” 1993年6月初的一天中午,在宝鸡日报社门前一阵“噼噼叭叭”的鞭炮声中,五位从百里外的扶风县揉  相似文献   

6.
1991年12月10日,是中国首届范长江新闻奖颁奖的日子。范长江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为表彰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而设立的最高奖项。首届评选,评人品,评文品,40万新闻大军,像淘金子一样,淘出了9个人。当中央领导同志走上主席台颁发奖杯的时候,人们在热烈的掌声中在欢快的乐曲中看到了9位得主的风采。他们是:艾丰、江志顺、刘效礼、杨登榜……9个人中,杨登榜是特别令人瞩目的一个。因为,他来自四川省金堂县广播电台,这是新闻的最基层,他是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小记者”、“小编辑”。然而,他又是特别能征服评…  相似文献   

7.
1991年12月10日,北京城雪花飞扬,寒风刺骨。但此时西交民巷50号中国记协二楼会议休息室里,却洋溢着一片欢声笑语。刚从人民大会堂全国首届范长江新闻奖颁奖大会返回的人们,还沉浸在喜悦气氛里。这时,一位中等个头,壮壮实实,头发有些花白的老人径直走到一位戴副深度近视眼镜的中年人面前。“你是杨登榜吧?”那头发花白的老人询问道。“对,请问你……”那中年人有些惊奇,用一种不地道的普通话答道。“我叫范长城,是范长江的弟弟,我们是四川老乡哟!”一阵惊喜涌上杨登榜心头,他赶忙改用四川话与  相似文献   

8.
目前,“范长江新闻奖”无疑是对我国新闻记者的最高奖赏。获得一次范长江新闻奖,是许多新闻工作者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获此殊荣的。从数以万计的新闻队伍中筛选出几十个人,足见只有最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才可以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9.
刘振英,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任记者。时政部主任。1945年出生于河南永城县,1964年参军,1966年奉调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工作。28年来,他参与了几乎所有重大政治活动的报道,并先后采访了一百多个国家的元首和外国政要人物的访华活动,为重大外事题材的报道打开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
江西记者郑忠杰说:“荣誉并非只是对个人进行肯定,更多的是社会对记者这个职业的认可。”23年前,一个偶然的机缘,郑忠杰扛起了摄像机,这一扛便没有再放下。如今,这位范长江新闻奖的获得者已经51岁,还经常扛着机器往山里扎。  相似文献   

11.
1991年12月10日,是中国首届范长江新闻奖颁奖的日子。范长江新闻奖,是中国新闻界为表彰激励中青年新闻工作者而设立的最高奖项。首届评选,评人品,评文品,40万新闻大军,像筛金子一样,筛出了9个人。当中央领导同志走上主席台颁发奖杯的时候,人们在热烈的掌声中、在欢快的乐曲中看到了9位得主的风采。他们是:  相似文献   

12.
人们都羡慕地说:“徐福铎真幸运,近年来他的好事连台!”要说嘛,这是真的。他写的作品连续在全国务大报刊上发表,轰动了海内外,他也几次进京受奖;报告文学集《爱的小溪》刚出版发行不久,他又以优秀的成绩,当之无愧地摘取了全国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的桂冠,并名列榜首。中共哲里木盟委宣传部召开了动员大会,号召全盟广大新闻工作者向徐福铎同志学习;几天后,国家高评委办公室又通知他,他的高级记者的职称已通过。 这位蒙古族中年记者,他26年的新闻生涯,人品、作品、作风堪称典范。他能  相似文献   

13.
1994年12月21日上午10时,北京中国记者协会新闻发布大厅里华灯齐放,掌声雷鸣。我国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颁奖仪式在这里举行。掌声托出一位中年记者,他健步登上领奖台,从党和国家领导手中接过了镶嵌着新闻巨子范长江头像的金式奖牌。摄像机在转动,闪光灯在闪烁。此时此刻,这位从乡间小路摸爬滚打出来的“小记者”,心头涌起一股暖流,眼里噙满激动的泪花……范长江新闻奖是我国新闻战线的最高奖,全国50万新闻大军中,能得此殊荣者寥寥无几。在本届41位获奖者中,他是唯一市级电台记者,这位幸运者是江苏  相似文献   

