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2016年和2017年的跨年夜,黑龙江卫视推出了一档全新的文化类节目,这便是以明星朗读与表演中国传统书信为内容的《见字如面》.这是一档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化节目,它与国内其他的同类节目略有不同,主要表现在其参考了综艺类节目的经验,体现出了丰富的综艺性,从而实现了雅俗共赏、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2.
杨福玲 《今传媒》2022,30(3):58-61
共情是指一个人能够认知并理解他人的独特经历,并对此做出反应的心理过程。在书信类文化节目中,共情是观众基于节目文本的认知和态度继而产生的良性互动。笔者基于共情理论的研究视角,以《见字如面》为个案,结合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两种方法,考察书信文化类节目的共情效果,并总结其触发机制。结果表明,观众在认知、态度、行为三个维度上均呈现出正向效应,在此过程中,真实叙事、主持人叙事、场景叙事在激发共情效应上发挥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字是文学形式表达的根基,通过个体的主观介入,既可以用书信作为载体记录历史的痕迹,又可转换成文学作品演绎世间的故事。本文以《见字如面》与《一本好书》为研究范本,采用共时对比的方式对这两档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共通性与差异性进行分析与比较,以在文本选择、主体设置、场域建构以及创新方式等领域获得独到认知。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视节目体系的成熟和观众的理性消费,文化类综艺节目也在不断进行自我升级和进化。《见字如面》第三季中,运用简述、演绎和解读相结合的多重叙事模式,提高观众的理解维度;打造多重视听进行新影视化呈现,增强受众的观赏兴趣;媒介融合背景下着重考虑新媒体年轻受众的同时兼顾电视媒体的家庭受众的传播策略,实现文化类综艺节目传播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5.
《见字如面》是一部网台结合的文化类节目,分别在腾讯视频和黑龙江卫视播出,每周一期,一共12期.这是国内第一档以演员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季播节目.共有8位老中青演员带领观众重温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再现历史长河中那些值得回味与传播的、有趣而又真实的中国故事.该节目一经上线就获得了广泛关注,点击量在2个多小时突破200万,前5期总点击量已达5169万(截至2017年2月9日).  相似文献   

