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细说子线     
赵峰 《垂钓》2006,6(5):20-21
子线虽然是悬坠钓组中很小的组件,但它却非常重要。忽视了它,就无法正确运用悬坠钓法,所以它也是竞技钓手需要精心准备的重要组件之一。不管是平时休闲野钓还是在竞技钓鱼比赛中,由于没能配合鱼情合理使用子线,造成跑鱼、不上鱼或少上鱼等遗憾的钓友不在少数。那么怎样才能发挥子线的最大功效、怎样根据不同的对象鱼或鱼情正确使用不同的子线呢?下面就以我多年的垂钓经验和实践经历给大家谈谈关于子线的话题,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个使用子线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黄旺意 《钓鱼》2007,(7S):16-16
悬坠钓法的科学性及实用性,现在越来越被许多钓友所接受,在休闲野钓中时常可见它的身影,它与传统钓法相比各分秋色,悬坠钓法被引进之初始称”台钓”,主要是用于标准池的竞技比赛。经过一些细心的钓友在实战中不断改良、充实、细化,其技法的内涵进一步得以提升,把它用之于休闲野钓,亦有不凡的战绩。  相似文献   

3.
细说子线     
姜丙利 《垂钓》2012,(10):27-29
了解台钓的人都知道,台钓钓组有主线和子线之分。子线的线径一般只是主线的一半,这样配置的主要目的是保护主线和浮标,以免挂底后拔河造成较大的损失,具有“丢卒保车”的意义。其次是子线较细,可以增加钓组的隐蔽性和灵敏度。最后,万一子线被拉断、钩子丢失,或根据不同的鱼情需要,更换子线也方便,并大大节约时间。子线不长但蕴含的学问很多,它的粗与细、长与短、软与硬的搭配和使用,处处体现出钓者的技术水平,也是深度探讨台钓技术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吴延明 《钓鱼》2009,(4):24-25
悬坠钓在国内已相当普及了。但从钓场上看到,许多钓友、尤其是初入门的“悬坠发烧友”,他们多从模仿开始,“依葫芦画瓢”,在钓组结构上最易陷入误区,往往用“直觉”和“想当然”来编织钓组,结果改来改去,就是出不了成绩,搞得一头雾水,莫哀一是。  相似文献   

5.
呵护子线     
周双桥 《钓鱼》2007,(2X):23-24
在使用悬坠钓法、串钩钓等时,都要用到子线(或称脑线、支线)。子线往往是整个线组中最为娇嫩的部分,如果出现断线跑鱼现象,究其原因,除子线本身的质量问题外,钓友在细节上没有注意,也是很重要的方面,细节决定成败。  相似文献   

6.
华朝熙 《钓鱼》2009,(8):10-11
悬坠钓子线的缠绕与切线,一宣以来是个头痛的问题,结症在哪里呢?即使不能完全解决这问题,可不可以有效地尽量减少缠绕,降低切线的几率呢?  相似文献   

7.
蒋青 《钓鱼》2006,(18):14-15
子线又叫脑线,是连接钩和铅坠的那段钓线,当初的目的只是为了保护主线,以前早有使用,但不普遍。真正推广和普及的是悬坠钓进入大陆以后,钓鱼人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它的变化,丰富了我们的钓法,使我们的钓鱼技术走向更高,充满玄机。下面我就子线的两个基本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粗  相似文献   

8.
李寒停 《钓鱼》2004,(8):15-15
不论手竿或是海竿,在线组的最前端,一般细于主线的一段钓线或连接鱼钩与返捻环的一段短线称之为子线(也称脑线)。子线运用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鱼获量的多少。笔者根据多年的垂钓实践,得到一些体会供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9.
沈永兴 《垂钓》2007,7(7):19-20
手线钓组一直是野钓爱好者常用的法宝之一,它不仅便于携带,而且制作成本低廉。设计科学的手线钓组是钓获大鱼的利器,它的功效甚至超过抛竿组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任志新 《钓鱼》2004,(4):15-15
把标准悬坠钓组的长子线钩换成虫饵钩,并在这根子线上系上一小坠,两钩相距5~7厘米,小坠距钩同样3~5厘米就成为一钩装粉饵、~钩装蚯蚓的新钓组。这个结构与《风催标移的信号把握》(详见《钓鱼周刊》百期精选79页)一文接近,只不过该文是全用粉饵,所以双钩距离小。本文一钩用虫饵,为保证鱼儿安心吃食,小坠离钩3~5厘米,所以双钩距离拉大了。  相似文献   

