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宽容作为一种沟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理想生活的美德,在三种不同的"生活"视角下,有着各不相同的要求.宽容以共存的哲学使社会生活成为现实,使政治生活保障自由,使理想生活成为可能,并最终达致一种多种"善"和谐共存的"可能生活".对宽容的研究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教育生活中,教育者往往以"告知"的方武要求学生追求一种应然的生活状态,这不利于其美好生活的实现."可能生活"是每个人都想要实现,并有可能实现的一种生活状态,它应成为教育的新诉求.要实现"应然生活"向"可能生活"的转向,教育应具备三个立场,树立三种意识:生活立场和主体意识、价值立场和发展意识、过程立场和生成意识.  相似文献   

3.
一、"通信方式的选择"教学构想1.指导思想(1)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  相似文献   

4.
徐启根 《同学少年》2011,(10):20-23
[文题和要求]请以"___,不普通"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请从"他、她、它"三个词中选择一个,填入横线处,使题目完整。2.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文体不限。  相似文献   

5.
就《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自己参加2011年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的感受,谈谈对高中语文作文的看法。一、《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作文"的相关要求1《.语文课程标准》中在"表达与交流"一项中对于作文提了9条要求,我们将其中最主要的摘录如下:(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社  相似文献   

6.
情理融合     
作文题:生活不是牧歌 训练要求: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选择意象对"生活"进行形象阐释.20字以内. 师;生活不是牧歌,生活是____. 生:生活是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 师:为什么选择这个意象? 生:因为"牧歌"给我们的感觉是和谐静美的,而"生活不是牧歌",生活就是不平静,不安宁,不够和谐静美,所以我选择"波涛汹涌的河流".  相似文献   

7.
<正>高考《考试说明》对"丰富"的要求涵盖四个方面:1.材料丰富;2.论据充实;3.形象饱满;4.意境深远。针对这些要求,笔者想从几个方面作一些解读。一、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充实的材料来源于生活(包括阅读)。一个生活的无情的旁观者,不可能"拥抱生活",更不可能看到生活现象的意义。"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当你向生活倾注了充沛的情感,你就能发现生活  相似文献   

8.
老子的"尚俭去奢"治国思想不仅要求统治者在个人生活上做到"无欲""不争",还要求统治者在行政时倡导一种"无为""节俭"的施政纲领.这些对于我国当前政府的执政理念仍然具有现实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文学科是中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新一轮课改目标在于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核心理念,最具人文性的语文学科责无旁贷.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知识经济社会因其变化迅速,知识"爆炸"要求生活在其中的人要具备能"有效地适应生活和创造生活"的能力,学校这一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要应对这一变化就要对其自身的功能作出新的理解.因此,艺友式活动学习的尝试也就应运而生,成为我校推进创新性学习研究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1.
"无话可说"是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走进生活,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  相似文献   

12.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正是这样一门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的课程,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在生活中去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所谓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  相似文献   

13.
[设计缘起]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常常要求学生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搜集素材,然而,学生常常是绞尽脑汁也难以发现什么可写的东西.其实,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选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呢?几天来我一直在为学生的作文"找米下锅".一天,在中药房无意中看到胖大海时,我感到这正是我几天来一直在寻找的"米"--一枚小小的千瘪瘪的种子竞能发生那么奇妙的变化,凭我的直觉,学生会产生兴趣的.  相似文献   

14.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这一理念要求我们数学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学习实用的数学. 一、联系生活,把生活引到数学中来学 小学数学新教材削减了过去繁复的习题,突出了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因此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该紧紧围绕实用数学进行教学,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真正喜欢数学.  相似文献   

15.
潘琪 《考试周刊》2022,(9):151-154
生活给了我们课堂,生活的内容就是课堂的内容.如何在课堂中创造生活中的研学情境,实施课堂"研学旅行"来培养"地理实践力"显得尤为重要.文章研究的研学情境是根据课程要求在课堂中创设的来自生活中的研学情境,这种研学情境可以在"教学"和"生活"之间构建起通畅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若用脱离社会生活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会使学生将来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到"学习无用".借助地理科学的特征,则可实现"学生到生活中学习"这一符合新课程理念要求的学习方式.作为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融入生产生活,在生产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学思想政治考试已由"封闭性"向"全开放性"转变.开放性试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谈见解、谈看法,减少了对学生死记硬背的要求,强化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分析社会生活的能力,很明显"开卷"要比"闭卷"更能考察学生能力.而在"开卷"的同时,也必然会对思想政治课教学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拟题设想]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写作是用以反映生活的.要求写"我",要求贴近自己的生活实际,要求写出真情实感,这"三位一体"式的要求,既有利于考查出学生认识能力、写作水平的高下,又有利于将写作引向良性发展的阳光大道,确是引导作文教学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有它独特的开放性和生活性.这门课程要求我们执教老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模式,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武的教学环境,让每一位学生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同时还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让生活走进课堂,让课堂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促进学生品德的内化.  相似文献   

20.
自尊心是一种自尊自爱、争强好胜的心理,是一种个人要求受到尊重的感情,是要求上进的积极因素.青少年的自尊心是"进取"的动力,"向上"的能源:它促使学生爱护自己在集体中的声誉,力求保持自己在集体中的合理地位;促使学生对生活充满希望,并为自己期望的事情努力奋斗,所以,它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