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云南著名诗人、诗论家朱庭珍所著《筱园诗话》是一部理论性和实用性较强的专著。它涉及诗歌、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领域里许多重要问题,其中论及修辞,并颇有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趣信种种     
一、绝交信法国小仲马的《茶花女》曾经轰动世界。这部小说是根据玛丽的身世写成的。在巴黎,小仲马偶然与原是农家女后不幸沦为娼妓的玛丽相遇,便一见钟情。为了使玛丽从堕落的生活中跳出来,小仲马曾设法拯救,但无济于事。在短短的日子里,小仲马因玛丽而负债五万法郎,再这样下去,等待  相似文献   

4.
《随园诗话》是清初诗人袁枚的代表作,其中世俗化倾向是区别同时期诗学理论家的一个主要特征。它的世俗化倾向主要表现在:一、诗学理论之"真",袁枚摆脱传统儒家诗学道德性之要求,独求真实性,性灵说注重情感真实;二、诗歌技巧之"俗",善用白描,语言不事雕琢等;三、"情"之诗歌内容,袁枚诗歌具有浓厚的欲望化倾向,且内容多表达对女子的同情。  相似文献   

5.
平日浏览群籍,偶有所得,或有所悟,即翻检查核,寻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辨误拾遗,日积月累,所得若干,稍加辨证,条列于下,以就教于方家和读。  相似文献   

6.
张戒的《岁寒堂诗话》和严羽的《沧浪诗话》一前一后,饱含着作者对杜甫及杜诗的热情称赞之情.但两部诗话颂扬的主要方向是不一样的.它们代表了颂扬杜诗的两种方向:《岁寒堂诗话》重视杜诗的思想性,《沧浪诗话》重视杜诗的艺术性.尽管各有缺失,但在研究杜诗学上,它们都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是杜诗学上不可跳越的两层阶梯.  相似文献   

7.
一般认为"性灵"是《随园诗话》选诗论诗的标准,也是袁枚美学思想的核心。实际上一部《随园诗话》还有一个"清"字被袁枚屡屡提及,见诸《随园诗话》及其《补遗》始终,并可细分为清妙、清绝、清老等21类,其使用频率、界定之细是高于"性灵"的,这表明"清"既是《随园诗话》选诗论诗的又一个标准,又是袁枚诗歌美学思想一个核心点。"清"是把握和理解《随园诗话》意旨、袁枚诗歌美学思想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8.
"双关"这一辞格早在<诗经><楚辞><左传>等中就有所运用,在宋代被称为"风人诗"或"风言".在张表臣的<珊瑚钩诗话>中称其为"风言",在葛立方的<韵语阳秋>中称其为"风人诗".  相似文献   

9.
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曾说:“村童牧竖,一言一笑,皆吾之师,善取之皆成佳句。”一个冬天的夜晚,袁枚在园中散步,这时一个仆人挑粪路过,见到梅树有如女人一样孕育着滚滚繁花,含苞待放,一时兴起,脱口而出:“有一身花矣!”袁枚听了深受启发,将它融人自己的诗句中,创下“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佳句,为人称道。  相似文献   

10.
性灵说是清代诗歌大家袁枚毕生所提倡的诗歌理论。文章试图以其著作《随园诗话》为支点,探讨性灵与性情的关系,阐释“性灵”的含义。  相似文献   

11.
诗话、词话是评论诗和词的文章,在表现方法上,主要是叙述与议论。有了诗的发展,才有诗的研究或批评,这便是诗话;词话的生成,当然也不例外。只是因为词的发展较晚,词话就比较少得多了。  相似文献   

12.
清人薛雪的《一瓢诗话》主张"胸襟"与人品是诗歌创作的根本,标榜诗歌的独创精神,倡导严谨、重苦吟的诗歌创作过程和方法,并提出宽容与开放为核心的诗歌批评欣赏观。  相似文献   

13.
略论诗话传诗中的"意见领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诗话家由于多数既是诗人、学者、官吏(宋代常是三者为一),他们在诗话著作中表露的意见,或以诗话家身份所论之诗、之人往往因其地位的权威性而形成传播的优势,发挥着"意见领袖"的作用。凡经诗话名著品评推荐的诗人、诗作,在文学史上多有一席之地,凡经诗话名家称赏的诗人、诗作,大多会由此显名。  相似文献   

14.
《全唐诗》卷三百三十三所录《折杨柳》的作并非戴叔伦,亦非宋人何汶《竹庄诗话》所言之窦巩,而确应为杨巨源。  相似文献   

15.
《沧浪诗话.诗辨》中,严羽指导学诗者选择最优秀的诗歌进行学习,学习的过程是"悟"的过程。严羽的"第一义"应指优秀诗歌的客观标准,"悟"是艺术思维的领悟能力,"悟"的对象是"第一义"的诗歌。郭绍虞先生将严羽的"悟"分为"第一义之悟"和"透彻之悟",并不符合严羽的本意。严羽将"悟"划分为"透彻之悟"和"但得一知半解之悟",这是与其认定的诗歌的艺术水准的高下相对应的。严羽的"妙悟"一词应该解读为"巧妙地悟",属于"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下简称《取经诗话》)是近代汉语时期重要的白话文资料,口语程度比较高。《取经诗话》中",如"字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共出现了31次。"如"字不仅意义丰富,而且构词能力也比较强。文章主要对《取经诗话》中的"如"字及其组合形式作了穷尽式的调查,并采用例证的方法,对"如"字的意义及由"如"字构成的四字格词语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虽然以"得意忘言"式的批评为主流,重内容而轻形式,但在诗话词话中对语言形式问题的论述则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尽管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论述并不具有明确自觉的语言学意识,但与注重文本形式分析的语言学批评则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8.
印度梵语诗学属于西方诗学体系,是印度佛教化的产物,随着佛教化传入中国,印度梵语诗学对中国人的学观念及其学理论批评特别是中国诗话产生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研究印度梵语诗学而卓然名家,当今之中国惟有季羡林,金克木,黄宝生等,而全面研究印度梵语诗学之深刻影响中国学理论批评,至今尚未见之,此将印度梵语诗学纳入比较诗学的研究领域,论述印度梵语诗学及其佛教化对中国诗话及其诗学批评的密切关系与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现存关于西游取经故事最早的小说,有学者们认为它影响了后世的西游故事。学界关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家数及主题思想、后世影响和材料考据三方面。然学界尚可抓住其为民间口头叙事作品,在叙事特色、故事构成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0.
"诗文小说"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出现的一些羼入大量韵的言小说被孙楷第先生命名为“诗小说”。“诗小说”这种形式的出现与言小说的内部发展有关,也与一定的审美接受心理有关。小说中夹杂作为“第二语言”的韵来抒情、言志而不是写景状物的传统,可追溯到史传学和唐前小说中,才子佳人题咏、唱酬的模式受《莺莺传》以至《西厢记》、《娇红记》的影响甚大。这些小说中的韵的水平虽然低下,但它们仍是迎合了这样一种心理:既辑录了才子佳人的诗词与其本事,一定程度上迎合了雅的心理需求;又因写风月之事,具有相当的传奇性,而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俗”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