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传播新格局下中国传媒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传媒业发生了一些新变化,突出表现为传媒业的迅 速发展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不断拉大。在世界传播的这种新格局下,中 国传媒业迅猛崛起,在总量方面和人均量方面都实现了快速追赶,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 差距。中国传媒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成为世界传媒强国,并在国家发展中发挥重要作 用。根据这一战略目标,结合中国发展的新环境和新任务,笔者提出中国传媒业所面临三大机遇和三大挑战。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传媒在世界传播格局中的崛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传媒在世界传播格局中的日渐崛起在于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成为对全球投资者最具吸引力的国家 ;中国与世界的融合 ,为中国传媒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传播科技的发展为中国媒体的全球化拓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传媒产业的振兴 ,使中国媒体有可能面对更具挑战性的国际传播大环境 ,并跻身其间 ;华侨华人精英层的形成 ,使世界对华人刮目相看 ,也使他们透过华人加深了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了解 ;汉语成为全球最新的强势语言。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引起文化生产和消费的全球化。在此背景下,中国媒体既要固守中国的文化版图,又要吸引外国文化的精华,同时还要进一步向外国受众传播中华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跨文化传播的挑战。本文以全球化为背景,探讨中国传媒如何采取新的跨文化传播对策,同时涉及对策的传播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给全球传媒产业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在传媒市场全球化背景下.对我国传媒产业的影响也不可低估.虽然传媒产业具有独特的防御性,但当前这种防御需要从消极防御转向积极防御.攻防一体是我国传媒产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孙莉 《编辑之友》2015,(1):11-14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旧媒介的竞争与更迭一直不断,但在实践中互补与融合的趋势却始终居于主流.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尽管一直在提融合转型,但收效甚微,日益陷入困局,而曾一度被寄予厚望的中国官办色彩的传媒集团也乏善可陈.文章主要分析了媒介融合新政的真正转型意义,未来大型的中国传媒集团的竞争实质和利弊,并从传媒发展规律本身来预测它即将发生的战略转型.  相似文献   

6.
周志懿  杜泽壮  徐颉 《传媒》2008,(12):39-41
2008年深秋,一个阳光煦暖的日子,被银杏树和翠柏围绕的钓鱼台国宾馆上空格外晴好,远离都市喧闹的院内不时传来鸟鸣之声,离孔雀园不远的15号楼不知不觉进入了记者的眼帘,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宽敞的会客室及办公室就位于二层。在这里,记者就中国传媒改革30年所取得的成就等话题与刘长乐进行了深入交流。刘长乐在梳理30年成就的同时,结合媒体责任与发展机遇,给记者描绘了国内传媒业的似锦前程。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全球化及传播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几大跨国传媒集团的对外扩张情况及优劣势的阐述和分析,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RI)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发展策略为参照,为中国传媒发展如何应对全球化和跨国传媒集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供一些拙见.  相似文献   

8.
后危机时代的我国传媒业面临整体经济环境变化的挑战,同时受到世界经济下滑和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双重压力.但在产业结构调整、消费升级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推动下,传媒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战略性产业,有着巨大的增长空间,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性发展契机.我国传媒业应该充分利用这次金融危机所带来的有利机遇,加大改革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步伐,积极谋求在经济复苏后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毛丽丽 《新闻传播》2022,(13):8-11+14
本文在梳理丝绸之路的时空变迁和“数字丝路”的跨文化传播背景的基础上,结合文化及跨文化传播的概念解读,分析归纳了丝绸之路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数字文明时代跨文化传播三次重构的表现与特点,尤其对数字文明时代跨文化传播第三次重构的思考进行了阐述。由此提出关于数字丝路跨文化传播变革、创新与重构,集中在媒介媒体的变革与重构、话语体系的传承与重构和传播方式的创新与重构三个方面,并就此展开了重构过程相关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如果能够抓住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某些历史性机遇,充分发挥媒体的主观能动性,媒体就可能获得一种飞跃式或者说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媒产业规制的解构与重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现有的游戏规则制约下,传媒产业发展已经到达某种极限。很显然,规制变革已经成为保证和促进中国传媒产业得以健康快速发展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2012年我国GDP首破50万亿元,高达519233亿元,但是GDP增速破八,只有7.8%,为13年来的最低。在经济增长相对低迷的情况下,南于新媒体的强烈冲击,传统媒体尤其是报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中部媒体在自身发展速度仍然较快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中部崛起的巨大机遇,未雨绸缪,抱团取暖,进行跨区域合作和整合是明智之举。  相似文献   

