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短信作为手机通讯的一种方式为大众所接受和喜爱,本文主要从语用学"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出发,分析手机短信的语用目的,发现不同类型的手机短信通过遵守或违反"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来达到不同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2.
"礼貌原则[1]是语用学中研究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礼貌原则"主要是指人们在日常会话中,通过礼貌语言的运用,顺利地实现交谈的目的.介绍了礼貌语言的级别性和合适性并阐述了在怎样不同文化背景下才能正确地运用礼貌语言,旨在论述礼貌语言和损益级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郑娟  李小华 《考试周刊》2007,(44):37-38
礼貌准则作为语用准则之一,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尽管Leech的"礼貌原则"具有普遍性,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遵循这一原则以及对影响遵循这一原则的因素的解释上存在着差异.礼貌具有文化特性,也就是说在不同文化里评价礼貌的标准和认识礼貌的方式是不同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对跨文化交际进行探讨,就会发现,不理解礼貌现象的文化特性,必然会导致跨文化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4.
在交际活动中,要遵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双方对待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所采取的策略不同,本文主要从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入手,分析中西方文化不同所导致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自语用学家利奇提出"礼貌原则"以来,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本文将从礼貌原则的角度对《生活大爆炸》中的道歉类话语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剧中不同道歉策略引起的不同道歉效果,从而帮助观者更加深入地理解电影主题。  相似文献   

6.
礼貌是会话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各种语言文化都遵循的一条原则,但由于各种语言文化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礼貌表达方式,在跨文化交际有其各自不同文化选择不同的礼貌准则和不同的礼貌策略,这些差异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简要分析了中英电话语中的礼貌原则在礼貌准则、礼貌方略、礼貌程度等几个方面所体现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Leech等提出的礼貌原则是一套规约人们日常行为的准则。尽管礼貌原则考虑到损益、间接和选择对话语礼貌的影响,因没考虑交际者所处的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依照礼貌原则的话语有时也不恰当。只有结合具体语境,话语的礼貌才更得体。话语礼貌依赖于特定的语境,语境影响着礼貌原则得体地运用。本文旨在从不同的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来探讨礼貌原则的得体性。  相似文献   

8.
在交际活动中,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遵守是保证言语交际能够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之一。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双方在对待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所采取的策略也不尽相同,本文主要从英汉文化背景差异入手,就跨文化交际双方对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遵守差异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与使用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相似文献   

9.
刘晴晴 《考试周刊》2013,(61):17-18
礼貌是交际成功的前提,在交际中起重要作用。合作是话语参与者都应遵守的原则。会话含义来源于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的产生在交际中与礼貌有密切的联系。本文首先叙述了会话含义理论,对会话含义中的"归约性"和"非规约性"的概念进行了区分,探讨了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之间的关系,其次借助Lakoff和Leech的礼貌原则对礼貌这一交际中的语用现象进行了对比,最后探讨了礼貌原则的使用和合作原则违反对会话含义的产生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文化类型中的"礼貌原则"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在礼貌用语中有充分的体现。礼貌是对比语言学中语用对比研究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在迥异的中西方文化中更是如此。中西方两种文化的礼貌原则有着较大的差异,了解这种差异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概念隐喻包括两个概念领域:源领域和目标领域。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是从较具体的源领域到较抽象的目标领域的映射,隐喻意义是源领域的部分特征向目标领域转移的结果。由于中西方文化认知上的差异,同样的源领域会导致目标领域的不同。但是,文化也是具有共性的,文化的共性也使得同样的源领域有着相同的目标领域。文章从"手"出发,探求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概念隐喻。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实现西部职成教育的超常规发展,西部地区可通过学历教育和多种培训模式并举的形式实施“本土开发”;通过积极谋求与东中部合作。采取东西部联合办学、外地务工外地培训、重点项目委托培养、外出求学等模式实施“转移开发”。两者相结合,实现西部人力资源的开放开发和中东西部互动开发,使西部人口能普遍接受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培训。  相似文献   

