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世明 《现代语文》2003,(12):26-26
一为了让作品曲折生动,引人入胜,作家们大都喜欢在文中使用“设置悬念”这一绝招。此招用得好,可以点石成金,令人拍案叫绝;用得不当,就会南辕北辙,弄巧成拙。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材第三册所选的《驿路梨花》一文,就属于后面一类。《驿路梨花》一共设置了三次悬念:“我”和“老余”在深山里看见一座“草顶、竹蔑泥墙的小屋”,正好解除了我们夜宿荒山的忧虑。小屋里生活用品一应俱全,有米有水有干辣椒。“这家主人是干什么的?”“我”和“老余”满腹疑团,这是作者设置的第一个悬念。接着一位瑶族老人走进小屋,“我”和“老余”都以为是主人回…  相似文献   

2.
《驿路梨花》的结尾,作者写道:“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梨花处处开”,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著名诗篇《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全诗如下: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  相似文献   

3.
卢贤强 《中学文科》2007,(10):73-73
《驿路梨花》是当代作家彭荆风于1977年秋写的一篇抒情昧较浓的具有诗情画意的小说,反映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热情、好客、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纯朴风情,读来耐人寻味,荡气回肠,使人无不为文中那“驿路梨花处处开,处处梨花真情在”的无私奉献精神所感动,小说围绕主题选材和组材,在艺术处理方面非常高明。[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写文章应当写好开头和主体部分,更应当写出一个亮丽的结尾。古人说:“一篇之妙,在乎落句。”(洪迈)一个好的结尾,应当是在总文的基础上,篇末点题,首尾呼应;或发表议论,抒发感情;或含蓄深沉,令人回味;或启迪联想,催人奋进等等。下面举例介绍几种常用的结尾方法。一、升华主题法如彭荆风的《驿路梨花》结尾:“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呢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这“驿路梨花”是边疆洁白盛开的梨花,是哈尼小姑娘梨花,更是雷锋精神的象征。结尾升华了主题,梨花的自然美和人物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教学《驿路梨花》这篇课文组织学生讨论时 ,学生就本文的记叙方法提出了多种不同的意见。归纳起来有三种。第一种 :顺叙。理由如次 :本文作者以我和老余的见闻为线索 ,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文章先写我和老余在困境中绝处逢“生” ,享受小茅屋的温暖 ;次写瑶族老人享用柴米后来送粮食 ;再次写第二天修葺小茅屋 ,巧遇小姑娘们 ,解开小茅屋之谜。第二种 :倒叙。解释如下 :本文以小茅屋为线索 ,先写我和老余、瑶族老人享受小茅屋带来的温暖 ;次写三人修葺小茅屋 ;再次写梨花姐妹们维护小茅屋 ;最后写解放军战士因淋雨后为行路人着想…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文学百花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记叙文中巧妙地引用诗歌,不仅能为文章增光添彩,而且能收到事半功倍的表达效果。其主要作用有以下四种:一深化主题记叙文中引用诗句收束全文,起深化主题的作用。如《驿路梨花》的结尾,写“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文章  相似文献   

7.
《驿路梨花》是一篇好文章。情节并不复杂,但寓意深邃,清新质朴,字里行间充满了生活气息。我喜欢它。最近我在低年级试教了一回,课堂气氛很活跃。上课犹如下棋:开局,中局,残局全得讲究;该稳则稳,该凶则凶,必要时该弃子不能手软,目的都是为了取胜。我考虑再三,决定打破教学常规。本着“浅文深讲”的精神,上课一开始,我即提了个问题。“驿路”、“梨花”、“处处开”意味了什么?——课文倒着写,我倒着讲——尽管同学都作了预习,可除了个别的略能理解外,大都说不清楚。小同学好奇,好想,好动。我把上述  相似文献   

8.
课文以《驿路梨花》为标题,结尾又引用陆游“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是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含义的,对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结构完整有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驿路梨花》是一篇优美的文章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 ,我着重从“美”字入手 ,让学生品读这篇小说。一、意境美教学中 ,我首先让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读录音 ,总体感知课文 ,然后引导学生重点分析课文描写梨花的段落 :夕阳西下 ,正当“我”和老余处于前不摸村、后不着店进退两难之时 ,眼前出现了一片美丽的梨花林。“白色梨花开满枝头 ,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作者以自然环境的美烘托出不平常的小屋 ,把我们带入优美的意境中。“梦中恍惚看见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香气四溢的梨花丛中歌唱……”作者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优美的场景中 ,着意以自…  相似文献   

10.
《驿路梨花》这篇文章情节并不复杂,但寓意深刻,是文质兼美的好范文。我们认为,怎样理解“驿路梨花处处开”是这篇课文教学的难点;“茅屋主人到底是谁?”和用美丽的自然景色来衬托人物高尚的心灵美的写法则是教学的重点。怎样围绕重点、难点来教这篇文章?首先,我们讲解了陆游的诗《闻武均州报已收复西京》,着重讲解了“驿路梨花处处开”这一句,让学生了解这一句诗的含义和诗人写诗当时的情怀。其次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我们在讲解课文之前布置了一些词语让学生自查字典;又布置了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  相似文献   

