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吹不起你一定吹过气球吧?而且毫不费劲儿就能把它吹得鼓鼓的,直到“爆炸”。我说你吹牛。我给你一个气球,你就吹不起来。不信,你就试试。你瞧,这是一个完好的气球。我把它塞进这个细颈瓶里,再把它的嘴子翻过来,反套在瓶口上。现在,你往气球里吹气吧。使劲,再使劲!瞧,吹不起来了吧。这是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平时往气球且鼓吹吹气瓶反球,么球里吹气,气球四周的空气随着气球增大被“挤”走,空气对气球的压力并没有增大。现在把气球塞在密不漏气的瓶子里,你往气球里吹气,气球变大时要膨胀,可是它不能“挤”走周围的空气…  相似文献   

2.
刘燕 《生物学教学》2001,26(12):21-21
《生物学教学》2 0 0 0年第 7期刊登的“验证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实验的改进”一文 ,对中学教材中验证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二氧化碳的实验改进为 ,在人向澄清石灰水杯内吹气时 ,用气球向另一石灰水杯内吹气。该改进实验通过比较说明问题 ,比教材直接向澄清石灰水吹气有改进 ,但依旧缺乏科学的严密性。因为由人和气球向石灰水吹气 ,排气量难以控制 ,无法说明两者排出的气量相等 ;而两者吹出的气量不等 ,是不能说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即使呼出气体的二氧化碳含量与空气的相等甚至偏低 ,只要进入澄清石灰水的气量大 …  相似文献   

3.
姑姑把一些辣椒酱和盐盛在一个塑料瓶里,把它密封好。放了几天,我发现瓶子慢慢变大了,用手按一按,居然按不下去。有一天,姑姑下面条时拿了一瓶辣椒酱。她拧开盖子,我听见了呼呼的声音,辣椒酱慢慢地向上漫。过了一会儿,辣椒酱溢出了瓶口。我问叔叔:“为什么瓶里的辣椒变多了?”叔叔说:“辣椒在瓶子里也要‘呼吸’。因为密封,瓶子里产生了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使瓶子里的气压变大了。拧开盖子,这些气体就会从瓶口里冲出来,辣椒酱也就跟着溢了出来。”我又问:“气体的力量还真不小。用针扎气球,气球会爆炸,就是因为里面的气体喷出来产生的吗?”…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 《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是九年义务教育初三思想政治教材(豫人版)第一课第一节的第二框,通过学习原始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状况,让学生知道:原始社会没有人剥削人的现象。 在新编初中思想政治教材中,初三年级对学生进行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常识的教育,而人类社会正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下不断向前发展的,所以生产力、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5.
徐春晓 《山东教育》2007,(7):116-116
假期里去朋友家玩。为让孩子们玩得高兴,就给他们每人买了一个气球。在朋友家,孩子们忙着吃,零食、做游戏,对气球倒是没怎么关注。从朋友家回来之后,女儿攥着她那个气球,鼓着腮帮子不停地吹气放气,忙得不亦乐乎。过了一段时间。也没见她把气球完全地吹起来。我纳闷,便问她何故,女儿疼惜地说怕把气球吹破了。“没事的,你慢慢吹,让气一点一点地从下往上来,气球就会逐渐鼓起来的。”我耐心地指导着。女儿试了几次,还是没敢把她的气球吹足气。  相似文献   

6.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了解空气一单元有个实验:称一称空气,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教材中实验的做法是在一根小木棍的两头各挂一个充气大小一致的气球,然后用针刺破气球,从而棍子失去平衡,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在课堂上,很多教师往往习惯用嘴直接吹气,人体呼出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实际比空气的密度大,这样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是不可取的。另外,我把气球用线栓住挂在棍子的两头时,由于气球受到的空气浮力较大,棍子动荡不安,好不容易才会停止摆动,用小针去刺破气球时,尽管气球皮上贴有透明胶,可是我在上课时,连刺破三个气球,都发出很…  相似文献   

7.
结构:在正六面体方盒的一面安一个凸出的呼吸嘴和一个活动的阀门,其它五面挖有圆形凸边的窗口。附配五个橡皮帽和一个气球。 组装:把橡皮帽分别套在方盒窗口上;将气球球体从呼吸嘴中装入方盒内,并把气球口固定在嘴上。 使用:打开阀门,用嘴向气球吹气,再用手指堵住  相似文献   

