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联创新的途径多种多样,而别具匠心的增删调换,巧妙点化,为我所用,常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改诗换句,就是其中一法。相传汪精卫年轻时,因谋刺摄政王戴沣而被捕,他在狱中曾口占一绝:"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死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后来汪精卫堕落成汉奸卖  相似文献   

2.
在教完1 ̄10后,教师可向学生讲一些简单的、用数字写成的诗或对联,巩固学生对数字学习的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是宋代理学家邵康节一首写山水的诗,将“一”至“十”这10个数字嵌入其中.清朝时期有个穷秀才过年时,在自家门口贴了这么一副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横批:南北.对联的上联缺“一”,意思是没有衣服;下联缺“十”,意思是缺少粮食;横批上没有“东西”,意思是一无所有.秀才把自己的贫寒生活,通过数字巧妙地表达出来了.数学与语文方面的知识紧密结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字的妙用.…  相似文献   

3.
一些看似极为简单、枯燥的数字,将它巧妙地嵌入诗联,寓庄于谐,却可横生妙趣,美不胜收,产生令人惊奇叫绝的效果。我们先来看看宋代理学家邵康节曾写过的这样一首诗:  相似文献   

4.
改诗     
萧楚才知溧阳县时,张乖崖作牧。一日召食,见公几案有一绝云:"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萧改"恨"作"幸",公出视稿曰:"谁改吾诗?"左右以实对。萧曰:"与公全身。公功高位重,奸人侧目之秋,且天下一统,公独恨太平,何也?"公曰:"萧弟,一字师也。"(宋·陈辅之《陈辅之诗话》)萧楚才当溧阳县令时,顶头上司知州张乖崖请他吃饭,他却擅自修改张的诗作。这种看似无礼的行为,非但没有触怒上司,还被张称为"一字师"。自古就有文字狱,历史上记载了许多因为说错话写错字招来杀身之  相似文献   

5.
改诗     
我的弟弟小虎最爱把古诗改为笑诗,今天刚学一首《望庐山瀑布》,就专心地改了起来。听,他正在念他的作品呢: 日照鸭店生紫烟,  相似文献   

6.
改诗     
白炽灯是常见的照明工具,主要由灯丝和玻璃泡组成,虽然构造简单,却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  相似文献   

7.
改联立志     
北宋有个天资聪颖的少年,他不但文章做得好,而且写得一手好字.亲朋好友见了,都称他是个难得的"神童".  相似文献   

8.
白居易改诗     
自居易写诗,力求贴近老百姓的生活,通俗易懂。据说他每写一诗,必对家中老妪诵读,老太太能理解的就抄录,不明白的就改写。有一次,他写了一首《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先就将其中的几句念给老仆人听:  相似文献   

9.
改诗立志     
<正>苏轼自幼天资聪颖(ying),小小年纪就能出笔成章,大家都称他是难得的"神童"。在一片赞扬声中,他不免有些飘飘然起来。一天,他洋  相似文献   

10.
改诗漫议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改诗     
《冷斋夜话》里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好诗后,常常读给邻居一个不识字的老太太听:“老太太,您听得懂吗?”“听懂了,听懂了!您的诗写出了咱们老百姓的心里话。”老太太高兴得直点头。当然,有时候老太太说听不懂,白居易就把那句诗里的  相似文献   

12.
郑板桥改诗     
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自幼勤学好问,一次他随老师到郊野散步,见一座桥下有一具少女的尸体,河水浸泡,甚为凄惨。老师感叹不已,于是吟诗一首:“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郑板桥听罢问道:“老师,你怎么知道这个少女是二八一十六岁呢?你怎么知道她是让风吹落到河里呢?你又是怎样看到她的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的呢?”老师被他问得张口结舌;因为这些描写全是想当然的,所以无法回答,只好说:“那你看怎样写好呢?”郑板桥说“改几  相似文献   

13.
郑板桥改诗     
清代郑板桥的诗、书、画,当时被人称为“三绝”。他的诗言情叙事,真切诚挚。他读书喜欢动脑筋思考,不拘泥于旧说,不随波逐流,总要提出自己的看法。郑板桥小的时候,有一次跟着老师和小伙伴到野外去玩耍。他们来到一条小河边,走过一座小桥,看见桥下有一具少女的尸体。大家站在旁边看了一会儿,老师作了一首诗,就念了起来: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小伙伴们听了,都连连说好。郑板桥听了,脑子里却立即浮现出一个个的问号。他对老师说:“老师,您的诗不对!”“怎么不对?”老师问。小伙伴们也都惊奇地看着他。郑板桥不慌不忙…  相似文献   

14.
改诗手记     
  相似文献   

15.
臧克家改诗     
我国现代著名诗人臧克家对创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他每写一首诗,都注重修改。 一次,他在写诗时,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憔悴的难民形象,他满脸皱纹,饱含辛酸,仿佛在呼唤着什么。于是,臧克家便满怀悲愤,酝酿出《难民》这首诗。诗的开头是这样写的:“日头坠在鸟巢里,黄昏里还扇动着归鸦的翅膀。”  相似文献   

16.
杜甫改诗     
唐代大诗人杜甫住在京城长安的时候,有一年春天他独自一人到曲江游览。那天正值春暖花开之时,天气晴朗,曲江景色更是宜人。杜甫面对这美好的景致,心情非常好,他来到临江的一家酒家,凭窗而坐,要了一壶酒,对着一江美景,  相似文献   

17.
改诗趣闻     
相传清代诗人郑板桥,幼年曾为其师改过诗。一次春游,师徒见桥下浮一女尸,面容未改,上着红衣,下系绿裙。老师深痛不已,随口吟诗: 二八女多娇,风吹落小桥。 三魂随浪转,七魄泛波涛。 郑板桥一听,当即指出该诗的诸多毛病: 既不相识,何以断定姑娘的芳龄为16岁?(古代少女的年龄用乘法表示,二八指十六岁)既不知情,何以知其风吹落水?三魂七魄虚无缥缈,何以晓得她"随浪转",又"泛波涛"呢?并说此诗应改为:  相似文献   

18.
王安石改诗     
北宋诗人王安石写过一首《船泊瓜州》的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里所说的"京口",指长江南岸的镇江;"瓜洲",在长江北岸,与京口相对;"一水",指长江。王安石住在金陵(南京)钟山,这首诗表现了他对钟山的怀念。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就表达了他的这一想法。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改诗     
<正> 1、抗日战争时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到一所小学视察,见老师都跑了,孩子们自己组织学习。  相似文献   

20.
王安石改诗     
北宋时期,王安石有一次外出巡视,夜宿于一座寺庙中,见寺庙墙壁上题有一首诗:彩蝶双起舞,蝉出树上鸣。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蕊。王安石看罢,连说“荒唐”,问寺僧此诗是何人所写。寺僧说题写者是山下一个屡试不第的秀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