13.
周涛 《新闻界》2004,(2):38-39
剧烈竞争的媒体市场,加速了分化裂变。个性化的传媒将胜出,缺乏魅力的传媒将被淘汰。本文从传媒演变的角度来探讨网络环境下媒体传播模式、媒体角色,媒体的国际观、价值观,独家新闻的报道角度、受众特征与选择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关于“世界”的论述,体现出一种新世界主义视野.特别是“一带一路”作为当前国家主导叙事,不仅激活了新的媒介地理想象,并且正演变为颇具代表性的世界主义话语,预示中国国际传播顶层决策正在不断调试、探索新的路径和面向.因此,传媒在呈现“一带一路”的角色表达时,必须关注其中涵盖的多重机理以适应国家抉择:“一带一路”既牵涉历史性的共同体叙事,又是本土性框架过滤的产物;其以现代化观念作为全球共识策略,亦透过地缘化布局展开治理机制.“一带一路”自身作为复杂的世界主义想象的被接受过程,也将内在驯化中国传媒产制,使之丰富本土的世界认知,推动制度优化与经验对话,重新反思全球化、区域化中的信息资源分配网络以及文化地理认同路径,从而进一步考量中国国际传播的未来空间.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深入考察新传播技术环境下公众、政府和媒体的关系。针对中国新媒介危机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本论文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和具体措施,期望在风险社会中,通过三者关系的重构实现新媒体传播中公众、政府与媒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同时指出,在三者关系的重构过程中,公众和媒体并非总是被动和消极的,他们能够并正在通过各种途径推动政府改革的步伐和社会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7.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伴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如何构建一个负责任、具有亲和力的国家传播形象,展现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成为新的课题.不过,近些年来,在与经济地位快速提升的同时,我国的对外传播却处于尴尬地位.一方面,对外传播的影响力处于"弱势"地位,在以西方主流媒体为主导的世界传媒格局中,中国主流媒体的"声音"相对较弱.另一方面,中国传播机构的一系列新动作,在外国人眼里又是一个传播"强势"的国家,有调查表明,2010年投放的中国国家形象广告片让一些美国入觉得"令人恐惧,胜过友善"①.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市场行为,往往被一些国际媒体放大为"国家意志"的扩张行动,在执行的过程中受到"围追堵截".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在2002年首届上海传媒高峰论坛指出,中国的传媒业与世界同行相比,在资本实力、经营理念、管理体制及人才素质上,都存在一定差距。路透社1998年的收入,就相当于325亿元人民币,是当年中国所有报纸广告收入和发行收入总额270亿元的1.2倍。我国8800多种期刊中,每期发行量在1万册以下的有5000多种,10万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指引下,数字出版业致力于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加工与传播。数字出版对外传播体系在建设文化强国、数字中国、数字丝绸之路,构建中国话语和叙事体系,创新中华文化走出去路径方面具有重要的文化战略意义。在系统分析数字出版对外传播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管理与政策项目保障体系、内容供给与发行体系、数字版权保护与治理体系、数字基础设施体系、数字文化安全治理体系五个维度多元建设我国的数字出版对外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一场从美国蔓延开来的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中国传媒业.尤其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和金融风暴的双重夹击之下似乎危机不断,而这场危机到底是"危"还是"机"?中国传媒业又该如何应对?业界精英的探讨也许能为我们解疑释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