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倪莉 《传媒》2021,(10)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影视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融媒体为影视行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推动了数字影视的稳步发展.在此背景下,数字影视产业的发展应充分把握机会,洞察数字技术的变迁,借助数字技术提升传播效果.由秦宗财所著的《融媒时代我国数字影视传播与产业研究》一书,将重点放在数字影视产业上,探讨融媒体时代数字影视发展的实质和特点,预测数字影视的发展效益和实现路径,提供数字影视传播与产业优化升级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王勇 《东南传播》2018,(4):8-12
互联网思维有效促进了媒体间的深度融合发展.平台思维、用户思维、跨界思维和社会化思维等构成了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内容.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影视集团媒体融合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以福建广电微信矩阵内容介绍和平台推广为例,提出互联网思维下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思考.  相似文献   

3.
试论数字化浪潮下的影视录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媒体传播方式的发展和人们对娱乐消费的需求,数字音频制作得以迅速普及.数字设备与技术的运用,在影视录音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使得影视艺术教育得到空前发展.在教学中,不仅对影视录音教学的观念与方法产生了积极影响,也为影视录音教育带来了新的方法、新的思考,为影视录音教育拓展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随着视听传播技术的深入发展,网络视听新媒体的全面崛起不断挤占传统影视媒体市场,促使传统广电行业升级转型,影视传播转向视听传播业已成为大势所趋.在此背景下,高校影视教育只有应时代的发展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满足业界对高质量视听传播人才的需求.本文以当前媒体市场巨变为切入点,对高校影视教育的现状及困境展开分析,结合部分高校...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媒体传播史册中,2015年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定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这届春晚将"摇一摇"概念成功推销给了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也使"摇一摇"成为观众与节目互动的主要方式,成就了中国媒体传播史的一个奇迹.据相关数据统计,全球有185个国家观众共约110亿次摇动手机,可谓跨媒体互动领域的创举.那么在当前的融媒体时代下,怎样实现地方电视台的发展是需要重点思考的一个问题,本文将以"融合破局"为着眼点,简要分析相关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文章讨论大数据时代影视媒体传播的智能化转型,充分彰显人工智能在影视媒体传播领域的巨大功能,推动其在影视媒体传播中的普及应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介绍人工智能的特点,分析大数据时代影视媒体传播的现状。【结果】大数据生态下影视媒体的转型面临诸多困境,包括缺乏互联网思维的理念和媒体传播模式比较单一。【结论】当前影视媒体传播的智能化的转型,需要从六个方面做起,即创作AI技术的影视作品、打造智能化影视产业链、建设大型影视媒体集团、线上与线下营销相结合、形成多元化文化圈层、凝聚优秀的智媒人才。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影视传媒成为了一种新的娱乐消遣方式,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中也得到了发展和应用。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中的应用,对新媒体技术在影视传媒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垚 《传媒》2015,(14):26-27
今天的媒体如何去描述,已不再是一个界定分明的概念了.报纸被“二维码”延伸了信息呈现形态,电视被“摇一摇”“电视盒子”拓展了用户互动体验,手表被苹果公司创造成了新型智能终端,手机被移动互联网打造成连接虚拟世界的重要开关……媒体的功能不断在延伸、拓展和融合中超越人们的想象,为用户带来不同寻常的新媒体体验.但同时丰富多元的媒体形态、传播方式和传媒内容也带来了繁杂甚至海量的信息,用户在网络时代中的个性化需求纷涌而至,媒体融合的优势如何高效、智能地凸显在新型传媒时代之中?这是媒体融合发展的迅猛势头之下亟需探寻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13,(3):22-22
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以多媒体全媒体为发展方向,加速广播影视技术升级和战略转型。”为了加快发展新兴媒体,拓展广播影视宣传新阵地,总局要求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技术融合,推动主流媒体向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领域延伸,着力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着力推动台网互动、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不断地更新,多媒体信息也在不断地发展,电影电视媒体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媒体中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因此在研究数字影视中,影视制作既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项技术。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将艺术与技术相连接,大力优化影视制作,尤其是在影视后期制作中,剪辑编辑艺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媒体、影像与社会变迁:2012影视艺术与文化传播论坛"于2012年5月14-16日在河南大学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与河南大学主办,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河南大学影视艺术研究所承办,河南大学出版社协办,系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成立30年、河南大学建校100年暨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10周年的一次学术纪念活动.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及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集团等单位四十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围绕中国影视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研讨.  相似文献   

