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因此而成为许多中国作家学习的案头书和范本。范稳创作的长篇小说《水乳大地》在模仿《百年孤独》同时,也极力创新。文章运用比较的方法,从魔幻叙事的角度切入,分成魔幻时空叙事、魔幻事象叙事和魔幻叙事手法三个部分来论述《百年孤独》与《水乳大地》的异同。  相似文献   

2.
《百年孤独》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其作品主要讲述了布恩迪亚一家七代人的家族历史和小镇马孔多的一百多年的兴亡史。表达出作者对拉丁美洲的文化被西方文明所排斥的愤懑,同时也希望拉丁美洲群众摆脱西方文明的束缚,获得精神自由。但国内对《百年孤独》的叙事结构的研究还不够重视,且还处在边缘位置,所以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百年孤独》中的叙事结构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展现这部长篇小说的艺术魅力之所在。本文分三个部分来分析《百年孤独》的叙事结构。第一部分分析其神话叙事结构,讲述其将魔幻与现实相结合的自然手法,第二部分分析叙事结构中的循环闪回,就让小说内容丰富起来,让读者自己发挥联想,第三部分分析叙事结构中的预叙倒叙和重复对称,增加叙述的密度,加深读者印象,勾起读者兴趣。  相似文献   

3.
以统编版教材《大卫·科波菲尔》《百年孤独》节选部分为析读文本,就新课程群文教学,思考比较阅读视野下教学如何设置多个文本共同的教学起点问题;指出狄更斯与马尔克斯不约而同地将叙事置于时空困境中,从而在逼仄空间叙事里有了“大视野”与“大震动”。两文时空叙事的路径为:《百年孤独》呈现了“乡土”守恒的元始时间与无可守恒的空间;《大卫·科波菲尔》则以“监狱”以核心符号,在末日空间中思考人如何于时间中获得永生。  相似文献   

4.
张炜发表于1986年的首部长篇小说《古船》刚一问世,便因其历史再现的独特形式以及与《百年孤独》的"形神兼似",引起评论界的热切关注。本文试图通过两部作品在叙事形式尤其是时间塑形上的汇通式比较,分析它们在历史想象与再现方式上的异同,进而为《古船》这一80年代经典文本在"影响—接受"过程中所偶合的历史语境与意识形态话语提供阐释的可能。  相似文献   

5.
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与格非《江南三部曲》皆是书写孤独之作,《江南三部曲》被称为“中国的百年孤独”。两位作家的书写均流露出浓厚的孤独意识,在创作意旨上存在着共鸣,皆从个体之孤独、家族之孤独衍生至拉丁美洲与中国百年的孤独。同时,由于叙事手法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两部小说又显示出各自的独特性与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6.
拉美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和中国藏族作家阿来的《尘埃落定》同为20世纪后半期的获奖小说。中国与拉美文学创作交相辉映,在世界文坛上影响巨大。《百年孤独》是一种"隐喻或讽喻",《尘埃落定》是一种"政治寓言"。两部小说透过各民族的历史嬗变和文化背景的影响,建立起历史反思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迄今最成熟的作品,素有中国版《百年孤独》之称。《一句顶一万句》的叙事别具特色,从说话体语言到"缀段性"结构,从"说书"叙事风格到平衡式的叙事模式,都与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美学有很大关联,本文从该小说文本出发,探讨其中蕴含的中国古典小说叙事美学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异质文化或外来文学在中国的接受,都有着多种层面的原因与复杂的机制。拉美文学代表作《百年孤独》在中国的接受就是如此。在特定的时代语境中,对《百年孤独》的意识形态化、审美经典化与功利价值化不仅完成了《百年孤独》的中国化阐释过程,也使得《百年孤独》在中国的跨文化接受与传播得以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9.
何柳 《文教资料》2011,(30):21-23
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经典之作.也是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思潮中成就最为突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本文试从神话模式、夸张的运用、魔幻的叙事手法、现实意义四个方面分析《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主义表现艺术,从而使读者对小说的主题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分析作者在《百年孤独》中夸张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运用,体现出鲜明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1.
“文学”与“历史”作为两种叙事形式,其联系与区别一直引起人文学者的争议。通过梳理学术史上有关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不同表述,将能够确立二者比较的理论基点。本文在分析“历史”概念的二重性及“历史哲学”演进过程的基础上,借助于对西方思想史上不同流派尤其是新历史主义学者观点的回顾,探讨历史与文学在叙事趣味、虚构方式上的类同及叙事特征、言说内容上的差异。文学叙事与历史叙事的重合与分野,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更为开阔的方法论视界。  相似文献   