11.
“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梨花处处开”是彭荆风《驿路梨花》一文中的引诗,引自宋代诗人陆游的《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一诗。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兄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绍兴三十一年(公元1161年)九月,金主完颜亮率六十万大军向南侵略,兵集瓜州渡(在扬州附近,长江北岸)。完颜亮要部下限日渡江,激起哗变,被他的部下所杀,金兵仓皇北退,南宋的军队乘机收复失地,均州知府兼安抚使武臣统辖乡兵于十二月九日收复西京。这件事给诗人以莫大的鼓舞,他认为一个臣大的转变正在形成,预料次年寒食节,朝祭陵墓的使者将在梨花盛开中到达洛阳,全诗充满了欢乐的  相似文献   

12.
课文助学卡     
初二册第六单元■驿路梨花处处开彭荆风小说背景材料1.彭荆风,当代作家。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进驻云南边疆。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写过小说、电影文学剧本。“文革”中遭受迫害,入狱7年。“文革”结束后,重新拿起笔写的第一篇作品就是《驿路梨花...  相似文献   

13.
小说《驿路梨花》发表于1977年11月,同年12月香港《周末报》当即转载,并以《奇遇、精炼、夸饰》为题撰文评介,恰到好处地道出了该文选材构思的艺术特色。所谓“奇遇”,奇在妙用误会,悬念叠起,峰回路转,一波三折,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开篇交代了这么一句:“同行老余是在边境  相似文献   

14.
彭荆风同志的《驿路梨花》是一篇立意新、构思巧、结构奇,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技巧都堪称上乘的好作品。笔者认为:教学《驿路梨花》一文,若紧扣“五四三二一”,就能提纲挚领,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五四三二一”即:五件好事、四写梨花、三个悬念、二次误会、一行诗句。下面分别作简要阐述。五件好事(驿路梨花)主要通过“助人为乐”来展现人物群像的美好心灵,文章重点写了五件好事:解放军建盖小茅屋;解放军走后,梨花姑娘照料小茅屋;梨花出嫁后,梨花妹妹接管小茅屋;瑶族老人送粮到小茅屋;“我们”和瑶…  相似文献   

15.
学会点题     
巧妙地点题,着墨不多,常会收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点题,可以“点”出感情,如《最后一课》(都德)结尾部分有这么一句:“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可以点出标题的出处,如《驿路梨花》(彭荆风)结句是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这既交待出处,又赋予新意。可以“点”出标题的意义,如《一件小事》(鲁迅)结尾写道:“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可以点出写作目的,如《挖荠菜》(张洁):“想想你们妈妈当年挖荠菜的情景,你们就会珍爱荠菜…  相似文献   

16.
引号八法     
引号和其他标点符号一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之一。它能帮助人们更加确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理解别人的语言。在文章中,使用引号的频率比较高,主要是它作用大,用途广。本文针对同学们熟悉的语段,归纳为以下八个方面:一、引用句、段有的文章为了抒情、议论以及推动情节发展需要,以此引用他人的诗句、名言乃至段落来抒发感情、发表议论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因此该部分需要用引号表示出来:1、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驿路梨花》2、战国时…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层层设置悬念和误会的巧妙构思。2.细读文章,理解标题《驿路梨花》的多层含义。3.深入研讨,理解文本深刻的人文价值。【课前准备】通读《驿路梨花》全文,思考课后“思考探究”相关问题。【教学过程】一、导入PPT: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南宋]陆游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相似文献   

18.
张辉同学问:《驿路梨花》中,情节安排上有何特点?《驿路梨花》一文从所叙述的事件来看,并不复杂,但作者通过周密精巧的构思,巧妙地安排素材,围绕小茅屋的主人是准的问题,处处设疑、悬念层叠,使得情节常常是出人意外,又似乎在意料之中,富有戏剧性,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19.
彭荆风同志在谈《驿路梨花》的创作时曾说过 ,他“是怀着抒发自己对一代新人的崇敬心情来写作的”。正因为作家笔端饱蘸着这种美好的感情 ,短篇小说《驿路梨花》的创作 ,流露出浓厚的抒情色彩 ,有散文的韵味 ,不论环境、人物 ,还是情节、主题 ,都围绕“美”展开 ,处处给读者以美感的满足 ,可称得上是一篇“美文” ,是品味美的典型范例。如果仅仅是为了教学的需要 ,而不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美文就会被讲析得支离破碎 ,学生也将失去一次感受美、品味美、接受美的熏陶的机会。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的一种方法 ,是紧扣“美”巧设计 :感受一点、欣赏一…  相似文献   

20.
孟祥森 《现代语文》2003,(11):21-21,18
(1)山,好大的山啊!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2)这是哀牢山南段的最高处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夕阳西下,我们有点儿着急了,今夜要是赶不到山那边的太阳寨,只有在这深山中露宿了。(3)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4)A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5)老余说:“这里有梨树,前面就会有人家。”(6)一犤犦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B梨花的白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