12.
数字技术为影视节目存储、管理、利用提供了新的、更先进的手段。这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影视媒体节目制播、存储的手段和流程,从而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资产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在互联网迅速普及的态势下,数字化加快了影视媒体与网络的融合,形成了以内容为核心的新的运营模式,为影视媒体拓展了新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羊年央视春节晚会是电视观众的一场视觉盛宴,其中微信“摇一摇”功能的应用吸引了广大电视人的关注,为电视媒体和观众的互动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考。本文深入研究了电视“摇一摇”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对电视和微信的作用,探究其对电视媒体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融媒体的发展给大学英语影视欣赏类教材的出版带来了新机遇.文章分析了大学英语影视欣赏类教材在融媒体时代的编制特点,并从"规范性与创新性融合""实用性与丰富性融合""普适性与个性化融合""结构性与时代性融合"等角度,提出该类教材在融媒体时代的编制与出版策略,以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腾飞  丁友东 《传媒》2021,(4):52-54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影视行业产生了巨大影响.自2013年大数据元年以来,大数据技术虽广泛运用于剧本分析、电影电视剧制作、营销、预测、投资等领域,但其具体应用方式仍存在一定差异性.基于大数据技术在影视行业中的应用,本文以如何构建更加有效的影视大数据为切入点,分析全球知名流媒体公司Netflix是如何架构并使用大数据技术的,并提出构建我国观众、传播媒介以及影视内容大数据"量子理论"的建议,进一步促进我国影视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推进媒体融合发展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作为省级主流媒体,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充分运用系统观念,从内容、机制、平台、人才、技术等方面全方位、多维度、一体化推进媒体深度融合,上下发力,既有顶层设计,也有基层探索,点面结合,既有整体推进,也有重点突破,探索出一条新型主流媒体高质量融合发展路径,努力走在全国省级台领先方阵。  相似文献   

17.
当前,计算机技术发展迅猛,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影视后期制作中,使影视后期制作的效果得到提高,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影视后期制作中,数字技术能够对影视后期制作的流程予以简化和完善,提高影视后期制作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了媒体资产的管理。本文分析了不同时期影视后期制作的特点,并按照当前影视后期制作的要求分析影视后期制作系统的革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出现了新时代的产物——融媒体.影视剪辑是影视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影视制作的核心.为了拍摄出更加优秀的影视文化作品,在符合新时代融媒体背景的前提下,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与精神需求,需要对影视的剪辑技巧加以重视,并使专业人士在影视领域获得技术上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李洪启 《新闻界》2002,(4):24-25
我国加入WTO后,新闻界改革新潮涌动。年初我国最大的新闻传媒集团———中国广播影视集团在京成立。这意味着中国特色的广播影视媒体要大力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不但在全国广播影视媒体业的发展中起示范和带动作用,而且要在世界媒体市场与西方主流影视媒体一争高下,同时探索建立宏观管理体制、微观运行机制、市场组织体系和投资融资体制等改革道路。据中宣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联合调查统计,截止今年初全国已成立47个媒体集团,其中报业集团26个,广电集团8个(据新华社北京1月15日电),反映了中国媒体快速发展的新趋势。就…  相似文献   

20.
丁琦 《浙江档案》2006,(8):40-4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视音频资料等影视媒体资产迫切需要进行数字化储存、管理和利用,以提高广电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媒体音像档案数字化正是在科学技术手段不断发展创新的前提下,集采、编、播、存为一体,适应时代的要求而发起的一场意义深远的技术变革,而这场技术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