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对“后进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后进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群体。能否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也是衡量教育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加强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2.
多元智能理论与“后进性”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莉 《班主任》2002,(11):36-37
如何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班主任极为关心的问题。本文试从探讨传统教育中所认定的“后进生”入手,然后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视角出发,重新认识“后进生”,探索其转化的新思路。一、传统教育中所界定的“后进生”通常,许多班主任把“后进生”称为“差生”,教育理论界则常用“学习不良”、“学习困难”、“学习障碍”等名词替代“后进生”。一般  相似文献   

3.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班主任工作当中比较难做的一项工作,虽然对“后进生”转化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以下几点则是教师在转化“后进生”时所禁忌的。一、忌朝令夕改“后进生”有两类情况,一类是虽然自己很努力,但由于学习方法或者是自身因素的影响,学习比较吃力。  相似文献   

4.
打开心灵之门激励学生信心——"后进生"转化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进生”问题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难点,是教育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是教师颇感头痛的一个问题,只要有学生存在,就会有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优”与“劣”的差别。“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多种多样,情况错综复杂,解决的方法也必须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师,大多都懂得转化“后进生”的方法很多,但要彻底“根治”并非易事,这需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把握时机,对症下药。本文试就“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作一粗浅的探讨:一、充满爱心是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基础和前提与优秀生相比,“后进生”无论是学习还是行为习惯,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一般来说,他…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一句名言“朽木不可雕也”成为后人经常引用的经典,尤其被某些教育工作者用来形容那些学习成绩差。表现不好的学生——后进生。后进生真的是“朽木不可雕”吗?后进生不一定是“朽木”,也可能是“可雕之木”。当然,要“雕”好后进生这块“木”,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付出热情和心血。  相似文献   

6.
陈易海 《班主任》2008,(2):20-20
我曾在几所高中任过教,见不少班主任教育后进生时,一方是“暴跳如雷”,一方是“桀骜不驯”;一方是“声色俱厉”,一方是“玩世不恭”;一方是“苦口婆心”,一方是“不买你的账”……如何转变后进生,一直是许多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深感头疼的难题。经过实践,我探索出一个转变高中后进生的方法——“阅读摘抄法”,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由于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因而我们不能把所有后进生都简单归结为“脑子笨”或“不用功”,在物理教学中应针对后进生的特点进行帮助和教育,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转化效果。下面根据后进生的类型来具体谈谈如何开展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一是暂时性困难的后进生。这类后进生  相似文献   

8.
所谓“后进生”是指学校、班级中学习落后和个人行为存在偏差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是:思想上不求上进,行为上不循常规,学习上困难重重。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对“后进生”的工作比做是“最难啃的骨头”。教师如何找准切入口转化“后进生”,笔者就此做了一些探索:一、唤起“后进生”思维觉醒思维就像一棵花,它是逐渐的积累生命的汁液的。只要我们用这种汁液浇灌它的根,让它受到阳光的照射,它的花朵就会绽开。“后进生”后进的原因就在于思维的最初源泉没有得到展开。如何唤起“后进生”的思维觉醒,我在亲身经历的“转差”实例中得到了一些启发:一个…  相似文献   

9.
徐雪梅 《成才之路》2011,(26):44-45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并没有彻底改变教师传统的价值体系与评判标准,“后进生”依然是教师的心病之一。本文拟结合英语学习规律,针对“后进生”出现的原因,提出一些转化“后进生”的方法,旨在唤起广大高职英语教师对“后进生”的关注,促进“后进生”的健康成长,让每一位学生都在英语学习中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面向每一位学生,是素质教育的起码要求。要做到这一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每一位任教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墓于这一认识,我在英语教学中,进行了转化后进生的尝试。一、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后进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常常缺乏信心,但有些后进生很想把英语学好,这便是“闪光点”。我因势利导,激发他们的兴趣,不厌其烦地给他们“补火”.发现他们有一点点进步就及时加以鼓励,让他们从自卑感中解脱出来。二、采用“一帮一”的办法,让优秀生带动后进生。在英语课外学习小组中,我有意安排一个优秀生跟一个后进生结成了子”,让优…  相似文献   

