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谷小水 《历史档案》2007,4(2):97-102,109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一个突出表征,就是司法权的大量丧失.除尚有条约依据的领事裁判权外,列强还进行着广泛的实际权力侵夺,会审公廨的演变即为其中的显见之例.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初设于1864年,根据中英双方1869年商妥的《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该机构的事权范围有了明确的规定[1].  相似文献   

2.
不管你是律师或是对法律一窍不通的外行,恐怕都很难想象。在文明世界里居然还存在着这样一种刑事法庭,在没有陪审团的情况下,法官即可自行审案,当堂发落,有权判处嫌犯有期徒刑甚至死刑。当你环绕地球半圈到达上海,就可以亲眼目睹这个奇怪的现象。这种审判制度通行清国各地。  相似文献   

3.
中西文化在晚清上海的接触与交流,从器物、制度到精神,全面而深入。在《上海通史》晚清文化卷中,我们梳理了西方文化在上海租界传播的脉络,简介了上海社会对这些西来文化的反应情况:器物层面,从西方近代的照明用具(火油灯、煤气灯、电灯)、自来水、通讯工具(电话、电报)、交通运输工具(轮船、马车、电车、汽车),到日常生活用品(缝纫机、电风扇、照相机);制度层面,从市政管理制度,到教育制度、作息制度(如礼拜日休息、一天分为24小时)到三占从二的议会制度;精神层面,从崇尚自由、民主、平等、博爱,到倡导乐利主义、竞争意识、进化观念。对于…  相似文献   

4.
这里选编的是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的上海租界临时法院的档案。原件封面署有“收回上海会审公爵案’浮样。内有目录,惟查验内容,并不相符,且有前后颠倒。目录中‘州、交部来电一”标明“十四年一月”,而正文中该件为“十四年十月三日下午五时半到”。又,目录中列至“外交部来电二”止,实则尚有上海特派交涉员许流与外交部参事厅的来往电两通、五省联军总司令部及江苏省长公署训令一件、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府组织大纲及办事情形一件。现一并移录,以窥全豹。原件均系毛笔抄件,笔迹不一,所用纸张系特派江苏交涉公署的直行红格稿纸,且均盖…  相似文献   

5.
辛亥以前 ,沪上开办的火柴企业 (包括外资 )及其使用商标 ,据现有的史料记录 ,可大致略述如下 :一、上海制造自来火局光绪三年 (1877年 )末 ,在上海大马路 (现今的南京东路 )一洞天后 ,上海制造自来火局于此诞生。据当年的《申报》广告 :“今本局从外洋购到顶上之油及各药料制成自来火出卖 ,其货火头极旺且日久可不回潮 ,价银比外洋来者格外公道。”“所制‘马牌’自来火”每匣售价五文左右。〔 1〕 在该局发轫之初 ,其所制的“马牌”火柴即受到国外进口货的倾销和竞争市场的威胁。不到半年时间 ,上海制造自来火局就登报启示 :“本局之货因…  相似文献   

6.
曾外祖父的名字,在我儿时是被禁止提及的.那是"文革"期间,家中涉及曾外祖父的物件大多已被销毁.依稀记得,家中珍藏着一块石碑,上面有黎元洪为曾外祖父亲撰的题词,运动一来,碑被敲成碎片,埋人花盆之中.此后,外祖父也在惊吓中故世.再往后,曾外祖父的墓地被平,墓碑不知下落.  相似文献   

