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听觉回归在视觉爆炸时代另辟蹊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音乐APP实践场景化传播,从传统的注意力和流量转为关注用户的沉浸式体验,也着重打造由线上到线下的多元拓展.但是隐私伦理困境、信息茧房效应、用户黏性不足等问题的存在,促使移动音乐APP传播在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之下,注重发掘音乐应用场景联动的可能性,将"场景+"模式作为未来发展的进路.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基于移动互联网而生的移动音乐、电台、直播等形式不断出现.《2015-2016年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市场研究报告》深度分析了去年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的发展趋势、产业链发布以及各大手机音乐APP的发展情况.截至2016年底,中国手机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达4.72亿.随着版权保护的加强,未来数字音乐将成为移动音乐市场的主力军.网易云音乐凭借着优秀的内容和精准的定位成为音乐类APP的后起之秀.  相似文献   

3.
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有手机APP、电力微信公众服务等移动互联手机平台,这些都对购电缴费的经营理念和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电力采购缴费业务必须改变传统的服务模式,不停地创新。本文就分析在当前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下,基于移动互联、大数据下的电力智能服务创新理念如何实现购电缴费的创新,如何进行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赋予了电视新的传播方式和互动模式,弹幕、扫码、摇一摇、互动APP……电视媒体的诸多创新举措彰显了其构建电视社交生态的努力. 发展脉络 “互动带来的信息共享、群体认同、文化整合和整体利益最大化,是媒介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的重要区别.”①电电视社交互动经历了从传统媒体时代的有限互动、互联网时代的延时互动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实时互动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传统出版社在不断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在数字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出版社进军数字出版已成为一种大势所趋.于是,在"互联网+"时代,很多传统出版社开始自主研发APP.这些APP借助AR新兴技术,构建全新的阅读体验,打造"大数据出版",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实现出版的服务转型和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文敏 《传媒》2016,(22):51-53
2016年4月,弘则研究发布的互联网音乐报告显示,我国的数字音乐市场正以10%以上的较高速度增长,基本形成了海洋系、腾讯系、阿里系三足鼎立的局面。QQ音乐、酷我、酷狗、网易云音乐、虾米等已经成为领先的数字音乐APP。在曲库规模方面,海洋系的酷狗、酷我音乐购买版权音乐达到2000万首,腾讯系的QQ音乐购买版权音乐为1500万首,阿里系的天天动听和虾米音乐的购买版权音乐为250万首以上。另外,2016年第一季度我国移动音乐APP用户规模达到了4.49亿,预计全面产值将突破96亿元。音乐类APP的异军突起,不知不觉间成为消费者掌上世界中的必备元素,率先踏上了“高速时代”。  相似文献   

7.
陈莉 《视听》2018,(6):162-16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手持智能终端的普及,一些社交短视频平台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抖音APP吸引了大量用户。抖音是以音乐为主的短视频APP,2017年上半年在视频类APP的用户使用情况中名列前茅。抖音的出现为短视频的深层次发展打开了一道缺口。本文主要从使用与满足、创新扩散理论和媒介系统依赖理论切入,分析抖音APP用户粘度高的原因,同时对抖音APP的发展模式提出一些建议,并从市场和内容两个方面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歌曲中的百年党史》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融媒体音乐党史读本,配有100集有声导赏音频节目和100道党史问答题,并连续在学习强国APP等平台发布,获得广泛社会影响力.作为一部以"音乐"为切入点的简明彩图有声党史读本,本书填补了这方面的出版空白.文章从选题背景、内容结构、融媒升级、平台宣发、社会效益等方面展开论述,展现了音乐编辑在时代发展中的创新、责任与担当.  相似文献   