13.
"价值中立"是西方心理咨询特别是人本主义取向的"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一条重要原则,但是在我国的高校心理咨询中保持价值中立的原则既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本文试从心理咨询本身的性质、特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高校心理咨询的性质和对象的特征等方面来说明":价值干预"是高校的心理咨询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4.
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点”都是构成绘画的最基本的元素。在绘画发展过程中,中西方绘画逐渐形成了各自独特而又相对稳定的艺术风格,绘画技法也各具特色。尽管中西方绘画中的“点”在世界文化交流中不断地发生交叉和融合,但由于地域、文化、审美习惯的差异和对绘画功用的不同理解,中西方绘画中的“点”始终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中西恋”的叙事产生于中西文化碰撞之际。在跨文化背景下,近代作家对中西情爱的书写,总不自觉地成为一种关系到了社会现实场域的寓言性创作。在近代文人王韬、平江不肖生的中西情恋的描述中,深深纠结了近代知识分子在民族情感和文化失落的双重焦虑下那挥之不去中心幻觉与复杂暧昧的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16.
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领域,关注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学者很少。近年来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至少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开始,东西方人群就有了来往。西方的勒瓦娄哇技术东传和中国北方东谷坨石器技术的西传,拉开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序幕。新石器时代东西方人群的迁徙和交流应该更为频繁,而这方面的研究还基本上处于空白局面,目前只有一些不确定的线索。石器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在整个东西文化交流研究中具有特殊位置,它为我们深入理解早期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更为生动的实例和更为深邃的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东西南北"是最基本的方位,但在汉语中,"东西"与"南北"不仅语用频率不对称,语义演化也相当不同:由于一则古人每天看见东边日出西边落,"东西"距离可直接感知,而"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南北距离则更依赖想象;二则古代建筑多坐北朝南,所谓比邻而居,往往是东西相邻,"东邻西舍"等于"左邻右舍",由此"东西"更易产生"邻近"义:三是古人座位习惯坐北朝南,最宜放置生活物品是座位两侧,也就是东西向,用"东西"代指东西两侧的物品也就很自然。于是,"东西"由"方位"演化出"近旁",由"近旁"(放物的位置)演化出"物品";而"南北"则演变出"远距"义。  相似文献   

18.
日本学者大叶升一从元朝、伊利汗国文献中网罗了10个"方向的顺时针90°移位"的例子。若是将这10个例子中涉及的方向标在今地图相对应的位置上的话,即可发现,整个方位超前了90°。这就是"方向的顺时针90°移位"。东亚和西亚的文人为什么会犯"同一错误"呢?在他看来,他们所共同依据的札马剌丁从伊利汗国带到元朝的《回回图子》本身便存在这种错误。笔者认为,"方向的顺时针90°移位"根本不是什么"错误",而是由于确定四方方式的不同导致的差异。现行的四方仿佛是根据面南者的体位确定的,而10个例子及我提出的若干个例子则仿佛是根据面向东者的体位确定的。迄今尚不为学界所知的后一种确定四方的方式确定的四方,先是使用前右后左,我称之为A种类型;后是使用南西北东作为今天东南西北的名称,我称之为B种类型。大叶升一和我举出的例子,全是B种类型四方概念的反映。B种类型四方概念中的"南"、"北",对应今天四方概念中的东、西;"东"、"西",对应今天四方概念中的北、南。二者之间只存在形式上的差异,而不存在实质区别。  相似文献   

19.
陇海铁路(包括兰新段)是横贯中国大陆东西的欧亚大陆桥的主要线路,历史上这条沿黄河的东西交通线实际上有两条并行的道路。第一条,以河南西部为中心,联结甘青、关中渭水流域,经豫东、安徽达江苏沿海,故名“豫西通道”;第二条,以山西南部为枢纽,联结甘青、关中偏北(包括陕北)过黄河,穿过太行诸山脉达豫北平原,径往东部沿海,称之为“晋南通道”。本文从历史地理环境,考古发掘及其研究成果,文献记载的古史传说等方面,综合探讨了夏代以前,晋南通道的形成及其对黄河流域东西文化交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试析蒙古西征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西征是世界历史上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长久以来,人们对此褒贬不一。笔者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的角度对这一曾震撼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作一些探讨,以达到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