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海燕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5)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她的词中几乎都有花的出现。而在众多花中她对梅花情有独钟,梅花既是审美主体的隐喻和象征,又是美的理想和追求。诗人凭借梅花来寄寓多种意蕴:借梅绘景,尽情描绘青春的欢乐;借梅言志,委婉表述自己的志向;借梅喻世,曲折反映忧国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2.
3.
4.
张颖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7(7):61-63
“雁”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意象,代表着书信的往来,信息的传递,也寄托着文人思乡的情绪。在李清照《一剪梅》、《声声慢》两首词中也出现了“雁”这一意象,传达出女词人独特的细腻的情思。 相似文献
5.
6.
吴忠耘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30(12):38-41
李清照一生坎坷,故而在词作中对"黄花"、"风雨"意象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内涵。"黄花"不仅是个人外在凄婉哀怨的象征,更是其内在高洁孤独的象征;"风雨"不仅是自然的风雨,也是社会的风雨,更是情感的风雨。"黄花"与"风雨"意象在内涵上总是紧密相联:自然风雨之于自然的菊花,造成了"满地黄花堆积"的苍凉秋景;而人生风雨之于李清照,凝成了"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凄苦心境。 相似文献
7.
8.
9.
10.
论李清照词审美意象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对于词中意象的营造,倾注了卓越的睿智和大量的心血,呈现出独特的审美特征蕴含有独特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传达出词人富赡的内心世界和清雅的审美追求,有着极高的审美价值,包孕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反映了作者独特的心理感受,表现出词人极为执著和较高层次的审美追求,而这种审美追求极富启发性,有助于我们认识李清照的低沉基调和沉重的艺术氛围以及在这种基调和氛围之中的词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赵晓洁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6,14(1):10-12,21
李清照的后期作品写作于特定的年代,其创作艺术手法日渐成熟,尤其善以浅显明白、清新朴素的语言和多种艺术手法抒发情感,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虽然这些作品客观地反映了一些社会现实,抒写了时代的悲歌,但毕竟是以哀叹自己的流离失所与悲哀痛苦为基调,所以我们不能就其思想意义方面给予过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李清照词中塑造了众多闺阁女性形象,这些形象丰富多彩,摇曳生姿.在她们身上,折射出的是女词人最本真的灵魂与艺术世界.而相对于那些由男性代言完成的女性形象,她们显得更加栩栩如生、灵气逼人. 相似文献
13.
14.
李清照是宋代杰出的女词人 ,她的词以南渡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的内容主要是写闺中生活 ,反映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 ,表现其对大自然的热爱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后期词的内容主要是感时伤乱 ,思乡忆旧 ,以寄寓其家国之痛和故土之思。这些词作都运用了自然清新、凝炼新颖的语言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塑造出一个个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在中国词史上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人文风景 相似文献
15.
矫煜煜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5(3):67-71
本文将李清照的言情词细分为少女、少妇和老妇三个阶段,并结合李清照的身世经历,在分阶段评析的基础上,指出了这三个阶段所分别具有的不同特点:明快隽永、浅俗清新、含蓄悲凉。 相似文献
16.
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为宋代文学更为整个中国文学留下了可贵的艺术作品,本篇仅就其词的开头进行研究,并从五个方面归类分析:一、以景开头,打造圆融境界;二、以情开头,奠定情感基调;三、以比喻、拟人手法开头,“活化”对象;四、以问句开头,发人深思;五、以生活片段开头,别具情味。通过归类分析,旨在对易安词的开头艺术作一个探索性研究和整体上的认知。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作为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其诗、词、文、赋并茂,尤以词甚。而其《词论》作为词史上第一篇论词文评,颇有见地地提出“词别是一家”的主张,以评说历代词坛代表作家的创作,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词作:协音律,诉愁苦,贵文雅,主创新,求浑成,本婉约等等,结合李清照的创作实践对其词论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李清照是我国南北宋之交的一位著名女词人,其作品历来受人喜爱。本文分两大部分,从题材内容、思想情感、风格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对李清照的词进行分析和论述,指出:李清照的词是一份难得的文化遗产,是一个独特的审美领域,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丹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1(3):78-79
李清照的诗引亢悲愤、雄健浑厚;而其词却曲折含蓄,细腻婉转。诗中是鲜明的爱国情感,词里却蕴藉的女儿情怀。通过对李清照诗词创作的思想性加以比较,探求李清照诗与词思想性的差异,展示二者在同一作家笔下的不同风采。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