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动互联时代,参与式媒介文化释放了信息传播过程中自我的能量,它以开放与互动的模式改造了受众.对媒介素养教育而言,实时参与式媒介文化消解了受众的批判精神,主要体现在:(1)实时的交互性消解了延时的独立性;(2)以自我为中心的传播消解了“传—受”模式下的主体间性;(3)信息的过度分享消解了个人空间的私密性.基于此,受众批判素养的重构需要培养受众的实时思考能力,建构以自我为中心的新主体间性,以及培养受众的个人隐私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模式与传受关系正在迅速发生变化.对受众来说,新媒体环境正在催生"参与式文化",受众从以往"传统媒介的靶子"转型为媒介的"管理者",因此促成了受众媒介素养的转型,从以往强调受众对待媒介时的批判能力到强调受众的自我选择和管理.根据这一变化,有学者构建了"媒介素养之塔"理论框架,据此框架,受众的媒介素养可以从媒介安全素养、媒介交互素养、媒介学习素养、媒介文化素养四个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发展的冲击下社会开始转入了消费时代.市场导向与新技术的发展为国学的当代传播注入了动力,但也引发了新的问题,新媒体时代的国学传播景观日益转向"奇观".国学文化媒介产品愈发追求商品化;图片化转向引导媒介文化的生产不断视觉化,造成了文字传播的倒退,对国学文化的传播造成了消极的影响.藉此,受众应正确对待当代媒介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媒介文化生产者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共同促进国学在当代的良好传播.  相似文献   

4.
在新媒体时代,以网络为代表的各种新媒体构建起一套全新的参与式文化体系。新媒体传播全力推动了参与式文化的发展,这一助推力主要来自技术与社会这两者的综合作用。受众参与式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总体表现主要有四个方面:传播模式与传受关系的改变、共享性文化的发展、社会变革的推进、个体交往与互动的重建。受众应培养辩证与批判的思维,因此需从认知和实践两个维度同时推进,提高受众的新媒介素养,以应对这一全新的媒介文化。  相似文献   

5.
十年媒介娱乐文化对受众主体性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央视第一个成熟的大型综艺节目《综艺大观》起,我国的媒介娱乐文化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了,受众的媒介素养随着媒介娱乐文本的不断变迁,也在逐步提升。娱乐是一种教育,媒介娱乐文本与受众的媒介素养,在这十几年间的良性互动中获得了"双赢"的发展。当前,虽然在媒介娱乐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其对受众主体性的培育,以及对整体社会大众文化繁荣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6.
受众媒介素养提升中的媒体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媒体的发展,作为传播主体,应该在受众媒介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从建立健全媒介信息传播的问责制度、强化媒体从业人员的媒介素养、引导受众媒介素养提高三个方面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山寨文化形态是进入自媒体时代以来受众主体意识觉醒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显露了网民媒介素养的多方面问题。克服山寨文化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立法规范、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精英更多介入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8.
在媒介融合全面渗入我们的社会、文化、生活的当下,高校的媒介素养教育再一次显现出了其存在和设立的必要性、紧迫性。一方面,新媒体对受众的激活使得传统受众由媒介的单一受众转变为参与者和生产者,媒介环境的改变带来的是社会文化全面变革的连锁反应;另一方面,新媒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和利弊影响也需要我们客观、理智、辩证地分析。本文以大学生为研究主体,以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为研究对象,从媒介素养教育在当下的必要性出发,考察分析媒介融合时代大学生与媒介关系的变化和影响,总结出媒介融合时代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难点及其成因,并为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可行的策略方法,完成从主体出发再回归到主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唐瓷 《出版广角》2013,(18):80-81
伴随着我国出版文化传播的不断提升,我国在媒介素养的教育实施方面也有显著进步,但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大众媒介结构严重短缺。出版文化传播是提升未成年人媒介素养的积极因素,我们必须从社会责任和公众素养着手,转换媒介的思维方式,同时以专业主义精神作为基点来拓宽大众媒介的发展路向。  相似文献   

10.
现代科普已经从科学普及走向科学传播.作为科学传播的重要文化媒介,科普童书承担着对未来社会公民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的重要使命,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对科学传播过程双向互动性、受众重要作用、走向素养和文化的传播目标、科学传播中对知识认识的变化4个基本特征,在对国际科普童书发展趋势进行分...  相似文献   

11.
孙晓 《青年记者》2016,(13):63-64
媒体消费主义盛行的迷思 近年来,随着消费主义理念在我国社会的广泛蔓延和不断强化,在消费文化的裹挟包围之下,媒介文化呈现出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①消费主义从本质上来说是以受众需求为导向的,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同时放大了这种需求,进行了消费内容再生产再扩散.在受众强大的消费主义信息需求面前,媒体倾向于奉行消费主义,致使消费主义深度侵入媒介文化之中,形成合谋,导致媒体消费主义盛行.  相似文献   