9.
张晓薇 《出版广角》2018,(12):67-69
产业健康发展与产业保护(制度、措施、主体等)息息相关.美国作为音乐文化产业的大国,音乐版权制度创立早、产业保护意识强.进入互联网时代,传统的音乐版权制度受到冲击.美国作为全球互联网技术应用和普及最广泛的国家,网络音乐(数字音乐)的发展速度也位居前列,但非法下载和侵权现象也比较普遍.文章借鉴了美国在网络音乐版权制度方面的建设经验,对促进我国网络音乐产业健康发展和产权保护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移动互联网时代,童书APP代表了童书发展的一种新形式,也是儿童互动学习与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本文对童书APP的发展历程、类型、特点、使用体验、运营方式、盈利模式等发展现况进行了全面且清晰的梳理与分析,并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朱琳 《出版广角》2021,(15):82-84
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民论坛杂志社立足思想传播规律,发挥技术优势,注重模式创新,打造了传播效果好、社会影响力强的马克思主义APP,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探究了全新模式.马克思主义APP在技术优势推动下,立足杂志社主办方的理论优势,展示了权威理论和全面内容,构建了基于Android和IOS系统,且传播形式新颖的先进平台.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电视视频APP是互联网电视接收视听节目的主要载体.其发展速度一方面受互联网电视行业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国家政策法规的限制.近年来,互联网电视视频APP在行业、政策等多重影响下,历经了野蛮发展、严厉整顿、兼并整合等阶段.在未来政策空间越来越紧缩的情况下,视频APP应主动调整,应对不断变化的发展环境,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听节目服务.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逐渐被应用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一项不可缺少的技术。在社会新闻媒体方面,移动互联网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各种类型的新闻类APP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出来,通过借助APP的各项功能向人们推广与传播海量的新闻信息。但随着新闻类APP的大量应用,其也出现了多种弊端,而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新闻类APP的发展。鉴于此,本文主要对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类APP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些许对策,以期促进新闻类APP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APP(Application的缩写,即智能终端设备的第三方应用程序)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APP通过产品的功能定位和设计,实现了将各种产业与互联网结合在一起,并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诸多便利,如今人们只要拿出手机就可以定购旅游景点门票、酒店,看电影提前选座位,查看新闻,预约挂号等.APP为人们带来了“互联网+”时代生活的便利与安逸.而移动终端APP界面设计的本质是以用户需求和体验为中心,结合APP产品的商业目标,让用户在使用APP时能获得更好地使用体验和满足感.  相似文献   

15.
张淑萍 《传媒》2015,(1):53-54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随之产生了一些新事物,如移动应用程序(APP).APP在诞生后很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但其发展中也遇到了问题.APP广告跨界互动创意拓展为APP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方向.APP广告是APP发展的产物,利用其作为突破口进行APP广告跨界互动创意拓展大有前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各类微电台﹑电台APP的发展应用,媒体融合正日益加深,传统电台和网络电台的边界正在模糊和逐步消失.融媒体时代下传统电台究竟该如何应对这一形态的巨大改变?究竟该以何种姿态面对媒介不断移动化﹑融合化﹑个性化的现实?本文通过梳理媒体融合下我国广播的困境,提出广播应立足融媒时代实现媒介技术﹑传播模式﹑生产机制﹑盈利渠道等多方面创新.文章认为:未来的广播创新将是以互联网思维为建构基础,以新媒体特性为导向的智能电台再造过程.  相似文献   

17.
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iPad、智能电视等的普及,数字童书在为儿童带来不一样的多媒体阅读体验的同时,也为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APP应用作为数字童书的应用工具,是各出版社的重点开发项目之一,少儿出版社更是蜂拥而上,全力开发各种类型的APP.文章对少儿类APP应用的现状做了简要分析,阐述了少儿类APP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并以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开发的爱童书APP为例,分析探究其内容特色和运营方式,以期为少儿类APP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广播媒体正身处一个不断变化的新型互联网时代,面对新媒体,广播人甚至感叹:再多的规划都不及变化来得快。从收音机到各类音频APP,从广播主持人到自媒体主播,渠道与平台的飞速更迭,破坏性创新逼得传统广播电台尤其是一些相对弱势的广播频率日子难熬,除了交通、音乐等特定社群优势明显的频率日子尚可外,就连新闻、经济等昔日的广播豪门频率经营情况也都是每况愈下,广播频率整合、改换门庭的不在少数。融媒体时代,广播应该如何接招呢?广播人应快速适应变化,拓宽渠道,打造新平台,多角度发力,以创新自省,以创新自立,以创新自强。  相似文献   

19.
2013年,网易云音乐APP正式上线,短短几年就发展成为我国在线数字音乐APP中的佼佼者。本文从品牌标志设计、定位以及品牌价值三个方面对网易云音乐APP的品牌塑造进行了分析,探讨其传播发展特点,阐述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音乐类APP良性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广泛应用,APP以其交互性、社交性的特征,可有效整合新媒体和传统媒体服务和内容的优势,跃然成为当下开放媒体平台时代媒体发展新的表现形式。在APP与新闻传播资讯有效融合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播内容、方式、技术、盈利要求等的影响,两者融合的障碍呈现多元化,本文以此为基础围绕消除两者融合障碍的应对策略展开讨论,并以此作为我国新闻传播资讯与新媒体有效融合的创新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