11.
后进生转化工作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工作,如何有效地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分析“后进生”的成因,提出了多元化、动态化、全方位、赏识性的后进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2.
差别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法则。教育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后进生”是其活动中无法回避的一种客观存在。小学“后进生”的管理与转化是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现实中所存在的对“后进生”的“棍棒教育”、“恐吓教育”、“边缘化教育”等做法,既不是教育应有的形式,更非一个教育者应有之态度。心理学中的期望效应和破窗效应,对教师应如何做好“后进生”的管理与转化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班级在开展“师生互动”“学生互动”的过程中,有家长打来电话称,自己的孩子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学生互动”中帮助“后进生”提高了学习成绩,但却影响自己,自己的孩子吃了亏,建议老师改变这种做法。个别优秀学生也有同样的顾虑。那么,优秀生帮助后进生是否吃亏了?是否会受到干扰和影响呢?优秀生帮助后进生是“学生互动”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过去曾有“一帮一、一对红”“兵教兵”“结对子”“交朋友”等多种说法,但实质都是一致的,是学生之间沟通、评价、理解、互助的过程体系。学生互动中,优秀生帮助后进生,对后进生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学教育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往往把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尖子生”上,忽视了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学校不愿收后进生,教师不愿教后进生班主任不愿管后进生,致使“后进生”教育愈来愈成为中学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后进生教育固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但只要端正认识,树立信心,采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可以做好的。笔者在若干年班主任工作实践中,通过对“后进生”进行心理分析,采取“感情陶冶法”做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以就教于各位专家和同行。  相似文献   

15.
对“后进生”应多吃偏饭○秦大棉所谓“后进生”,只是在品德发展和知识掌握等方面,像后飞的雁或迟开的花一样,迟了一步而已,是可以转化的。因此,辅导“后进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且应多吃偏饭。对“后进生”的辅导,应以纵向比较和肯定鼓励为主。如某生上...  相似文献   

16.
论后进生教育取向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进生转化是当代教育的难点。为攻克这一难点,后进生教育的取向应由“纠错”转变为“扬善”,即从后进生外显和内口的积极品质出发,运用“感受成功”、“光点扩张”、“竞选上岗”等策略,增强后进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积极体验,促进积极人格的形成,最终实现所追求的人生理想。  相似文献   

17.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如何有效地转化后进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每一所学校必须考虑、研究的重要问题。一、自责和鄙夷是后进生“破罐子破摔”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二、培养自信心、改进教学方法、给予心理平衡支点是矫正后进生“破罐子破摔”心理的主要“药方”。1.多关心鼓励,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2.改进教学方法和态度,培养后进生的学习兴趣。3.给予支点,促进后进生健康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8.
学习上的“后进生”,一般是指因各种因素形成的成绩暂时差的学生。初中历史科学习“后进生”的问题,历来是困扰边境地区农村初中教学的难题,也是全面提高一个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制约因素之一。因此,抓好历史科学习“后进生”的转化,对于抓好边境地区农村初中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转化学习“后进生”是教育的最大成就之一。本文拟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调查,就边境地区农村初中历史科学习“后进生”的形成和转化浅谈一此看法。  相似文献   

19.
后进生在一些教师眼中,是一群不可教的低智群体。往往把他们视若稗草而不加以培育、浇灌、修枝、剪蔓,任其自由发展,结果造成优生一天天好起来,后进生一天天“烂”下去的不良现象。其实许多后进生是可以转化的:只要方法得当,多施爱心,后进生潜在的智能也会被激活,其进步也是显的:“分层测试”是转化后进生的一种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20.
转化后进生关键要讲究艺术,而后进生转化工作中的辩证法就是教育艺术的体现之一。“抑”“扬”有致,相得益彰“抑”和“扬”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对基本矛盾。“抑”就是教师对后进生的责备、批评以及处罚等负强化手段;“扬”是指教师对后进生的表扬、鼓励以及奖赏等正强化手段。后进生的个性不同,对“抑”和“扬”的心理需求也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能“抑”“扬”有致,相得益彰。今天,我们已经越来越趋向于用“扬”的方法教育后进生。但是,由于我们经常摆脱不了对后进生的心理偏见,总觉得后进生身上毛病多,优点少,往往把表扬当作批评一席谈的“添加剂”或“点缀品”,牵强附会,“扬”了不该扬的东西,效果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