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态度、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引领和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高尚的品德,并且融入到思想意识层面,在生活当中做到知行合一,达到自律、自觉、自信、高尚,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道德高尚的自然人。我们的做法就是把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有效性和高效性,促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和更高的层次上进行更积极主动的自我发展,彰显道德与品质引领发展的魅力。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课程》指出:品德课程是一门指导生活的课程,其目的是引导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在进行教学时,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点,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活动,用生活实景触动学生的情感,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生活”。从而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  相似文献   

3.
管红红 《科教文汇》2012,(30):68-69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新型综合课程.是小学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实施的今天.这门课程要想在农村扎根.开花,结果.它需要每一位教师立足学生生活,正确理解教材、准确定位目标、精心设计体验活动,在整合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的理念下,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形成认识.内化道德。这样才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发展.真正提高农村“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主要指的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积极主动地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现针对初中化学科学探究式教学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活动动机是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在心理力量,是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强大动力,因此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将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  相似文献   

6.
品德教学回归生活是品德教学改革的需要,主要通过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因此,本文就品德教学从源于生活、指导生活方面进行了探讨。为品德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黎新国 《知识窗》2014,(2):60-60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教师只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t2,理特征以及发展水平,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婉婷 《科教文汇》2008,(24):138-138
探讨造成学生心理焦虑的原因,提出避免造成学生语言焦虑的口语教学策略,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10.
学习兴趣就是学生在心理上对学习活动产生爱好、追求和向往的倾向,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只有对音乐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本文就音乐课程教学相关内容论述了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下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各科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生物课程改革的一个根本目标,而有效地落实这一目标的关键,是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这需要一批有改革创新意识的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那么如何在现有条件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探究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在这作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应试教育观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应试化的,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因而,“回归生活、关注儿童现实生活”的课程理念决定了生活化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首要特征。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应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课堂面向社会,充分发挥“小课堂、大社会”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品德与社会》课堂进行实践与探索。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门以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型课程,体验是品德教学的途径,活动是品德教学的载体。教师应该努力建构品德"真"课堂,从学生生活出发,开展"真"活动,获得"真"体验,使学生在丰富的体验活动中得到认知与情感的提升,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实现品德教育知行合一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罗俊 《内江科技》2007,28(3):155-155
科学探究活动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能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雷艳芬 《科教文汇》2014,(8):187-187,193
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体验是促使学生“心动”的催化剂,是解决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通过课堂、课外两大阵地的活动,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情感和内心体验,必须关注学情,设计弹性方案,开放教学过程,才能促进学生主体积极参与,将回归生活的、开放的品德教学生动有效地展现在课堂。这样我们的教学才会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引导生活,学习做人,开辟出真实灵动的、富有积极向上的生命力的品德课堂教学天地,让广大师生充分感受到品德学科的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6.
化学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有效落实这一目标的关键、是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  相似文献   

17.
品德教学要回归生活,以活动为载体,关注学生的差异,开发学生的潜能,有效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文章从趣味性、层次性、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创造性这六个方面分析了如何在品德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整体推进,《品德与生活》也承载着新理念步入了校园与课堂。本文从回归生活、注重活动二方面分析了新课改下的《品德与生活》教学。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亲身体验掌握知识;给学生提供独立发现的自由环境和空间,让他们通过不断的创造性活动来培养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展开古诗词学习。通过编演小品、改写古诗词和自主创作的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促使学生感受到古诗词的奥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