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和同事们交流教师的百味人生时,总能感受到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我要拥有一个成功的教师人生。是啊,在这样一个“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具有无限奉献意义的育人事业中,做一个成功教师,对于我们这些身处教学一线的老师来说,应该是最合理的要求,也是我们辛勤付出的应有回报。然而,何为成功教师,成功教师具有怎样的特征,怎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教师?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对《国语》文本的穷尽性统计,得出《国语》中的名量词为60个,根据量词的属性分为个体量词、集体量词、时间量词、反映地方和军队编制的量词与度量衡单位量词等五个类痢,并逐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5.
当今社会,大多数人只有"名",没有"字"。古人则不同,他们不仅有"名",而且有"字",并且他们的"名"与"字"之间往往有密切的联系。本文拟对《三国志》人物"名"与"字"的联系进行分析,揭示人物"名"与"字"之间含义相同、相近或相反,意义相类、可连类推论和形体增省等方面的联系,同时,列举了利用典故起"字",或组词成"字",进而与"名"产生联系的人物名字。这些联系,可以帮助我们确定读音存疑的人物"名"和"字"的读音。更重要的是,研究古人"名"与"字"之间的联系,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社会风俗、思想、文化,对于我们研究古代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三国志》为蓝本,探讨古人"名"与"字"之间的若干联系,破解人物"名字"之迷。  相似文献   

6.
废名的佛学著作《阿赖耶识论》,长期以来或被认为“已亡佚”或被视作“有字天书”鲜有学者问津,这便使得废名这位以佛学思想为背景的作家始终未能获得全面深入的解读与评价。从《阿赖耶识论》所提示的思想理路来看,废名所信并非其家乡所传之禅宗,得大乘佛教空宗有宗之精要,得唯识学之精义,悟得阿赖耶识之真谛,才是废名佛学思想的基本理路,而这一思想脉络又是在与唯科学主义和新唯识论的论辩中渐次清晰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史记》和《世说新语》中的名量结构后发现:《史记》中"数+量+名"结构用例比"名+数+量"结构少,而《世说新语》中"数+量+名"结构用例比"名+数+量"结构多。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史记》和《世说新语》中的名量结构后发现:《史记》中"数+量+名"结构用例比"名+数+量"结构少,而《世说新语》中"数+量+名"结构用例比"名+数+量"结构多。  相似文献   

9.
《史记》是西汉时期的一部著名的传世典籍,语言资料极为丰富,对我们研究上古汉语词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以其中的名词性联合式复音词为考察对象,对其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我们对上古汉语词汇的认识水平,完善上古汉语词汇吏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一经问世便遭禁忌,甚至被视为“诲淫”之作。尽管该作品以其丰富的内涵及辉煌的艺术成就跳出了禁书的行列,但其“诲淫”之恶名并未得到辨明。我们从本出发,意在阐明《红楼梦》不仅不是一部“诲淫”之作,而且是一部“诫淫”之作。  相似文献   

11.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芳香的文字,先进而充满人文气息的教育理念,娓娓道来:蹲下身子,教师变小孩;身先士卒;强迫、熏染、督促的"平民教育"方式;"一天四问",善于创造和把握机会学习……这些对"教育者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方式、方法,以及重视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高"的主张和做法让人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2.
有一座孤单桃园,相邻寂静杀场。傍晚落日红遍西山,园中秋月照彻天心。秋风一阵一阵吃紧,桃花一幕一幕谢地。小说家废名以画家的色彩、诗人的韵味为王老大和他的十三岁女儿阿毛设计了这样一个居所。王老大以种桃为业,阿毛就在桃园里玩耍。《桃园》的景色描写纯熟地表现  相似文献   

13.
元人孙季昌创作了套数<集杂剧名咏情>,作品汇集杂剧名称六十个,不仅为后世研究元杂剧提供了史料,同时,巧用杂剧名抒写了一曲闺怨离情之歌,这种形式与全曲内容相谐相契,诡喻出奇,达到了完美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晓欣 《文教资料》2013,(32):141-142
古人有名有字,并且名和字之间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本文通过《说文解字》对《论语》中相关人物的名字本义探讨,发现《论语》中人物的“名”与“字”之间有同义、相对、相关等关系,同时从名与字的关系中,我们还可以了解到一些古代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废名研究日渐升温,其研究论与日增多,论亦间有出版,使废名研究日渐成为“显学”。年前,武汉大学学院副教授陈建军的专《废名年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又为废名研究增添重要成果,此诚学术界之一大喜事。  相似文献   

16.
刘劭的《人物志》内容兼综儒道名法各家思想,博采众长。《人物志》以儒家“中庸”思想为主流。对道家思想则采取了援道入儒的方法,为此后的玄学家提供了新的思考模式。针对当时名实不符的情况,刘劭在《人物志》中引入名家思想,具体而详尽地厘定了名实问题,并借助法家思想使《人物志》得以升华和深化。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在电视里看到了一个很有名的动画片《名侦探柯南》。看完后,我深受启发。《名侦探柯南》讲述的是一名高中生侦探工藤新一,有一天被黑衣人灌下毒药后,身体变小,从此经历了许许多多离奇案件,并依靠自己的智谋一一告破,最后终于变回原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废名早期的"诗化田园小说"精心建构了一个"桃源世界",但这个"桃源世界"其实蕴含着生活的大悲苦。《桃园》就是这样一篇颇为晦涩的小说,是一篇表面看去充满美和爱,实则以美与丑、善与恶、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对抗及其悲剧性的结局,体现出深刻的痛苦感的作品。《桃园》中有密集的象征与隐喻,这在废名的小说中是不多见的。小说采取了近似意识流的写作手法,使用精神分析的方法,解读小说中父女二人的幻想与梦境,就能够发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隐秘。  相似文献   

19.
受《诗经》的影响,废名的小说表现出独特的韵味,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这种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写实性,意境美.  相似文献   

20.
废名将《诗经》定性为“古代的人民文艺”,他以文学为立足点,特别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一方面把诗看成是对生活的写实,另一方面又证之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经验。讲解诗歌,既参考前代注家成果,又抱着批判继承的态度,通过辨析,取精用弘,多有自己的独得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