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自1980年代以来,英国政府“新公共管理”思想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渗透促使大学进行市场化治理。《贾纳特报告》、《迪尔英报告》以及《大学与企业合作兰伯特回顾》反映了政府在大学内部推崇建立类似企业的市场化行政管理结构的基本历程。英国大学“多中心参与”、“行政权力去中心化”以及实行问责制的治理模式,也给我国大学治理带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英国高等教育改革法述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旨在透过对英国高等教育法的述评,观察英国政府强化“国家权力”所采取的措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在政府控制“松绑”的过程中,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高水平学科和大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总理的《报告》第一次提出“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是又一个新的要求。目前,我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从《罗宾斯报告》到《迪尔英报告》之间三十余年英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路径,分析英国政府发展高等教育的战略调整以及引发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在评价《迪尔英报告》对21世纪英国高等教育战略构思影响的同时,指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1963年《罗宾斯报告》的发表标志着"后罗宾斯时代"的到来。这一时期是英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后罗宾斯时代"的大学拨款委员会经历了一系列变革,其职能范围得到扩大,角色定位变得更加积极。但是,由于管理机构的调整,大学拨款委员会的实际控制力与影响力较之从前大为减弱。这些转型模糊了大学拨款委员会最初作为"缓冲器"的角色定位,降低了其在英国高等教育领域的权力地位,为委员会在20世纪80年代的最终衰落埋下了伏笔,也对当今中国高等教育中介组织的建立与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二战后,英国"共识政治"形成,国内经济在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中经历了创伤性的恢复.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中等教育人数不断扩充等历史背景下,《罗宾斯报告》应运而生.报告提出的高校人数扩充、高级技术学院升格、地方师范院校改革、加强大学与产业界的联系等重要建议,实则蕴含着对教育民主、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规模扩张及师资力量提升的价值追求.在报告原则和建议的影响下,"平板玻璃大学"产生,高等教育在发展理念、办学规模、制度结构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进而奠定了英国现代大学教育发展的基础.正因如此,20世纪60年代被认为是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分水岭,此后,英国高等教育逐渐从传统模式走向现代模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相似文献   

7.
二战后,英国"共识政治"形成,国内经济在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中经历了创伤性的恢复.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中等教育人数不断扩充等历史背景下,《罗宾斯报告》应运而生.报告提出的高校人数扩充、高级技术学院升格、地方师范院校改革、加强大学与产业界的联系等重要建议,实则蕴含着对教育民主、教育机会均等、教育规模扩张及师资力量提升的价值追求.在报告原则和建议的影响下,"平板玻璃大学"产生,高等教育在发展理念、办学规模、制度结构等诸多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进而奠定了英国现代大学教育发展的基础.正因如此,20世纪60年代被认为是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分水岭,此后,英国高等教育逐渐从传统模式走向现代模式,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  相似文献   