7.
1850-1860年代中期因江南战事引发的人口流动,曾戏剧性地促成上海租界华洋杂居格局的形成,不出十年,租界已是名震江南的繁华胜地.隐藏在晚清上海租界繁华背后的动因在于.以华人为主体的租界居民娱乐需求的滋长,而租界最初的公共娱乐区则是提供华人日常娱乐消费不可多得的市场.本文拟以晚清租界最初的公共娱乐区为考察对象,就其出现的社会环境条件、娱乐消费特色及文化影响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8.
《中国图书评论》2010,(11):127-127
在近代各种变迁冲击之下,在上海这个城市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其“公共空间”也相应地出现了很大变化。本书以“衙门”(以上海道台为中心的道署)、“会馆/公所”、“局”、“堂”等作为考察的对象,分析新旧、中西、传统与现代、本地及外来各种力量对这些“空间”带来的变化,由此对晚清时期中国近代城市的转型提出一个较为新鲜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汪康年出生在一个中国遭遇剧变的时代,他的一生与时代命运紧密相连。早年在科举道路上苦苦挣扎,30岁中举;一年后,担当湖广总督张之洞孙辈的家庭教师,视野、社交都得到扩大,为以后从事新闻业打下了基础。37岁到上海独立办报,任《时务报》报馆经理,成为维新派的实干家。一生中直接创办了6种民营报刊,多次率先借鉴外国经验,对报纸编排形式进行改革创新,探索报刊内容与形式的最佳结合。此外,他还曾协助策划创建过中国第一家总部设在国外的民营国际通讯社,为国家争取海外话语权。作为近代新式民间报人,他为中国近代报刊新闻事业发…  相似文献   

10.
晚清知识分子创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历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章对晚清知识分子创办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历程作了详细的探讨,并将其分为五个时期:1840-1860年是翻译书报时期;1861-1882年是出国考察时期;1883-1894年是积极倡导时期;1895-1900年是初步创办时期1901-1911年是大力兴建时期。  相似文献   

11.
一夜之间,上海租界沦为了孤岛. “八一三”淞沪战场,尽管国民党投入了七十余万大军,仍然没能挡住区区二十万小日本的凌厉攻势,将近三个月打下来,国军损失了不下三十万人马,几乎是日军伤亡人数的六倍。  相似文献   

12.
13.
外滩建筑群是公认的上海名片,其中两幢著名建筑,一为中山东一路29号,建于1911年,具有浓厚法国巴洛克新古典风格的原法商东方汇理银行;还有一座建于1985年,即延安东路100号上海首幢大玻璃幕墙的现代化智能大厦联谊大厦:时隔七十余年的两幢建筑分别出自一对建筑师父子之手,东方汇理银行的建造者是近代上海著名的营造商——协盛营造厂厂主、老上海建筑行业的领军人物张继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福岛法及其改进算法的弊病 ,提出了一种新的逆波兰回溯扫描算法 ,并以树展开法作为该算法的排错手段。检验结果表明 ,这种混合算法在数据处理速度和空间利用效率上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个体户”在一段时期内曾是“万元户”的代名词。即时,充斥街头的,是人们对价值倒置的爱恨交错。“手术刀不如鳝丝刀,茶叶蛋胜导弹”等比喻,是当时流行的俚语。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围绕当时的个体经营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形成旋风的等话题,笔者采访了一位拥有千万财富的成功个体经营者。他讲述的创业故事充满神奇。  相似文献   

16.
旧上海公共租界华洋杂处,界内人口不断地大幅递增,其中儿童、少年的人数也增长极快。每个家庭的小孩到了一定的年龄普遍要就学,为使界内学龄小孩大多都能接受教育,工部局在办学上,除允许社会力量在各处开办大批中小学以外,也亲自开设了一批局管学校,其中既有专为外侨小孩办的“西童学校”,也有专让华人小孩读书的“华童学校”。  相似文献   

17.
"国际编目原则声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FLA编目组为指导构建一部用于书目著录和检索的国际编目条例,提出了新的“国际编目原则声明”草案,俗称“法兰克福原则”,以取代“巴黎原则”。法兰克福原则基于“书目记录功能需求”,将目录功能扩展到发现、识别、选择、获取和导航,原则适用范围扩大到各类文献的书目与规范记录,同时增加检索点的规定,在检索点选择与形式上也有所变化。“法兰克福原则”将通过逐次修订,成为未来制订国际编目条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七届学术研究委员会成立大会的闭幕会上,文化部张小平处长花几分钟讲了“图书馆法”的问题。张讲到,今年年初“新年峰会”上带给各位一个坏消息:图书馆法立法搁浅了。现在要给各位带来一个好消息:图书馆法立法重新启动了!现已成立了文化部牵头,多部委参加的小组,开始了图书馆法立法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