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版牛津英语七年级的最后一个单元Reading部分是英语诗。笔者不以赏诗、品诗的角度进行诗歌教学,而是以看、说、做等形式,打造轻松的英语诗歌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快乐学诗歌。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课标的公布,诗歌单元所占比重的增加,诗歌教学提到新的高度。但就高中课而言,诗歌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多数教师用的是传统诗歌教学常用的以分析代替体验的方法,整节课教师带着学生对诗句进行字义分析,把诗歌的字面意思讲得准确精细,把诗句涉及的语法知识毫无遗漏地一一分析。这样的诗歌教学,除了让学生接受一些支离破碎的语言知识之外,难以得到美的享受。因此,必须改变诗词教学的状况,使课本中的诗成为学生心中的诗。语文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在诗歌教学中要重视“读”,让学生读出诗歌的韵味,领会诗歌的意境。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课文部分第二单元第2课。教学目标1.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让学生初步了解儿童诗的特点。2.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描绘的生活画面,引发学生强烈的共鸣,激发写诗的兴趣。3.在说话和评价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学  相似文献   

4.
整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和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形成“新诗”大单元进行教学设计,围绕“何以为诗”,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志、语言、意象等内容。教学过程以“因情有诗”“以象写诗”“借言为诗”“依声成诗”进行整合,形成对诗的本质要素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本单元是诗歌单元。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笔者认为本单元的突破口应是分析诗歌中的情景交融。 诗歌重意境。“意”即主体的内在精神,就是这里所指的“情”、“境”即客体的外在对象,就是这里所指的“景”。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就是指能够通过诗中所写之景去领会诗中未写之情。诗歌对景的描写,学生是比较容易感受到的,而景中之情、景后之情,就往往不易捕捉到。因为这毕竟是抽象的东西,还要仔细想一想。所以,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能力的过程,就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诗中所写之景去  相似文献   

6.
一.单元整体设想 (一)单元教学目标识记:识记各诗精彩的词句,背诵词二首,辨识联想和想象的区别、比喻和象征的区别。理解:了解各诗的思路特点。分析诗人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法.理解象征在诗作中的表意功能。理解直抒胸臆与托义于物的抒情方式. 运用:运用所学过的修辞知识,分析比喻、拟人、反复、排比的表达效果.运用所学过的诗歌基础知识,分析本单元诗歌通过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和抒发感情的特点。评价:评价各诗的艺术特点和社会价值。 (二)单元教学重点分析本单元诗歌如何通过一定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抒发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7.
<正>培根说:"读诗使人灵秀。"引领学生"轻叩诗歌的大门"是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的主题。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去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然而,中国古代诗歌本身的含义、韵味很难通过语言描述,仅靠传统教学媒体的几张图片和教师的讲解,难以让学生领会诗歌的美,而班班通则为诗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 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这是悟文课程标准》提出 的一个新理念。几年来,笔者在教学中广泛开展各 种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活动在教学 中起到以下作用: 一、激发兴趣,活跃气氛 在教学诗歌单元后,我安排了赛诗会”这一活 动。我让学生对课文中的诗歌进行朗读、听读比赛, 提醒学生注意诗句的停顿、节奏,读出诗的韵味,体 会诗的感情。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学生们不厌其烦地一遍又一遍进行朗读,在朗读、 听读活动中学习诗的语言,理解…  相似文献   

9.
一、激发兴趣活跃气氛 初中第五册课本诗歌单元后安排了“赛诗会”这一活动项目,我把活动渗透在整个单元的教学过程中,灵活安排,运用比赛形式进行这一单元的诗歌教学。首先对课文(诗)进行朗读、听读比赛。在准备过程中指导学生注意诗句的停顿、节奏,读出诗的韵味,体会诗的感情。因为是比赛,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  相似文献   

10.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实录及评析朱爱朝执教舒明华评析1.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受到革命传统思想的教育。2.指导学生掌握学习诗歌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3.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并注意把诗的韵脚读出来。一、导入课文,提出问题(教师朗诵诗歌,激起...  相似文献   

