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有关乒乓球旋转的研究 ,国内乒乓界从感性上和理论上已作了一些定性分析 ,对于一些基本规律也作了许多阐述。但感性认识与实际情况有时不一定完全一致 ,不少问题还有待于通过定量研究来深入认识。然而 ,由于实时测量这种距近、快速的非金属物体运动目标 ,有一定特殊性和困难性 ,在国内外文献资料中尚未找到现成的解决办法 ,以致多年来对该问题束手无策 ,无法开展实验工作。   80年代 ,我国成功研制了“PD- 1型乒乓球动态测转仪”。通过对国家乒乓球队和青年队 2 4名队员拉弧圈、搓球、发球等转速的测定 ,了解我国选手这些技术的旋转常规…  相似文献   

2.
一、力偶与转动从物理学中得知:一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行力是不能用一个合力来代替它们的。对于象这样的两个力在力学上我们则把它叫做力偶。对于一个物体来说,力是使其机械运动发生变化的原因。而与此相对应,力偶则是使其旋转产生变化的原因。一个物体之所以能产生各种各样的旋转变化,那都完全是因为该物体受到了力  相似文献   

3.
张晓铁 《体育师友》2009,32(3):37-38
旋转是乒乓球运动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技术因素。在传统的乒乓球教学中,教师多注重于动作技术的手把手传授,学生被动接受,一味地模仿,并不懂得要这样做的原理。为改变这种状况,在高二年级乒乓球选项课的教学中,我特地把旋转作为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采用探究式教学。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的复杂、战术的瞬息万变以及新技术、新战术、新工具、新流派的层出不穷,是这个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它之所以具备这个特点,是因为在竞赛中几乎运动员的每一击球都会使球产生旋转,而这些旋转则在直径3.8厘米、重仅2.5克的乒乓球的运动过程中都非常敏感地表现了出来。因此,尽量详细、准确地剖析乒乓球各种旋转,从而了解并掌握乒乓球在运动中旋转的规律性,对掌握整个乒乓球运动的规律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旋转,是球体运动的一种状态。由于其表现形式可以形形色色,各式各样,于是,它就成为球类运动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旋转这个要素,连同速度、力量、落点、弧线等要素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乒乓球运动千变万化、奥妙无穷的专项特点,为乒乓球运动各种技术、战术水平的更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鉴于“旋转”在乒乓球运动中的这种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促使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乒乓球工作者研究它、运用它。在建国以来的近三十年中,我国对乒乓球旋转问题  相似文献   

6.
张传铭 《乒乓世界》2014,(1):104-105
在所有竞技体育项目中,乒乓球是最能体现旋转与弧线作用的比赛项目。乒乓球五大要素为“速度、力量、旋转、落点、弧线”,而在这五大要素中,“旋转”和“弧线”有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问题的由来乒乓球球体运动的起因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作用力通过球心,一种是作用力不通过球心。在这里主要针对后一种情况而言。我们知道球体受到不通过球心的力以后,球在离板的瞬间,球体应沿着合力方向边行进,边旋转(球离板后,由于引力及空气阻力的影响,会改变球体的运动方向)。若能弄清球体在飞行时,速度与旋转是如何体现在同一球体运动之中的,将有助于我们了解一般攻球与弧圈球的本质区别。由于目前的一些乒乓球专业书及教科书中,对这一问题还未做出过较为细致准确的阐述,所以到目前为止,在乒乓界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不十分清楚,这就阻碍了我们对于攻球,弧圈球的理论及其打法发展方向等方面的研究。为此,有必要再次提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9.
在乒乓球比赛中,能够击出强烈的旋转球往往是克敌制胜的有效手段。在业余比赛和训练中,作者通过不断地研究和思考,总结出以下五种增强乒乓球旋转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四、关于摩擦的基本概念当我们将一个物体沿着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的时候,在这两个物体的接触表面之间也就会产生摩擦。这时你如果想要使一个物体得以运动,那么你就必须要用一定的力去克服其间的摩擦才行。由此可见,摩擦力在这里是起着妨碍物体运动的作用的。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在我们人类的生活当中,如果离开了摩擦,那可真是不堪设想!在我们的周围,各种车辆之所以能够向前飞驰,靠的就是摩擦。就连我们人类本身,要是没有摩擦,那也将会是“寸步难行”。同样地,对于乒乓球运  相似文献   

11.
不同时期的器材特点对于乒乓球的技术发展和旋转转变都带有最根本性的影响,旋转的强度也有着其质的变化。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对乒乓球的旋转变化进行分析整理,发现乒乓球器材的发展引领了乒乓球旋转的革命。  相似文献   

