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的方法     
谈到读书有精读和略读两种。精读,就是要求人们认真一字一句地读。古人曾主张“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误一字”,从音节、声调的微妙变化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品出作品的精神实质。精读要旨在于通.弄通.融会贯通才会闻一识十,举一反三,才不会丢三落四。精读有时还要力求能背诵,因为背诵是最好的积累,是形成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古人曾有“熟读唐诗三百首.  相似文献   

2.
读书的方法     
谈到读书有精读和略读两种。精读,就是要求人们认真一字一句地读。古人曾主张“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误一字”,从音节、声调的微妙变化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品出作品的精神实质。精读要旨在于通,弄通,融会贯通才会闻一识十,举一反三,才不会丢三落四。精读有时还要力求能背诵,因为背诵是最好的积累,是形成语文能力的最佳途径之一,古人曾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的说法。有几百篇诗文烂熟于心,就能为谈话、阅读及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从隋代以来盛行科举考试,要达到“金榜题名”,就一定要背熟《论语》、…  相似文献   

3.
沈岚 《初中生辅导》2014,(19):41-44
文言文学习,尤应多诵读.诵读时“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诵读时不要急,慢慢读,读清文意,读顺文脉,读出文情,读出文势,使文章如出己口,如出己心,就如同《观沧海》好像不是曹操写的,丽是你写的一样.多读、熟读自然就能将文章烂熟于心,直到能背诵.这种背诵有个好处就是沉淀得深、厚,经久不忘.文言文中的字音、节奏和语气是在诵读的时候必须注意的三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4.
英语学习以“读”为本,是开启英语世界的金钥匙。 毛泽东曾说过“语言的掌握是要下些真功夫不可的。”古人就对“读”这一功夫作过许多肯定与推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人的这些主张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语言的学习是要符合从量变到质变这一原理的。同样作为语言的一种的英语也只有多读才能达到“胸藏万江凭吞吐,笔者千钧任歙张”的境界。 具体来说,第一是先选好教材,即精读课本、泛读课本。精读课本要求熟读背诵,或干脆叫《熟读背诵课本》,应选择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规范,易于形成能力,适合自己朗读背诵的文章组成,并辅以有关参考资料即可。比如《新概念英语》及辅导手册。它就具有语言地道篇章短小精悍、故事有趣生动,且读起来又朗朗上口的独到特点。所以很适合于英语自学者的基础学习。泛读教材指的是广义教材。凡是与英语相关的报刊、书籍、图表都可多接触,开拓自己的视野,培养广泛阅读的良好习惯和态度。 第二是着手精深地熟读,开展广泛地阅读。古人阅读讲究熟读、深思和背诵。朱熹主张“观书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心”。精读课本的学习就是要这样体现了一个“精”字,使书与我化,我与书化,书为我用。具体使用起精读  相似文献   

5.
据统计,中国古代书生为应付科举考试,要背诵很多书,主要的有:《论语》,11705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6845字。合计40多万字,全都要精读熟背。此外,还要看几倍数量的注释,以及其它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有不少书生,考试考到70岁,还是未考上的“童生”。  相似文献   

6.
背诵,是一种古老的阅读方法。背诵的作用,古今名人多有阐述,这里不说。遗憾的是近几年的阅读教学研究已越来越明显地忽视了这一环,谈精读,谈略读,谈速读,谈跳读,就是极少淡“背诵阅读”。实际上,就当代中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其他能力的培养而言,背诵,是值得大力研究的。从现行的中学语文  相似文献   

7.
背诵式语言输入是传统而有效的外语学习方法之一。首先通过对背诵式语言输入教学法的理论依据进行简要阐述,然后介绍背诵式语言输入在高职院校日语精读课程中运用的几个方法,最后对背诵式语言输入在日语精读课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黄锐 《吉林教育》2000,(12):28-28
这学期,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进行了改动,第一次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大纲还明确规定了中高年级的课文类型和篇数;课文可分为精读和略读,每学期课文总数35篇。修订版大纲旨在用适当增加课文篇数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汉代是学校教育得以大力提倡的时代。阅读的教材以儒家经典为主,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断句读、析章节和训释文字。教学方法有指导学生精读、安排时间集中答疑、递相传授等。阅读方式有背诵、抄读、讲论筹。阅读教学中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师承、讲求师法家法;二是注重章句之学,讲究训诂和考据。在实践中汉代的教育家提出了有关书册阅读教学的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10.
成语接龙     
正以前教一年级,我让孩子们背诵过《弟子规》,背诵过《中华字经》……但总感觉"不太合适"。《弟子规》有嫌陈腐《中华字经》有嫌难记……这次教一年级,我要"创造"自己的东西,适合一年级孩子们背诵的东西。识字学词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之一。让一年级的孩子们背诵点东西,不妨是字词方面的。背诵什么,又通过什么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既学习了字词又背诵得轻松愉快  相似文献   

