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发展成为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ICAI不但克服了传统CAI的弱点,而且大大地提高和改善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本文首先对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特性和功能进行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研究探讨了ICAI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各高校的校园网建设逐步、迅速、快速地建立,多媒体、超媒体技术的日趋成熟,再加上传统CAI系统所固有的弱点,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ICAI的发展。本文讨论基于客户与服务器(简称C/S结构模式)的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的实现技术,据此采用VB、SQL Server、IIS等开发平台,建立了一个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ICAI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3.
贝叶斯网络在自适应超媒体系统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子德 《情报科学》2006,24(7):1049-1052
本文通过分析超媒体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引入了贝叶斯网络方法。在介绍贝叶斯网络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贝叶斯网络的优化方案,讨论了自适应超媒体系统中贝叶斯网络构造过程。  相似文献   

4.
基于RDFS/OIL的供应链管理商务信息语义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耘  李春颖 《情报杂志》2004,23(10):30-32
从语义的角度对供应链管理中的商务信息进行平台无关的统一描述和建模,能够较好地解决供应链管理通过Internet共享资源的问题,并探讨了采用RDF Schema和本体技术来解决供应链管理中的商务信息语义建模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网络环境中《信息检索》CAI课件制作的相关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玉英  晏凌  张忠衡 《情报科学》2000,18(9):847-851
本文探讨了网络环境下Browser/Server构架,超媒体信息表述的层次模型,以及其于交互功能的超媒体编程技术,Java编程技术、CGI技术等在《信息检索》CAI课件制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高校知识管理课程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利用本体在组织知识方面的优势,构建了“知识管理”课程内容本体,并详细说明了各核心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为各教学系统的课程内容之间进行关联和融合提供便利,并为基于本体的课程资源建设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数据库模型及其实现途径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玉照  黄蕾 《情报科学》2001,19(8):853-858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据模型的概念和分类,分析了多媒体数据模型的功能特点及建模过程,比较,评价了多媒体数据库三种主要的数据模型的特点,优势和不足,论述了它们的实现途径(即以关键模型为基础进行多媒体扩充,采用面向对象匠多媒体数据库以及超媒体数据库)。经过研究,指出虽然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以扩展关系数据库占多数,但是由于多媒体中非结构化信息的特点和关系数据库固有的缺陷,更适于采用面向对象和超媒体的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8.
关于本体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顾金睿  王芳 《情报科学》2007,25(6):949-956
本文是一篇关于本体论的综述性文章,介绍了本体的概念、本体的理论研究,包括本体的建模元语、分类、表示语言、构造规则以及目前研究本体的权威机构,对与本体相关的概念进行了介绍,分别探讨了本体与语义网络,本体与语义网,本体与叙词表的关系,最后介绍了本体在信息检索以及其他一些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设计和实现了基于ASP.NET的通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详细介绍了利用ASP.NET、ADO.NET技术和数据库存储过程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方法;实现了学生在线学习、交流和教师在线课件制作、交流等功能。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更加显示出他的优越性,但网络教育发展依赖网络课件,应为网络课件的优劣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所以网络课件设计离不开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应把网络课件的制作放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去考虑,即用现代教学理论中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的原理,指导完整网络课件制作过程中模式的选择、整体的策略和具体的制作等问题。1选择CAI模式网络模式反映了利用计算机进行教学活动时,完成各个教学目标所表达教学内容的交互方式。合理地选择模式,可使制作的课件质量及应用效果都得到提高。根据网络课件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基于超媒体的知识外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世虎  贺国光 《情报科学》2005,23(6):865-868
知识外化是知识管理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根据知识形态与超媒体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个支持知识外化的系统结构,通过四空间知识展示窗口模型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采用超媒体可能引起的“空间迷路”问题,探讨的基于支持知识外化系统的知识外化方法能够直观、灵活和有效地完成知识外化工作。  相似文献   

12.
周璐  刘云 《科技广场》2006,35(5):37-38
本文讨论基于Client/Server的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的实现技术,据此采用VB、SQLServer、IIS等开发平台,建立了一个用于高等数学教学的ICAI试验系统。  相似文献   

13.
张婕 《现代情报》2012,32(8):170-172,177
本文讨论了用于实现语义互操作的3种映射,它们分别是:元数据映射、本体映射和术语映射。分析了它们的含义、算法和实现方式,找出3种映射方式的适用范围:元数据映射主要用于在目标元数据格式里找到与来源元数据格式的元素或修饰词具有相同功能或含义的元素或修饰词;本体映射用于解决不同本体间的知识共享与重用;术语映射用于在不同概念体系的术语间建立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大数据环境下学术创新力自动测度需要建立在相关学术评价指标和学科知识体系基础上,基于领域知识的本体构建将为学术创新力的自动测度提供基础支持。[方法/过程]用手工方式构建学术创新力概念本体,复用《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半自动化构建学术创新力评价知识资源的初始本体,加入CNKI期刊题录数据的高频关键词以丰富本体的知识。然后进行学术创新力概念本体和学术创新力评价知识资源本体的实例化。[结果/结论]以G3类题录数据为例,共建立了30 097个概念、41 484个实例以及320 609条关系,基本完成任务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本体的语义标引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的采用主题词和关键词对文档进行标引的方法,由于不能提供语义推理而越来越不适合目前的网络环境。由于本体具有良好的概念层次结构和对逻辑推理的支持,在信息检索领域将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首先介绍本体的基本概念和领域本体的组成部分,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本体的语义标引方法,采用本体中的概念对文档进行语义层面的标引,为检索的智能推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Falcon-AO等4个本体映射系统作为代表,剖析了这些系统的组成、映射过程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体映射系统参考模型,作为未来本体映射系统开发的一个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医学领域中,各医疗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也日益频繁。在信息交换过程中,由于交换双方信息基于不同医学信息标准而导致语义不一致使得交换过程无法完全由计算机独力完成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介绍了本体的基本概念、本体映射的基本知识并综述了当前国际上在医疗领域相关工程中利用本体映射解决系统间异种信息交换的新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科技广场》2013,(10):11-17
电力系统的多传感器系统信息融合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异质异构性增加了信息融合的难度,并造成了信息融合的歧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信息自动融合框架,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信息融合过程中的语义处理方法。对框架中的全局语义本体定义、传感器局部信息源向全局本体的映射方法、语义信息征订与发布机制、信息融合规则进行了介绍。本框架可以有效地实现多传感器系统中信息自动融合,获得全面、安全、准确和细粒度的全局信息。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本体的信息系统引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ince Tim Bemers-Lee, current W3C chairman, first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Semantic Web, it is be-coming a hot topic in compute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rea. Ontologies are playing a key role in the Semantic Web, ex-tending syntactic interoperability to semantic intemperability by providing a source of shared and precisely defined terms.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quirement of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ontology languages. The current popular ontology languages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