12.
乒乓球运动员优势臂肩关节旋转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超声波动力学测量仪和CYBEX-6000等速测量仪分别对21名乒乓球运动员和18名普通健康大学生肩关节内、外旋活动范围(ROM)及内外旋肌力进行测量,探讨规则变化后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用力特征.结果表明:乒乓球运动员优势臂的外旋活动范围明显大于非优势臂,而其优势臂的内旋活动范围则显著小于非优势臂,优势臂的整个旋转活动范围也明显小于非优势臂;对照组的优势臂和非优势臂旋转活动范围无显著差异;乒乓球运动员肩关节存在内、外旋肌力不平衡,实验组优势臂内旋IR(180°/s)、IR(300°/s)相对峰力矩明显大于非优势臂(P<0.001),优势臂外旋ER(180°/s)、ER(300°/s)峰力矩与非优势臂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优势臂外旋/内旋峰力矩比值(ER/IR)明显小于非优势臂.  相似文献   

13.
乒乓球运动员对发球旋转的认知加工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水平女子乒乓球运动员对发球旋转认知加工的特征.方法:研究对象为国际健将级和二级乒乓球运动员.采用录像视频时间阻断的方法对被试进行测试和评价.结果:国际健将运动员发球旋转判断的准确性好于二级运动员,反应时间慢于二级运动员.信息量影响运动员旋转方式的判断.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视觉搜索方式存在差异.结论:在速度—准确率的权衡上,国际健将级运动员发球旋转判断偏重于准确性.运动员旋转方式的判断准确性不均衡,运动员对转球和侧上旋判断优于对不转和侧下旋的判断.信息量影响运动员旋转方式判断的准确性.在触球瞬间和球到发球方球台时运动员对侧下旋的判断最好.当球落至发球方球台时运动员对旋转的判断准确性由高到低依次是转球、侧下旋、不转球的判断.在视觉搜索方式和行为反应的关系上,国际健将组运动员表现为注视频率低,眼跳距离短,准确性高,反应时慢的特征;二级组运动员呈现为注视频率高,眼跳距离长,准确性低,反应时快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唐芳武 《精武》2012,(18):30-31,33
运用录像统计的方法对当今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曼在比赛中使用发球的旋转类型进行统计研究,分析运动员在比赛中发球旋转的技战术运用特点和规律。瞎果显示:左侧上旋和左侧下旋球是乒乓球运动员最常使用的发球组合,占37.11%;运动员发不转球的发球轮得分率最高,为55.99%;下旋转与不转搭配的发球姐合在比赛中最为有效:逆旋转发球被越来越多运动员使用,具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乒乓球技术中,增大击球力量,是对付强烈上旋的弧圈球或转与不转削球的有效方法。击球的力量。是加大球的速度和旋转的基础。而现代乒乓球运动的一切主要打法,都要借助于旋转的帮助。在战术运用上,也越来越显示出旋转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力量、旋转对回球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研究。从研究实验中可以看出:力量、  相似文献   

16.
乒乓球的旋转与速度存在着相对关系,是乒乓球技术中的普遍规律。在论证中提出了相对速度与球心速度之比作为特征准数,将点的运动轨迹分为三类,分别为“螺旋线”“波纹线”和“旋轮线”。从而将复杂的乒乓球技术划分为“旋转型”“速度型”和“综合型”三种基本类型。运动员击球的点在第二轨迹不同的位置上合成速度不相等。因此,运动员在第二轨迹的不同阶段击球手感旋转不相同,而且该点的合成速度矢量决守乒乓球技术的打法特征。根据高吊弧圈球与前冲弧圈球的特征准数不同,说明了运动员对这两种球型接球手感旋转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从速度与旋转的视域对乒乓球运动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5个阶段:慢速度、弱旋转阶段;以速度主导进攻的阶段;以旋转主导进攻的阶段;速度与旋转一体化阶段;限速度、降旋转阶段。速度与旋转质量提高是未来乒乓球发展的内在需要,专项力量素质的发展是速度与旋转质量提高的基本保障,落点与弧线的精确化是速度与旋转质量提高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18.
以上旋球为例,将旋转球与不旋转球的特性加以比较,并通过对上旋球主要技术的力学分析,分析了乒乓球运动中的旋转球在击球、球接触台面、球接触球拍时的受力与运动,说明旋转球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优越性。并提出了以速度对抗旋转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打乒乓球每打一板后,球除了沿某一曲线飞行以外,一般同时绕某一通过球心的轴线旋转。旋转着的球的飞行路线,以及它碰到球台、球拍时的弹跳性能,都跟不转的球有很大差别。也就是说乒乓球的飞行路线以及球在球台、球拍上的弹跳性能,会由于球的自转而产生一系列的“异常”现象。因此,回击每一板来球都必须事先弄清楚球的旋转性能,才能决定正确的打法(例如决定球拍在空间方向、挥拍方向、挥拍速度等等)。  相似文献   

20.
旋转是比赛中制胜的因素之一。对旋转球的定性研究已积累了许多知识和经验,但由于测试手段的限制,对旋转球的定量研究一直是个空白。本文运用通过部级鉴定的PD-1型乒乓球动态测转仪,对不同训练水平、不同打法、不同球拍性能的二组24名运动员的发球、搓球、孤圈球(高吊孤圈、前冲孤圈)、削球等主要技术的旋转常量作了报道,初步探讨了训练水平、球拍性能、技术动作与旋转强度(转数/秒)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外乒坛首次公布了定量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