11.
达奇 《垂钓》2011,(5):29-29
在悬坠钓法盛行的今天,为什么跑铅钓法仍备受推崇?依我来看,主要是因为跑铅钓法可以弥补悬坠钓法的不足,而在一些特殊或极端的鱼情下恰能发挥威力……  相似文献   

12.
任志新 《钓鱼》2004,(3):16-16
悬坠长脑线的悬坠钓法以其先进、高效、轻松的钓法风靡金国的竞技赛场。坠沉底的传统钓以简便、万能、低消耗深受广大休闲野钓爱好者的青睐。两种钓法如何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就是笔者近来经常研究、实践的一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杨毅 《钓鱼》2009,(2):19-20
我在钓50克左右的鲫鱼是常用0.5号的主线,子线会准备0.15号、0.29两种,2~3号的袖钩。子线长度一般是15cm。这种小鲫鱼线组,可以在最开始拿0.159的细子线过来,探摸一下钓位上的鱼情。有小鲫鱼时安心钓小鲫。遇到150克以下鲫鱼也是从容应对。但是,线组上的8字环,最好是利用那种带有快速环线功能的别针环,不要用鸭嘴环。这样做可以灵活的根据鱼口的大小变化,灵活的更换子线。  相似文献   

14.
15.
张铨 《钓鱼》2006,(20):27-27
在野钓中,我通常使用星漂,有时也使用立漂。立漂匹配的坠子较重。容易远投。在小风小浪中稳定性较好:有鲜艳色格的漂尾直立在水面上。轻微的上下变动容易看清楚。在钓点比较远、水底比较平整时,多用立漂悬坠钓法。  相似文献   

16.
任志新 《钓鱼》2006,(3):36-36
在自然水域钓鱼,使用商品饵的悬坠钓法要不要参照竞技用饵的法则即既重视饵的腥香品质又注意饵的各种状态?答案应该说是肯定的。原因很简单,竞技比赛为了多钓鱼,不得不寻找一种非常适合鱼胃口的饵料,为此钓手们才会潜心研究试配各种各样的“小药”。而自然水域之鱼大都不挑食,腥的、香的、清淡的都会开口。而对饵的状态,野钓应作为重点来看待。否则商品饵开袋即用,导致饵的状态随意性很大,钓鱼效果时好时坏的原因中就多了一条用饵不当。而且这种原因往往十分隐蔽,不容易发现,需要在钓组相同、钓法一样,钓位相邻,钓点无差异的条件下,在与高手…  相似文献   

17.
何书云 《钓鱼》2004,(15):14-14
“认识事物的基础,必须注意它的特殊性。”一“钝”集中出现在悬坠钓钓螂之时,从这一客观实际出发,首先须了解悬坠钓钓系和鱼吸饵二者的特殊点。  相似文献   

18.
任志新 《钓鱼》2004,(11):13-13
钓离底是悬坠钓法在竞技比赛或池钓时经常采用的一种主动找鱼的战术,但能否用于野钓水库、江河等水广鱼稀的自然水域少有人提及。笔者近日的一次钓鱼实践又一次证明,在天气不好时改底钓为离底钓不失为继续获鱼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细说子线     
王亮 《钓鱼》2007,(1S):35-35
垂钓会给人带来无穷乐趣,一般钓友都是鱼钓得越多越开心,那么渔获量取决于什么呢?我个人认为取决于三个客观条件和四个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20.
衣善新  孙文泉 《钓鱼》2006,(5):32-32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分析了鱼吃饵上送时饵钩运动盲区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分析了鱼水水平拉饵时子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现在让我们再简单分析一下鱼在下拉饵钩子线长度对钓组灵敏度的影响。钓组在钓浮时,饵钩悬在半水,鱼吃饵后也有下拉饵钩的情况,下拉的角度可能因鱼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