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莫的丽 《时代教育》2014,(10):221-222
课堂常规是贯穿每节教学课的行为和习惯,是师生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持之以恒的执行课堂常规,体育课的课堂纪律有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以及配合能力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养成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积极锻炼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朝着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课堂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才能使学生约束自己的同时促进自己进步。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学生对教师行为的认识过程以及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认知过程,来讨论课堂行为的作用方式,然后基于自身认知的方法对教师和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了分析,最后在综合考虑学生认知视角下的教师行为以及教师认知视角下的学生行为的基础上对制定课堂行为规范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堂常规是保证体育教学正常进行的基本要求,是师生共同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良好的课堂常规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条件,是上好体育课的必要保证,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一、确定常规内容每学期的开始,教师就要将学生需要遵守的常规要求确定好,这个问题解决好了,课堂常规就初步形成了。通常情况下,课堂常规可以分为课前常规、课中常规和课后常规。课前常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教师课前常规和学生课前常规。教师课前常规主要涉  相似文献   

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农村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一系列行为问题,这不但会影响正常教学活动,还不利于学生自身学习和成长.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农村学生课堂行为规范重要性进行阐述,分析农村学生课堂行为规范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新课程理念下促进农村学生课堂行为规范的具体对策,希望对相...  相似文献   

5.
在培养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中,教师可以编制课堂口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堂口令来衔接各个教学步骤。课堂口令可使学生产生行动力,使教师在课堂上具有掌控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运用课堂口令能够较好地管理课堂。  相似文献   

6.
低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好动,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行动力敏捷,但是纪律性相对高年级学生较差,而且低年级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怎样让有限的四十分钟的课堂呈现出数学的魅力,让学生喜欢数学,喜欢学数学,这就需要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7.
恰当的课堂行为规范是实施良好的课堂管理的基础.本文旨在探讨影响制定英语精读课堂行为规范的因素,以及如何制定和执行课堂行为规范,以提高英语精读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8.
田英 《文教资料》2009,(34):138-140
课堂问题行为是学生在课堂中发生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行为。教师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加以防范要比事后的处理要有效得多.教师必须掌握必要的防范策略,这样才能成为一名成功的课堂管理者。  相似文献   

9.
王西安 《中国教师》2014,(10):37-38
<正>传统体育教学重视对学生某一技能的培养,常常以机械化的训练方法和命令式的任务要求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和维持课堂纪律。这种强制性、粗暴式的手段往往适得其反,不仅没有提高课堂效率,反而会严重挫伤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想,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于体育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实现体育、德育的有机融合。一、规范课堂常规,培养学生的纪律性  相似文献   

10.
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果的课堂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课堂场域里规训的重要依据和形式为课堂行为规范和惩罚;课堂规训的主要作用点是学生身体,包括对身体的惩罚和磨练,对身体的格式化,对身体的空间限制等;课程(知识)和考试,也是一种隐形的规训。  相似文献   

12.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中不遵守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果的行为。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类课堂之中,它会直接干扰课堂教学,影响学生品格的形成及智力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选取了一名在特教班一年级就读的自闭症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发现学生扰乱课堂的行为比较严重,研究使用功能性行为分析学生扰乱课堂的原因,通过前因控制、行为干预、结果介入等进行全面的干预。研究发现:通过干预,该自闭症学生的扰乱课堂的行为有所减少,能够较好地遵守课堂行为规范,沟通技能有所增加。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课堂问题行为,一般指发生在课堂上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果的课堂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课堂中发生的,与课堂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不一致,并影响正常课堂秩序及教学效率的课堂行为。社会越轨则是指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两者都是违反或背离了课堂或社会的行为规范的行为,并且,严重的课堂问题行为同样也可以是越轨行为。  相似文献   

16.
张人 《教书育人》2005,(8):47-48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违反公认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使教学活动不能顺利有效进行的行为。如何调控课堂问题行为,关系到教师教学的成败。教师只有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了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并掌握了相应的调控策略,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进退有据,收放自如,不致在问题行为发生时,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课堂礼仪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所表现的一切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仪容表情、教学语言艺术和展示人格魅力的行为规范。课堂礼仪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教师个人的修养。指出了目前教师课堂礼仪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重视教师的仪容与表情、重视课堂语言艺术和重视教师的人格魅力等提高高校教师的课堂礼仪水平的基本方略,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这对于从根本上改善高等职业院校的教风和学风问题,比单纯地从制度上进行约束更以人为本,也更有效果。  相似文献   

18.
要想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的效果,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课堂常规。本文从让学生愉悦地走进课堂、给学生轻松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明确的课堂常规、送学生更多的鼓励表扬、给学生可行的学习任务这五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有效建立低年级音乐课堂的常规。  相似文献   

19.
课堂文化是课堂中师生的行为规范、思维习惯与价值追求等的综合体,是课堂教学的土壤与灵魂。古今中外,所有的名校名师都会根据所处的时代条件,打造出独特的课堂文化,如手脑相长的课堂文化观、主体的课堂文化观、人本主义的课堂文化观等。深入研究各种课堂文化观,破解其密码,对于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创建课堂新文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课堂文化是课堂中师生的行为规范、思维习惯与价值追求等的综合体,是课堂教学的“土壤”与灵魂。古今中外,所有的名校名师都会根据所处的时代条件,打造出独特的课堂文化,如“手脑相长”的课堂文化观、主体的课堂文化观、人本主义的课堂文化观等。深入研究各种课堂文化观,破解其密码,对于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创建课堂新文化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