12.
《红旗谱》:民族国家的历史革命化叙事范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旗谱》作为一部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不仅是新中国革命历史记忆的书写.而且将历史的进程革命化了:历史被纳入革命的意识形态中予以见证和讲述.成为叙速的“主体”,直接由后台走向前台.作为人物的阶级身份、成长历程直接见证革命历史记忆中“英雄时代”的社会秩序、人格化想象。它呈现的是一种对于崭新的现代民族国家历史革命化叙事文本,是对社会秩序合理性的一种文学体认和确证。  相似文献   

13.
当今文学在历史叙事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新时期的历史叙事在叙事立场、人物特征、叙事手法、叙事视角、对古代历史的表现以及对时空概念的把握等多方面都产生了一些新特点。叙事立场更多地采用了民间立场,人物的民间特征愈发突出,叙事手法更加多样,叙事视角以及对历史的表现也更加个体化。  相似文献   

14.
历史叙事的首要原则是"真实性",教育叙事的首要原则是"教育性"。具有双重学科属性的教育史学,其叙事研究也兼有教育叙事和历史叙事的特点。教育史叙事的"真实性原则"体现在"生活真实""、逻辑真实"以及"情感真实"三大层面;其"教育性原则"体现在"教育性的历史"和"历史的教育性"两大层面。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历史的"真实"叙事得以被重新理解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新历史小说:从解构历史到游戏历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出现的新历史小说,使革命历史的宏大叙事出现了深刻转变,也使历史的记忆与表象进入了个体化表述时代.历史感悟的个体化倾向成为观照历史的一种趋势,历史叙述也留下了由最初的解构宏大叙事到解构历史,再到游戏历史的轨迹.  相似文献   

16.
当代美国文坛著名的犹太作家辛西娅·奥齐克的著名短篇小说《大披巾》在叙事视角、叙 述方式、时序艺术处理、叙事语言等方面均表现出独特性,体现出了独特的文体特色。  相似文献   

17.
康拉德的叙述特点十分引人注目。他打破了以往的叙述传统,在许多小说中运用了复杂的叙述角度和叙述技巧,在西方的叙事历史上,康拉德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黑暗的心脏》就是一部在叙述学上具有开创性和转折性意义的叙事作品。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是不断累积史学叙事模式、文学叙事模式和学科交叉叙事模式形成的,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始终存在精英叙事模式和市民叙事模式的对抗、交融,中国文学史叙事模式有鲜明的经典叙事模式情结。读者在促成中国文学史累积型叙事模式、孕育推动市民叙事模式的成熟、保持经典叙事模式的流动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建构作用,同时会继续扮演突破任何业已僵化的叙事模式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历史叙述作为国家、民族意识形态建构的坚固手段,一直以来是以男权话语为中心展开叙述的。女性叙述历史的话语权,长久以来处于被遮蔽、被隐匿的状态。严歌苓《第九个寡妇》、《小姨多鹤》两部小说,通过改写与设置个人视野来解构宏大叙事,从个体体验消解革命政治,突出对个体生命意识的尊重,以"逃离—隐藏"的叙述叙事模式,向读者展现了女性眼中独特的"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20.
《阅微草堂笔记》在题旨上鄙视艳遇故事,在叙事上反对过度虚构,叙述服务于议论,用简淡数言的方式陈述故事梗概,它与传奇小说的区别是鲜明的。因此这是一部渊源于子部叙事传统的经典,在叙事文学发展史上,其重要性可与《史记》(史部叙事经典)、《聊斋志异》(偏重集部叙事传统的经典)等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