14.
北极、南极、周边邻国、穆斯林兄弟国家,一般省会台记者只在地图上看看而已,那是可望不可及的,但郑鸣将到达这些地方一一变成了现实  相似文献   

15.
他总是来去匆匆,以超乎常人的热情捕捉着他自己也无法计数的采访对象.37岁,风华正茂,事业勃发,却不善高谈阔论,始终保持着极平缓的语气.他给我的第一印象是淡漠来访,并能明显地感觉到他在众人场合的躲避.  相似文献   

16.
“范长江新闻奖”无疑是对我国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励之一。能获得范长江新闻奖,是我国许多新闻工作者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获此殊荣的。从我国几十万新闻工作者中每两年筛选出那么10个人,可见获得范长江新闻奖是颇不容易的,只有最优秀的新闻工作者才可以获此殊荣。 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他们有哪些优秀品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不是马国力亲口这样说,我肯定不会相信:当年,当中央电视台人事处告诉新分来的大学生马国力,他的去向是体育部时,他竟然以为,自己要去的,是工会里负责开展职工体育健身活动的部门。那时,恐怕没有几个人知道电视体育报道是什么概念。而马国力,之所以进了电视台,也纯属偶然。 1977年,曾经做过航空摄影兵的马国力考入北京广播学院摄影专业。毕业时,表现优秀的他可以留校做老师,那其实也是他最希望的职业。但是,当时他的家在清华,离广院将近40公里。正好中央电视台也需要毕业生。只是出于工作方便的考虑马国力选择了电视台。  相似文献   

18.
在天山南北,在新疆大地,阿不力孜·阿不都热依木是一位颇具知名度的记者。他那一篇一篇富有特色和充满新意的报道,通过电波,在天山南北回响,激荡着人们的胸怀。听众称赞他是“维吾尔族人民的好儿子”,“农牧民们贴心人”。以至于外国朋友读了他那些反映新疆经济的报道,也是称赞不已。一位巴基斯坦的客商到乌鲁木齐洽谈合作项目,也非要见阿不力孜一面,以表达对他的钦佩之意。 阿不力孜出生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一户普通农家。种过地,放过羊。1977年从新疆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工作。他刚到电台时,维吾尔语采编组才成立两年。组里除了三名“老广播”外,就是他们刚来的新手。这时电台在和田专区建立了记者站,需要驻站记者。年轻的大学毕业生阿不力孜自告奋勇报名去驻站。他下站后,面对一摞摞的材料兴奋不已,编  相似文献   

19.
《军事记者》2002,(12):12-14
今年10月下旬,为迎接党的十六大胜利召开,经中宣部批准,中国记协组织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报告团赴各地巡讲。中国记协自1991年先后设立范长江新闻奖、韬奋新闻奖,并开展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评选以来,到今年已评选了五届。其中,共有49人荣获范长江新闻奖,47人荣获韬奋新闻奖,401人荣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他们是全国75万新闻工作者的优秀代表和先进楷模。参加这次报告团的5名成员均是范长江新闻奖和韬奋新闻奖获得者,他们是:解放军报社记者部副主任高艾苏、湖南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李兵、哈尔滨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李群、新华社记者慎海雄、北京电视台记者徐滔。下面是报告团成员、第四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高艾苏的报告稿。  相似文献   

20.
一个记者,能够得到观众的喜欢和认可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要得到观众的敬佩,更非易事。然而北京电视台“法治进行时”栏目记者徐滔,却是一位让许多观众喜欢并且敬佩的记者。徐滔在做政法记者的11年时间中,曾经套上白大褂混进现场采访;曾经化装成旅客采访火车站前的票贩子;曾经假扮成疑难病患者给传单诊所曝光;曾经头戴钢盔,身穿防弹衣,一次次随警作战。如果说政法领域是和平年代中没有硝烟的战场,那么政法记者就是奔波在战场上的战地记者。徐滔始终认为连自己都感动不了的报道怎么去感动别人。正是抱着这种爱岗敬业、勇于献身的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