6.
侯琰慧 《东南传播》2018,(7):122-124
中华诗词文化经历了三千余年的发展积淀,是现代社会无法企及的优秀文化遗产,诗词文化类电视节目一经推出便受到了观众热捧.与答题类的诗词文化节目不同,《经典咏流传》节目采取了音乐审美与文化审美相互融合的深度模式、与节目定位相得益彰的星素结合模式以及全方位的传播互动模式,同时精心选择具有普世性的节目文本、具有感染力的典型故事并进行有立意高度的审美鉴赏,不仅达到了文化和艺术的双重高度,也在号召受众传承和发展我国优秀诗词文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文化类电视节目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提供了平台,带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其中,《朗读者》节目自开播以来获得很多现象级的成功,成为文化类电视节目制作的优秀典范.因此,本文从节目理念、朗读内容、环节设计和节目嘉宾四个方面入手,深入剖析《朗读者》节目的价值坚守和模式创新,以期为文化类电视节目今后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9.
王哲 《传媒》2018,(7):75-76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如何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入更多国人的视线,文化类电视节目无疑成为一个很好的载体.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2013年就下发了《关于积极开办原创文化节目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通知》.在这一政策的鼓舞下,一时间,各大频道相继推出文化类的电视节目,在"全民综艺"的时代,文化类电视节目一经推出便收获良好的观众口碑.然而,在文化类电视节目数量频增的当下,其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增强节目创新性,打造原创性、独创性的文化类电视节目成为研发者们不得不思考的重要问题.2017年8月,由山东省委宣传部、中国孔子基金会、山东卫视、山东广播电视台联手紫葩传媒等多家单位联合制作的中国首档名校国学少年竞技养成节目《国学小名士》在山东卫视播出.该节目在内容、节目制作以及节目传播上的创新,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在众多文化类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0.
科教类电视节目,顾名思义,是与科学有关的节目。从1998年中央电视台首个科教类栏目《走近科学》开播,到如今,我国电视科教节目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这类节目却一直不能成为电视节目中的收视亮点,除了节目在非黄金段时间播出、受众人群定位不鲜明等因素外,节目自身的可视性也不高。因此,如何做好电视科教节目,更好地发挥其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的平台作用,需要电视工作者们认真探讨研究。笔者认为对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地电视台方言节目悄然兴起,梅州台的《民生820》也是方言节目大军中的一员,且在当地取得了不错的口碑和效果。本文通过分析《民生820》能够兴起的成功之处与存在的弊端,并且针对性地给出合理的建议,以求为地方电视台方言类节目的进步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廖立胜 《传媒》2019,(12):65-67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发展的背景下,电视媒体积极创新节目形式,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文化自信。《朗读者》《中华诗词大会》《少年国学派》《百心百匠》《我是讲书人》《喝彩中华》等一大批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应运而生。其中,大型原创戏曲文化类电视节目《喝彩中华》一经推出就以其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受到观众的喜爱,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节目“拥抱传统,喝彩中华”,以“人物+故事+戏曲”的新颖模式吸引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引发了观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3.
陈智勇  戴剑平 《新闻界》2012,(15):28-31
电视对广播与网络元素的吸收及融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声音元素的突出地位;由风格引发的表现空间的拓展;受众接受习惯、接收时间的开拓;受众反馈形式的多样化;受众通过网络达成的全方位互动。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人们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问题.以传统文化为主的节目如雨后春笋般纷纷登上了电视荧幕,但随之而来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如何使受众在这样一个“娱乐”的时代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本文将以湖南卫视推出的《百科全说》为例对娱乐元素在传统文化节目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2016年《见字如面》作为首档明星书信朗诵类季播节目,自开播来好评不断,为综艺类节目注入一股"清流".该节目把握当下实现"台网融合",以"诚"动人,用新视角回顾历史,讲述本国故事,彰显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17年现象级文化电视节目《朗读者》为例,统计分析在节目播出期间,节目中以及官方微博、微信平台中出现的相关图书在当当网上的排名变化,从三个方面分析文化电视类节目对图书销量的影响力:①对图书销量产生的即时效应;②对哪些类型的图书销量影响更明显;③不同的媒介对图书销量的影响差异;并进而探析出版机构在节目播出过程中参与营销的三个关键节点及相应的营销推广策略.  相似文献   

17.
卢文超 《青年记者》2017,(12):72-73
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凸显,使得以文化为主打内容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受欢迎.《中国诗词大会》作为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以中国传统诗词文化为主体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下受众的文化需求,并以“领跑收视排行榜”①之势实现第二季的完美收官.下面,笔者从文化自觉、文化价值、文化知识和文化生活四个层面,以《中国诗词大会》为例,解析现阶段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火热现象.  相似文献   

18.
黄燕 《视听》2021,(2):10-11
在媒介融合语境下,音乐类电视节目整体唱衰,但仍出现了以《嗨唱转起来》为代表的高收视电视音乐节目.该节目的成功在于其在形式及内容上迎合观众;大屏小屏多维联动链接电视与网络;瞄准受众主动性及偏向碎片化的个性特征;革新模式与程式实现了人力资源的高效配置.但其对媒介内容的融合仍处于表层,且并未贯彻"全民交互音乐"理念.未来该节...  相似文献   

19.
郭歌 《东南传播》2018,(8):135-137
本文以电视节目《广西谁最懂》为例,着重分析文化益智类节目对于广西地域文化的传播模式,主要包括在节目设置编排中的宣传策略,在大众传播层面的传播功能以及在文化自信视阈下的传播发展,为文化益智类节目的传播以及地域文化的传承提供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20.
当前,各种形式的综艺节目充斥荧屏,但很多节目因为过于追求收视率而失去了综艺节目应有的"底线",甚至走向低俗和炒作.由央视推出的《朗读者》和黑龙江卫视播出的《见字如面》和这两档综艺节目,在当前综艺节目娱乐化的浪潮中脱颖而出,成为综艺界的一股清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