11.
单元分析: 本单元由十二首诗和两篇童话组成。诗与童话虽文体不同,但都是借助生动的形象和凝炼的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导读的目的与原则: 十二首诗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关格律方面的知识不必细讲,可略谈形式上的差别,按照一般诗歌特点进行教学即可。两篇童话合为一组。教学中要用童话所具有的丰富想象、曲折动人的情节激起学生浓厚兴趣和无限遐想,并理解其寓意。 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高中新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更新理念,采用新模式、新方法进行教学,这就必然会带来语文课堂教学不同于以往常规教学方面的转变,下面,我就新课程背景下诗歌单元的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合理配乐,读入其境诗歌如天曲,有感情地读出来时,便知道诗歌的共性与作者言辞的艺术。诗的情感、诗的语境、诗的意象无一不是读出来的,读的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另一种形式,而且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李白的《蜀道难》是苏教版必修四的一篇课文,以分析诗歌的个性创新点和表现手法中彰显的想象力为主,将知识层面拓展到学生的想象中,用以实现师生、诗人、文本四者之间的心灵沟通。借此来探寻让学生把握诗歌的创新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想象能力,达到知识积累和提升教学的双重效果。一、创新思出鬼神表《蜀道难》作为经典名篇,被甄选在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单元,可见其重要性、学习此单元的诗  相似文献   

14.
甘琳 《广西教育》2013,(32):47-47
人教版高中语文一年级上册包括诗歌、散文、演讲稿、文言文等单元,在内容方面与初中语文知识的衔接更注重质的提升,学生也明显感觉到课文的难度和长度与初中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在教学中实施"读写结合"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在诗歌这个单元,除了欣赏诗歌中的意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还应从单一的朗读教学上升为读写结合教学。比如,学习《再别康桥》这首诗时,教师对诗歌的内容可以不做详细的讲解,而  相似文献   

15.
古诗是我国文化的精华。教学古诗词,要借助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体悟古诗的内在意蕴,体验诗人的内在情感。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要根据第三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求,通过激活学生的原始经验、诵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品味诗歌的核心词语和创设平台进行描述等途径,让学生走进诗歌,感悟诗歌的意境,获得美熏陶和文化的洗礼。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英语教材M6 U2阅读文本A Few Simple Forms of English Poems介绍了5种简单形式的英语诗歌的特点,并举例说明每一种诗歌的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归纳诗歌的写作目的,通过诗歌鉴赏分析英文简体诗的特点,教会学生英文简体诗的写作方法,并且让学生尝试创作英文简体诗。  相似文献   

17.
一、讲清知识:在诗歌发展的悠远时空间徜徉本单元按时间顺序安排了《诗经》《楚辞》《孔雀东南飞》以及汉魏晋时期的诗歌,从《诗经》到《归园田居》,跨越了从西周到晋共1600多年的历史,时空之大、形式之异、内容之广,构成了本单元的特点。要让学生亲近诗歌有一定的难度,必要的诗歌常识讲解对学生认识诗歌有极大的好处。从诗歌的发展上说,这些诗歌鲜明地描画了中国诗歌走向成熟的轨迹:从歌舞诗的合一到诗歌形式的独立出现,从集体无意识的宣泄到文人的自觉创作。了解“风”“雅”“颂”的区别“,楚辞”产生的背景“,乐府诗”的特点以及屈原、…  相似文献   

18.
本单元的教学核心点是:从分析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入手,培养学生阅读和欣赏诗歌的能力。 这一教学核心点在各首诗中是各具特色的。 一、即景生情,景壮情豪;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这是《沁园春·雪》中情景交融的主要特点。 古人咏雪,多着眼于雪景本身的描摹刻画,借以抒羁旅之苦,叹离别之忧。毛泽东则以无产阶级革命的博大胸怀,从大处着眼,挥毫洒墨,为我们描绘出意境恢宏,气势磅礴的  相似文献   

19.
诗歌如一片变幻的五彩的云,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信息充斥全球的今天,传统的诗歌教学也受到了挑战,单纯地靠一张嘴、一支笔教学已显得苍白无力,不足以让学生接受更为全面的、整体的、流动的信息。此时,电化教学如一股春风吹进了课堂,无疑给诗歌教学带来一股清新的气息,给诗歌插上一对天使的翅膀,让学生在诗的海洋中自由徜徉,静静地聆听诗的国度里传来的天籁般的歌声。一、形美以感目电化教学可以创设教学意境,以景激情,利  相似文献   

20.
正本学期的公开课笔者选的课题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选自选修课本《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这是一首历来被给予高度赞誉的抒情诗,整首诗充满美感。基于单元目标以及诗歌自身特点,笔者将教学的重难点放在了诗歌意境美的体味以及诗歌景、情、理的把握上,希望能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提高借助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