11.
名句名篇仅会背诵不是目的.关键是默写正确。默写时应认真书写.字体工整,大小适中.卷面清晰,容易辨认:千万不可写错别字及不规则的简化字.更不能漏字、添字、换字或颠倒字词。切记:错一字、换一字、漏一字、添一字、颠倒了字词,这一句就彻底“玩完”了.  相似文献   

12.
中学语文教学要发展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就必须重视语感训练。 那么,怎样抓语感训练呢? 一、抓阅读背诵,加强视读训练 阅读应重视精读,把功夫用在仔细吟味和熟读成诵上面。名篇名段要精读、背诵,杂家杂篇也不能忽视。讲读篇目要熟读,阅读篇目也要从中吸取精髓。凡有精彩之笔,非凡之笔,均要撷取,为我所用。通过精读背诵,锻炼口语,开拓思路,下笔成文,自然能“应笔而出,思如泉涌,滔滔不绝”。 加强视读训练,在于培养学生纵目浏览,眼瞟心孰(?)迅速接收语言信息(?)把它转化为意念单位(?)视读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以默写课文为突破口,运用“三到”(手到、眼到、心到),训练学生的“写功”,收效颇佳。手到,能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对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我告诫学生,抄写时必须忠于原文——不可错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开始时可照着书抄,然后掩卷抄,最后丢掉书本默写出来。这样,“抄熟”了文章,_抄顺了手,字写好了、辨别错别怖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眼到,指让学生抄写时,要专心用眼,对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句子都要看仔细,哪怕是一个标点也不能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14.
古时最高级的考试——“高考”,就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在京城隆重举行。据统计,中国古代书生要背诵《论语》:11705字;《萧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0845字;合计:407179字。这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相似文献   

15.
一"三线并行"抓背诵 第一线是经典背诵.从<弟子规><三字经>到<千字文>,接下来是<论语><孟子>等.一年时间,我和孩子们背完了<弟子规><三字经>,背了一部分<千字文>. 第二线是古诗词背诵.我收集了一些朗朗上口的经典诗词,每周介绍6首让孩子们背诵.一年时间,孩子们背会了150余首.  相似文献   

16.
书面表达作为最能体现应试者能力之一的题型,需要教师和学生从日常教与学的多个方面共同努力,如背诵,摘抄和模仿好的句篇,借助名言警句的光彩。在具体行文时,还应精读提示,注意逻辑;句式不可单一,懂得避难求易;此外,还要注意突出文章的重点和各段的主题。  相似文献   

17.
肖车 《现代语文》2004,(7):45-45
古代最高级的考试——“高考”,就是“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在京城隆重举行。据统计,中国古代书生要背诵《论语》:11705字;《孟子》:34685字;《书经》:25700字;《诗经》:39234字;《礼记》:99010字;《左传》:190845字,合计407179字。这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此外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古代“高考”要背多少书!山西@肖车  相似文献   

18.
方舟 《文学教育(上)》2011,(23):152-153
提到鲁迅,大家脑中会闪现出"文学家"、"思想家"这样的字眼。其实对于现在的中国人来说,"鲁迅"这两个字所代表的已经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种思想,一种精神。我记得从小学开始,课本中便频频出现鲁迅先生的作品,而他的作品往往都是作为精读课文,甚至很多都要求背诵。说实话,当时的自己无法理解那些平淡无奇的文字到底在诉说什么,  相似文献   

19.
如何更好地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答曰:诵读。那末,什么是诵读?为什么要诵读?怎样诵读?本文拟结合试教周正逵先生主编的《文言读本》(人教版)的体会,就这几个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以求教于大方之家。诵读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并且要求诵读时作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所谓诵读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在初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直到能够背诵的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每位中学生,一学年要背诵的文字大约是6000至8000字左右,整个中学阶段,共要求背诵课文100至120篇(段),约36000至48000字。还不包括记忆、背诵一些课外的名作及其他科目要背诵的内容。有些同学害怕背诵,甚至“谈背色变”,认为自己没有背诵的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