8.
大学法人化趋势与我们的对策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大学法人化的核心是寻求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合理定位。大学法人化有利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理顺政府与大学的关系,激发大学自身的活力,保障国家利益的实现,维护高等教育的社会公平。我国大学法人的实体化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建立学校法人治理结构,转换教育资源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9.
德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发展是从大学的革新开发的,各种专门学院是在大学教育发展到一定阶级后才得到显的发展。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从专门教育的兴起开始的,大学建立后大学教育成了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两国在发展近代高等教育过程中所走的道路,所采取的政策,既存在着某些差别,又有一些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0.
阿根廷作为世界上高等教育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形成了高等教育认证制度.权力下放的教育改革促使阿根廷教育评估认证系统的建立,而大学自治权、公立私立大学的发展、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制度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背后的社会、政治、经济原因,造就了阿根廷以立法创制、行政控制、民间参与为特征的高等教育认证制度.其中,教育评估认证信息系统、私立大学的认证制度及本科项目认证制度对中国的大学评估及管理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University autonomy and public policies: A system theory perspective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This article addresses problems facing universities because of external pressures for changes in their teaching, research, and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policies and practices to align them with public policies. The view is put that governments are introducing public policies in times of economic recession to achieve rationalisation of human, physical and financial resources in higher education and to foster initiatives that shape university teaching and research to serve the needs of society and assist in national economic recovery. Examples of these external pressures, which have resulted in intrusions into the autonomy of university governance and management, are provided in the context of general system theory. It is assumed that the pressure of public policies on universities will continue and that each university should have a development plan for its present and future teaching and research activities, which has the endorsement of the government higher education advisory agency so that university management can function on a secure basis.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functioning at the various levels of the university system should be assessed by periodic evaluative reviews.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by academic leaders should be fostered by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ional centres for the study of higher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polic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higher education advisory agenci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renegotiated so that, as interdependent and interrelated parts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they work in joint co-operation to ensure the most effective and appropriate development of each institution. Nevertheless, a state of equilibrium between the university system and the supra (social) system within which it exists will never fully be achieved. The fundamental role and functions of a university require that it be concerned with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both ageless and current phenomena. Hence, a perfect equilibrium state cannot exist if external social pressures are for the main weight of university activities to be shifted to providing service for the current needs of society.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以来,韩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出台了许多重大的改革政策,从中可以看出,韩国高等教育的改革趋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推动高等教育体系的创新改革;提高大学的学术与专业研究能力;加大对产业一学界联盟的支持力度;推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岁末安倍晋三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之后,着力推动改革在社会各领域的开展,以“教育再生”作为教育领域改革的基本政策方向。“教育再生实行会议”在成立之后的6年多时间里共提出11份有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建议书,直接指向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是第三份建议书“关于大学教育的应有发展态势”和第四份建议书“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衔接及大学入学者选拔的应有方式”。以建议书为依据,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多项大学教育再生政策,一方面以项目形式推动适应全球化趋势的人才培养与科学技术创新;另一方面通过立法,以法律的形式体现政府政策,推动大学改革的深入。同时,日本政府还将“大学教育再生”与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中央教育审议会提出了到2040年日本高等教育走向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4.
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制度实践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中国高等教育历经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政府、社会、大学在高等教育制度层面各自应以什么方式、角色应对。大众教育的冲击波席卷大学校园,大学在面对精英教育制度与大众教育制度的两难境地时又该做何选择?随着高等教育职能的拓宽,高等教育职能制度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使人在选择大学时产生困惑。文章通过对高等教育制度实践问题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形成了中国高等教育制度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教育现存的矛盾与问题,是高等教育的体制造成的,因此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急需创新。国外高等教育市场化理论及其在很多国家成功实施的经验表明,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有必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在新的高等教育市场化管理模式下,政府、社会和高校各自的权责将需要进行一系列调整,调整后它们各自的职责权限将更加明确。  相似文献   

16.
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的职能定位:日本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各国高等教育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过程中,政府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政府控制的评估模式难以适应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日本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职能明确,与高校、社会既相互分工又相互配合,构建多元化的评估体系,为我国政府在高等教育评估中职能的转变提供了借鉴与思考。  相似文献   

17.
高职教育系统的功能发挥不充分,主要问题在于培养的人才与市场的需求存在脱节。本文基于系统论的视角,对以高等职业教育为核心的复杂系统的元素、功能进行分析,认为只有政府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以政策规范或财政引导的方式,促进企业在高职教育中发挥作用,提高高职教育专业分布的合理性,才能有效优化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充分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8.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既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现代大学重新进行制度变迁与制度设计的再造,更是高等教育领域内的重建运动和制度选择.现代大学制度法治精神的重塑,应在现有法律框架下,依法调整高校与政府、社会的关系以及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高校与政府关系的良性运行,依赖于"有限政府"的"依法行政",政府对大学管理权限应集中在行政规划、行政监督、行政指导、经费分配等方面,其他事项则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范畴.而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则表现为公共教育权与社会教育权的博弈与平衡,通过"协调与张力模式"的整合,使二者的关系从索取走向支持、从非均衡走向均衡、从冲突走向融合,从而实现高校与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完善,应彰显高校的学术逻辑,建构学术权力本位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outline recent changes to higher education in Australia and asse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ose change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universities. Three main changes have been identified:
1. The meta-policy context that has transformed a binary system of higher education into a unified national system of universities. This has given rise to the concept of the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accompanied by an economic rationalist approach to the fund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ssues identified are the relativities to be accorded to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the new universities and the push for more efficient modes of teaching.
2. Institutional changes that have influenced the traditional character of universities. These changes include the politicisation of Vice-Chancellors whose peak body is now recognised by the government as the single voice of the university sector, the changing student composition of universities as a result of government policies relating to overseas students and students who have been traditionally underpresented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academic staff appraisal. An assessment is made of this broad range of changes on teaching and learning.
3.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teaching are discussed with a particular emphasis on the work of Shulma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in the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20.
公办高校学费制度历经了"免费"、"双轨制"、"并轨"和"并轨"后的规制四个阶段。公办高校学费制度的变革由政府以渐进式的方式主导;其动因是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需求的转变,高等教育的发展;其目标是实现高等教育的有效供给,基于"利益获得原则"进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府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依据由培养"国家人才"转变为补偿高等教育的正外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