12.
本文聚焦"企业形象-企业声誉"的传导过程,探讨该传导过程中搭建共通话语空间的影响因素与具体策略.为实现"形象-声誉"过程的有效传导,企业的国际传播策略应关注四对关系之间的平衡:传播主体中的企业力量与社会力量;传播媒介中的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传播内容中的宏大叙事与微观叙事;传播受众中的前喻受众与后喻受众.  相似文献   

13.
体育传播形态与媒介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媒介与体育形成了共存共生、相互依赖的关系.一方面,媒介以体育活动和体育项目为报道内容,这能够增强受众对媒介的关注度,成为媒介的重要盈利点;另一方面,体育事业需要媒介的推广和传播来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种独特的共存共生、相互依赖的特性,使媒介本身一旦发生变化,就会造成体育传播的方式、渠道、内容、受众和盈利模式的变迁,这为体育传播赋予了不同的媒介特征.体育与媒介之间的关系变迁不仅涉及体育事业本身的呈现形态,还在深层次上关系到各种政治和经济利益的角逐.由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布雷特·哈金斯和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文化与社会研究所教授大卫·罗维合著、首都体育学院副教授张宏伟翻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的《新媒体与体育传播》一书,从媒介变迁的角度出发,以实证的方法分析了媒介变迁与体育传播的新发展.作者将体育传播与媒体转播权和媒体盈利模式相结合,分析了体育传播媒介变迁背后的政治、经济利益的再分配问题.这就将体育传播研究延伸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层面,因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为读者理解体育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媒介全球化与公众媒介素养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陈龙 《现代传播》2004,53(4):26-29
中国社会虽然有多年改革开放的基础 ,但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媒介文化进入 ,还是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全球化给文化消费带来很大的变化 ,对受众的影响自然也带有强制性。媒介技术的全球化、跨文化传播、市场化与媒介内容的变迁、媒介再现的浅化等问题都需要我国公众的媒介素养在媒介知识结构与媒介功能观念、人格主体重塑、能力结构等方面做出顺应时代要求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李鹏 《出版广角》2021,(19):90-92
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工作能够促进文化内涵的吸收内化,是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补充.在多主体、多媒介的传播环境下,整合传播理念能够提高红色文化阅读推广的效益.文章通过整合传播理念,构建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工作的理论框架,认为红色文化阅读推广工作应关注传播主体的多元协同、受众的需求与体验、资源的认知与获取、媒介的交叉共通及传播类型的整合互融.  相似文献   

16.
宋妍  贾淼 《新闻传播》2007,(10):46-48
大陆的媒介娱乐文化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了,受众的娱乐欣赏水平随着媒介娱乐文本的不断变迁,也在逐步提升。娱乐文化是一种教育,媒介娱乐文本与受众的媒介素养,在十年间,在良性的互动中获得“双赢”的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刘兢 《当代传播》2013,(1):30-31,35
本文试图以《媒介规范理论》为视角,反映当代西方媒介规范理论的若干变化.该书先回顾《报刊的四种理论》以来媒介规范理论的变迁,再提出规范理论具应然性、其主要功能是“合法化”公共传播等观点,并从规范传统、政治制度、媒介角色等层面对媒介规范理论作了系统剖析,还将重建公共传播对民主意义的希望寄于受众的自发传播.该书给我们的启示是,媒介规范理论不仅与大众媒介相关,更与社会媒介相关.  相似文献   

18.
《新闻界》2014,(20):42-46
本文从传播角度,深入分析了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传播在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受众和传播反馈等现状,研究发现存在如下问题:传播主体缺乏主动传播传统体育文化的意识;项目流失、信息资源的流失、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的内容不断被消解;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单一,传播渠道不通畅;缺乏对受众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有效传播。据此,本文提出了改善我国体育文化对外传播现状的几点建议: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完善的传统体育文化体系;建立传统体育文化对外传播平台;建设专业传播队伍;细分受众,进行针对性传播;坚持走奥运之路。  相似文献   

19.
袁玮 《今传媒》2016,(12):86-88
中华传统节日在传统社会主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传统媒体、国家法定节日的活动传播来实现.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在新媒体的影响下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全新的传播方式为受众提供丰富、快捷的服务;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方式多样性以及不同的媒介组合的传播趋势大大提升了传播效果,将极大推动传承传统文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带动相关文化产业,实现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口不断老龄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与微信等新媒体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已经使老年人新媒介素养的提高变得尤为必要。管窥老年群体媒介素养的现状,发现了四点问题:1.新媒体接触率低,存在数字鸿沟;2.媒介诉求层次较低,"家庭反哺"不足;3.媒体话语权失衡,老年人主动参与意愿低;4.媒介相关知识缺乏,信息批判能力薄弱。针对上述四个问题,深入分析探讨,从政府、媒体、大学生三个主体出发,提出具体可行的措施,以求提高老年人的新媒介素养,优化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同时为解决老龄化难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