8.
“势”有鲜为人知的丰富内容,“势”的产生,在自然界里是由于其内部能量的积聚而造成矛盾失衡所致;在社会中则是由于各种社会矛盾失衡所使然。识“势”是“营势”的前提,善于“营势”是管理或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各项具体管理的出发点与归宿。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要求的规律,必须以人类最先进的生产力为参照系,不断调整或重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这是推动社会经济政治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各级领导牢牢把握全局之根本。  相似文献   

9.
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发展还是阶级斗争呢?本文想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我认为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一个,这就是生产力。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史。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正如马克思说的:“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于经常不断的发展变化中,而生产关系在一定时期内则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在生产力和生产  相似文献   

10.
我先拿来一个气球,将气球的充气口套在自来水龙头的口上,打开水龙头开关,给气球充满水。气球逐渐变大,等气球涨得像一个大头娃娃时,我关掉了水龙头,再把钻了几个小洞的雪碧瓶盖套在气球口上,我手一松开气球口,水就从瓶盖的小洞中不断地喷射出来,差一点喷到了我的脸上。”成切了!”我高兴地一蹦三尺高。  相似文献   

11.
问题1:节日里同学们玩的气球,一不小心有的气球突然破裂发出“啪”的响声.气球破裂时为什么会发出声音?答:因为气球中充满了压缩气体,当气球破裂时,气球内压缩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周围空气的急速振动,这些振动由空气传到耳朵里,  相似文献   

12.
生产力发展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力发展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经常通过阶级斗争得到实现;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阶级斗争是解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唯一手段;在生产关系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劳动人民在较为有利的社会条件下,主要通过生产斗争、科学实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  相似文献   

13.
我国理论界的传统观点是把社会形态归结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如刘延勃等主编的《哲学辞典》给社会形态范畴下了如下定义:“社会形态: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的总称,即社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觉得,这样理解社会形态有片面性,其片面性就在于没把社会生产力包括在内。我认为,社会形态应当包括生产力,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  相似文献   

14.
1.节日里玩的气球,突然破裂时为什么发出“啪”的响声?答:气球中充满了压缩气体(有的是我们吹进去的,有的是用打气筒压进去的),当气球受到挤压破裂时,气球内的压缩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周围空气的急剧振动,这些振动由空气传到耳朵里,人们便听到了气球破裂的声音.  相似文献   

15.
一、整体教学法。用“整体教学法”教学 ,主要是先教给学生一个整体的印象 ,在学生的头脑中首先构造出一个框架式结构 ,好比教给学生一个数学公式 ,用公式解决具体问题 ,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教学内容。如讲“社会发展常识”这节时 ,我告诉学生 :分析每一个社会形态 ,不外乎分析其生产力状况 ,生产关系特点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 ,阶级状况 (经济剥削 ,政治统治 ) ,科技文化发展状况等。而其中最根本的是分析这个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与相互作用。在第一课第二节讲述奴隶社会时 ,我首先对此作了讲解 ,给…  相似文献   

16.
<正>我的第一节科技实验课,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实验。"我这里有一个气球。先检查一下是不是漏气……"老师边说边吸了一大口气,对着气球嘴吹气。"吱棗"气球越来越大,不一会儿,成了一个圆圆的大西瓜。老师赶紧拿带子把口  相似文献   

17.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第一章)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是在一切社会中都存在,并且发生作用的规律。 (2)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要求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当它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它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就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18.
宋春东 《物理教师》2005,26(4):0-31
1课后实验及其存在问题 “借助铅笔或木棍把气球塞进一个瓶子里,并把气球口拉大反套在瓶口上.用力向气球里吹气,你会发现,无论怎样用力去吹,都不能把瓶内的气球吹大.做这个实验观察现象并解释其原因.”(如图1).这是中等师范学校教科书(试用本)《物理》第一册第十二章第七节“气体的等温变化玻意耳定律”的课后小实验,也是《动手做》报等刊物曾经介绍过的课外小实验,  相似文献   

19.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改革实践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指出,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有什么性质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性质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性质时,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时,就会对生产力起阻碍作用。这种不适应包括两种情况:其一是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的发展;其二是生产关系超  相似文献   

20.
初三《思想政治》新教材第五课“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是全书最后一课。同学们在学习中要抓住重点,善于总结归纳。下面将本课重点,概括为“一二三四五”,以便理解和记忆。一、“一个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初三课程中最重要的原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要求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要相应地发生变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二、“两大主题”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是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