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1998-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5个细分行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RD两面性和技术引进对汽车产业生产率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汽车产业生产率年均增长率为9.1%,且主要得益于纯技术进步增长,技术效率贡献较低;研发投资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引进对汽车产业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研发投资的吸收能力对汽车产业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负影响,研发投资的吸收能力未能与技术引进互为补充共同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生产率增长。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应当采取以自主研发为主、国外技术引进为辅的策略,进一步加大自主研发投入,增强RD的创新能力和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74家企业的调研,发现单一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组织创新能力的贡献性虽然存在,但并不显著;而基于系统性、战略性的人力资源管理捆绑实践却对组织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贡献性.  相似文献   

3.
动态环境中企业知识管理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型经济背景下,如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战略性实践问题,也是重要的研究议题。基于知识创造的动态理论,本文构建了动态环境中企业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积累与共享)与创新能力关系模型,并基于257家国内企业的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知识积累与知识内、外共享均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其中:知识积累对创新能力具有递增的边际贡献、外部知识共享与创新能力具有倒U型关系。环境动态性对知识积累与创新能力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但随着知识积累水平提高,调节强度减弱。企业内、外部知识共享间具有此长彼消的关系,验证了利用与探索在对创新能力贡献中对立统一的二元关系。文章最后讨论了本研究发现的理论贡献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同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首要位置,着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增添国家竞争的新优势。自主创新不是自我创新,也不是封闭创新。  相似文献   

5.
技术引进在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的今天已受到各国和地区的普遍重视。近年来东北地区在国家振兴东北战略的支持下,经济发展呈现良好势头。东北经济振兴不断需要技术革新提供支持,在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应正确认识和利用好技术引进活动。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科技工作的首要位置,着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增添国家竞争的新优势。自主创新不是自我创新,也不是封闭创新。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今天,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技术引进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山东省技术引进状况的分析表明,山东省技术引进增长迅速,技术引进行业规划性强、关联度高,以硬件技术引进和技术咨询服务为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加工组装为主的制造模式使我们长期不变地处于世界垂直分工体系的低端环节,制约了技术引进关联效应的发挥;以硬件为主的技术引进方式客观上限制了技术引进外溢效应的发挥;重引进轻吸收,导致技术原创力较低。为提高山东省的技术引进效率,政府需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延伸产业链条,挖掘山东省技术引进的关联效应;进一步优化山东省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有效的技术引进消化吸收机制,提高山东省技术引进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8.
适用技术情报是技术引进工作之本。这是因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不论它的实力怎么强大,但对世界科学技术的贡献不会超过全世界总贡献量的25%。各国为了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充分利用世界75%以上的科技成果,这就必须采用“拿来主义”的适用技术情报工作方法,加快适用的先进技术引进。适用技术情报是指对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某个地方或某个科研生产单位的实际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情报信息而言。这就是说,适用的先进技术引进,必须以适用技术情报为先导,这样才能达到事半  相似文献   

9.
基于2003—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集聚显著地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抑制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有利于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并且研发经费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贡献最大;静态空间模型对空间溢出效应产生过高估计,动态空间模型由于分离出了前期相关因素对本期的影响,使得估计结果得以部分矫正。  相似文献   

10.
基于2003-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制造业集聚显著的促进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起了显著的抑制作用,研发经费投入和研发人员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有显著的正影响,并且研发经费投入对区域创新能力提升的贡献最大;静态空间模型对空间相关性产生过高估计,动态空间模型由于分离出了投入变量及其他潜在因素的影响,使得估计结果得以部分矫正。  相似文献   

11.
技术引进是加快技术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引进的目的,不仅在于改变技术落后的现状,而且可以通过技术引进、消化、转移、储备,借助国外先进技术及市场功能,发展中国的工农业生产和自主开发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最终通过技术经济双向导向  相似文献   

12.
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构建面板数据模型,对科技人才集聚、产业集聚及其交互作用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制造业集聚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都与科技人才集聚形成正向的交互效应,推动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科技人才集聚对于区域创新能力的贡献更大,科技人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显著为正,而产业协同集聚的效应则显著为负,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科技人才集聚的对数值超过0.254 3时,产业协同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的总效应为正,低于0.254 3时,产业协同集聚则对区域创新起着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技术发展基础、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环境支持五个方面构建产业技术引进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熵值法改进的灰局势决策模型,对福建省机械装备产业、轻工纺织产业、信息产业和光电子产业近七年引进技术再创新能力进行系统评价,分析比较各产业能力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必须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努力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这是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所讲到的内容,受到了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自主创新地位的提升所带来的首先是在人们思想领域里的一场变革。杨承训教授探讨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哪个更划算的问题,提出了在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关系中“以自主创新为主、技术引进为辅”的观点;不久前,经济学家胡鞍钢也就此问题阐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引进技术与自主…  相似文献   

15.
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背景下,从创新能力的视角考察中国技术引进可以为战略路径选择提供有益的参考.从创新能力的视角综述了中国技术引进及溢出的渠道、效果和影响因素.现有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引进仍然是中国获取技术能力的重要来源,并且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是中国技术引进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通过政策调整和吸收能力的培养,形成"引进-消化吸收-扩散-再创新"的良性循环,实现从跟随模仿向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路径转变.另外,从研究方法而言,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产业和区域案例研究,解决具体存在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主创新包括原始性创新、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三个类型。不同的自主创新类型其创新形成和发展的轨迹是不同的。本文在对自主创新的内涵进行充分解读的基础上,对基于技术引进的自主创新的发展轨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基于技术引进的技术能力平台跃迁链式理论。并运用该理论对某厂的技术发展轨迹进行了实征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对我国1988-2007年的智力资本水平和创新能力指数评估数据实证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采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国家智力资本及其三要素与国家创新能力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性,并且国家智力资本三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依赖关系.采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国家智力资本及其三要素对国家创新能力都有正面贡献,但是贡献的大小存在较大差异.采用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国家智力资本及其三要素与国家创新能力之间是否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8.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对我国技术创新影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0—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以Driscoll-Kraay方法估计标准误差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自主创新和以进口、出口、FDI为代表的技术引进分别对我国技术创新的影响大小,并进行了东、中、西部地区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全国层面,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都促进了技术创新的发展,但技术引进仍然是主要的创新途径,自主创新的作用并不显著;而由于各地区消化吸收能力的差异和对外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在省际层面,东部的自主创新对技术创新贡献最大,中部技术引进贡献最大,在西部两者的作用比较平均而微弱。  相似文献   

19.
能力导向的中国技术引进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引进的溢出效应是中国技术追赶过程中长期关注的重要议题。以技术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技术引进的衡量指标,以创新能力作为导向,分析了中国技术引进的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外商直接投资(FDI)逐步成为首要的技术引进方式,技术贸易方式已经实现从硬件向软件的转变;FDI和软技术引进对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正向效应,而硬件技术引进则呈现负向效应;无论是外商直接投资还是技术贸易的技术引进方式,都严格依赖于东道国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而不是R&D经费人员比。  相似文献   

20.
采用OLS模型和交互模型,对产业升级、人才集聚对增强区域创新能力的作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产业升级、制造业升级、服务业升级和人才集聚对区域创新能力有明显的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对创新能力的作用大于人才集聚;产业升级、制造业升级会增强人才集聚对区域创新的贡献,但服务业升级不利于强化人才集聚对创新效益的贡献;市场化程度、城市化、人力资本均对创新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提出产业升级与人才集聚相协调、产业升级与产业专业化相协调、城市化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相协调、人才引进和培养本土人才相协调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