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负责的“八五”市级重点课题《北京市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理论研究》阶段成果,20万余字的专著《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今年11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该项成果从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内涵、产生与发展、学校领导体制改革、学校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学校分配制度改革、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办学体制改革、勤工俭学、校办产业的改革与发展、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与教育评价、宏观调控与学校办学自主权、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模式以及国外学校管理现状及改革动向等12个方面,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学校内…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实施后,中小学以改革学校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为突破口,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教师岗位聘任制和学校结构工资制,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深层次的问题,所以,目前管理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高原”阶段。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阶段的外部社会环境和中小学校的内部环境,都要求对我国的中小学进行管理体制改革;教育行政部门将部分权力下放给学校,成为这场改革的核心理念。在分析我国中小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可行性的基础上,指出在权力下移的过程中,学校(主要是中小学)应享有在教育决策、财政、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课程开发方面的权力,对我国中小学校实施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4.
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的问题及对策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孙建为“积极推进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为重点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的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几年来,全国中小学的这项改革试验取得一定的进展,涌现...  相似文献   

5.
认真总结“三制”先进经验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省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座谈会在贵德召开本刊记者靳育德自1985年我省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新体制后,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努力,基础教育有了较快的发展,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却相对落后。由...  相似文献   

6.
改革中小学的教学管理(这里说的教学管理改革,既不同于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又不同于教育教学的改革,它特指学校教学工作管理中以教学过程管理为主的改革),是当前正在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整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教育体制改革是从宏观上来指路定向、理顺关系,那么,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改革则是从微观上来控制协调、控潜增效。当前,与教育体制改革的广度、深度与速度相比,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改革尚处在起步阶段,但是,我们又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搞好中小学教学管理的改革。这是因为:1.要培养一大批有志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合格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  相似文献   

7.
戴新利 《教育探索》2008,3(4):66-67
我国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存在诸多问题,已进行的改革主要是在学校管理体制的“硬件“方面,而缺乏“软件“方面的建设,即没有重视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思想方面的建设。欲达到“要把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目的,就要深化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为此,应当重点从确立现代学校管理观念入手,进一步建立民主制衡机制,完善管理结构,健全配套的学校管理制度,选择民主管理方式,从而促进我国中小学教育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到今天,我国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历时20余年。与改革开放以前的学校管理模式相比,校长负责制进一步明确了校长职责、扩大了学校管理自主权,对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校长负责制的内涵也在20多年的改革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观念、社会结构及社会形态都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革,[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新思考●江苏连云港师范学校周宁管理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长期影响下建立起来的管理模式,显然某些方面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近年来,我们对学校内部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尝试...  相似文献   

10.
目前校长负责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校领导体制的改革是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实行中小学校长负责制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小学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以来,全国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实行了校长负责制,有力地促进了中小学办学水平的提高。但有些中小学在实施校长负责制过程中存在着各种问题,严重地阻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因此急需对这些问题、原因与对策进行深人、系统的探究,以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使中小学教育真正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轨道.这些问题有:一、一些中小学校长存在着"管上不…  相似文献   

11.
强化机制加大力度深化改革提高质量北京崇文区李村小学牛淑明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经过一定时间的稳定运行后亟须完善,亟须深化,亟须有新的突破。只有有了新的突破,才能使改革向更深入、更完善的方向发展。我校为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校,下面就一年来...  相似文献   

12.
1988年6月,北京市中小学开始进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这项改革在先行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开,1989年底全市中小学校都进行了这项改革。从1990年起,市、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按照巩固、完善、深化的方针继续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一方面完善改革的政策和措施,巩固改革的成果;另一方面不失时机地把改革激发起来的广大干部、教师的积极性引导到教育、教学工作上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两年多来的实践证明,北京市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实行校长负责制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贵德县教育局局长刘水几年前,当我县各中小学实施“三制”(校长负责制、岗位责任制、教师聘任制)改革对,“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大多数教职工的心里或多或少都存有疑虑和不解。从理论上说,人人都盼望改革,然而当改革触及...  相似文献   

14.
发表在《中小学管理》1991年第1期的《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宏观思考》(史根东作)一文,值得一读。 几年来,人们对中小学校管理体制改革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种种试验和探索,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然而,史根东同志提出了更富有启发性的见解:能够把这种改革放在国际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横向比较研究的基础上,探索其社会历史背景、改革方向及其制约因  相似文献   

15.
问:您能否谈谈北京市中、小、幼试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的基本情况? 答:去年六月开始的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已有1681所中小学和幼儿园进行了这项改革,占学校总数的81.6%,预计1989年年底北京市中、小、幼将全部建立起新的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6.
学校管理体制改革是各项教育改革的基础,事关中小学教育全局。 文化大革命结束且基本实现拨乱反正以后,中小学内部固有的党政不分、职责不清、岗位“铁交椅”、分配“大锅饭”等阻滞学校活力的种种弊端日益显现,阻碍着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早在70年代末,一些中小学和教育理论界就已提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中小学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起始于80年代初,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下称《决定》)发表后,学校管理体制改革逐步走向高潮。中小学管理体制改革既是实践问题,也是理论研究问题,两者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回顾和总结这项改革的历程,是深化改革的必要。本文为此撰写。一、社会大背景呼唤着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极大地解放了我国社会生产力,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我国经济在1984年——1988年期间飞跃发展,工业总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的中小学校如何转型,构建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机制,这是我们一直在探讨的课题。从社会三元结构理论出发,公办中小学定位在非营利组织(第三部门),我国公办学校的改革方向应该是从法律形态和管理形态上使公办学校变成真正的非营利组织。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部分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热门话题”。我仅从教育科研的角度出发谈二点思考。第一,城市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试点,我们理应重视,进行研究。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小学的大头在农村,而且城乡学校的差别很大,条件各异。农村中小学不仅量大,而且分散、面广,在学校管理上存在着许多不同于城市学校的问题,亟待通过  相似文献   

20.
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明 《教育研究》2005,26(8):26-31
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产权转让模式、“产权不变,按民办机制运行”模式和新建合作型学校模式。从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的具体实践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履行政府职能,如何保障适龄儿童、青少年的权益.如何促进学校之间的公平竞争和均衡发展,如何管理国有教育资产,如何防范腐败滋生等问题依然存在。对此,应明确办学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切实保障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权益,规范办学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教育资产管理,以推进基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