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作家故事树·你是一棵树欧内斯特·汤普森·西顿是加拿大人,他热爱大自然,热爱动物,是世界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和野生动物画家。  相似文献   

2.
空前绝后     
典故顾(顾恺之,晋代画家)冠于前,张(张僧繇,南朝梁代画家)绝于后,而道子(吴道子,唐代画家)乃兼有之。宋·赵佶《宣和画谱》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阅读世界》2014,(11):F0002-F0002
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流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法国画家朱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首次使用这个词,后来德国画家经过大胆创新,逐渐形成该派别。表现主义先后对电影、小说、诗歌、音乐、戏剧等各个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该派的作品着重于表达内心情感,而忽视对描写对象形式的摹写,因此往往表现为对现实的扭曲和抽象化。  相似文献   

4.
艺术大参考     
《中学生百科》2011,(1):F0002-F0002
乔凡尼·贝利尼是威尼斯绘画派的创始人,文艺复兴后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的父亲、哥哥及妹夫都是大画家。德国文艺复兴大师丢勒称他为威尼斯最卓越的画家,也有人颂扬他可与达·芬奇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5.
1430-1516乔凡尼·贝利尼是威尼斯绘画派的创始人,文艺复兴后期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他的父亲、哥哥及妹夫都是大画家。德国文艺复兴大师丢勒称他为威尼斯最卓越的画家,也有人颂扬他可与  相似文献   

6.
薪尽火传     
曾经有个很有名的故事:一个病重的人对画家说,当藤蔓上最后一片叶子落下的时候,他便要离开这个世界。于是画家画了一片绿叶在藤上,暴风雨过后,画家去世了,病人却坚强地活了下来。画家,用他的画笔向病人传递了求生的意志,也传递了他生命的火花。[将短篇小说大师欧·亨利的名作《最后一片叶子》概述出来,并赋予其新意。]  相似文献   

7.
大师的由来     
画家比埃·杜什正在收尾,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这时,小说家保尔-艾弥·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这么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  相似文献   

8.
在17世纪的佛兰德斯画家中.凡·代克是和鲁本斯同时期的画家。他的肖像画甚至超过了鲁本斯.是美术史上最杰出的肖像画家之一。他是一位神童,年仅14岁便创作出十分精细的绘画,18岁前后便作为鲁本斯的第一助手创作装饰教堂宫殿的巨作。凡·代克希望在与老师相同的领域尝试自己的能力,但他是作为肖像画家得到人们的承认的。他先在度过了6...  相似文献   

9.
名作赏析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1780-1867)是法国画家,新古典主义画派的最后一位领导人,他和浪漫主义画派的杰出代表欧仁·德拉克罗瓦之间的著名争论震动了整个法国画坛。  相似文献   

10.
珀尔赛福涅     
《语文新圃》2009,(9):F0004-F0004
作为19世纪英国拉斐尔前派重要代表画家的但丁·迦百利·罗塞蒂(Dant Gabriel Rossetti,1828-1882)显然与同时代的其他几位画家不同。他是拉斐尔前派艺术向后来唯美倾向转变的领导人物,  相似文献   

11.
孤独已不是生命运动中需要逃避的一种情绪感觉 ,恰是艺术家从生命底蕴处获取创作的一种力量。作为生命存在的体验 ,孤独意识在每个存在主体内心中不同形态地存在着 ,它不仅是现实性的意识、理性的意识 ,还是主体的意识、潜意识。伟大的艺术家在注重体验生活孤独的同时 ,会深刻而又真切地体验生命的孤独 ,并将孤独感改道注入艺术创作 ,以艺术的方式表现生命本体与生命存在相结合的人的各种状态。由我及彼上升为整体性的、有意义的精神情愫 ,将纯粹个人的孤独激荡升华为对全人类普遍孤独的关注。我们在本体论上承认孤独 ,还应在价值论上尊重孤独。孤独能凝聚艺术家内在生命的力量 ,走向艺术表现的孤傲与独创 ,实现人的生命自由 ,促使生命向力发出耀眼灼目的投射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山水画论蕴含着深厚的生命意味:首先是艺术家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并注入自己的情感,再通过移情的手法,使山水画形成自然人文化;其次是艺术家在与自然融合、与绘画共赏的品味中使精神得到升华,形成精神超越化;再次是艺术家通过绘画的鉴赏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让生活、生命更具有审美性,形成生命审美化。因此,我们要努力挖掘中国传统山水画论的这种审美精神和生命美学的内涵,以此来反思现代人本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3.
论鲁迅的美术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一生对美术教育有独到的见解和全面的主张。在20世纪初叶及二三十年代对青年美术工作在世界观和人生观的确立、作品为谁服务、基本功的锤炼和艺术创作的方法等方方面面都有深刻的论述。现在,我们重温鲁迅的教诲,研究鲁迅的美术教育思想,对促进我们在新形势下美术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美术教育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Artist‐teacher’ is a conceptually rich term in the field of art and design education used to describe the professionally distinct roles of artist and teacher. George Wallis (1811–91), a nineteenth‐century artist and teacher, the subject of this article, first used the term ‘artist‐teacher’ to describe himself and his theories of art educatio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is new term, the researcher organised the diverse aspects of Wallis's life from 1811 to 1845 as a network of enterprises to track the streams of thinking that contributed to this professional statement. Through comparison, ordering and sequencing the various enterprises, a deeper and reflective understanding of Wallis's teaching developed. In fact, the network of enterprises displays the growth of Wallis's thought as a slow and evolving process, eventually highlighting the turbulent situation that provoked Wallis to defend his theories and practices when he conjured the new term.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年来对张大千研究的深入,关于他的人物传记,多达二位数以上。张大千传记热的出现并非偶然。这些传记文学在满足公众对张大千艺术形象想象的热情的同时,能完整地向公众提供他们感兴趣的艺术和人生问题,还原出一个真实生动、全面立体的张大千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6.
汪曾祺以丰富的生活积累,深厚的文化积淀,独特的审美情趣,平实的语言文字,形成了他特有的艺术风格。以他的《职业》一文为例,从文章的氛围、结构、语言、思想等方面管窥了他的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17.
卡夫卡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对完美艺术的追求、失败、焦虑以及防御构成了他的人生悲剧。作为追求完美的艺术家,他的理想化自我是成为伟大的作家,但是完美主义者对创作的苛求使他经常陷入作家身份的焦虑中成为失语的作家;爱情作为防御的手段在缓解焦虑的同时又引发新的危机,伴随婚姻而来的丈夫与父亲的身份与作家身份形成新一轮的冲突,防御的需要使卡夫卡成为一个不断邂逅爱情的逃婚人;在不断降临的危机中,卡夫卡产生了强烈的自杀冲动.而维护理想化自载的需要使他成为充满自虐的死亡幻想家。  相似文献   

18.
"流亡"是一个永恒的文学母题。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和《尤利西斯》中的史蒂芬是一个典型的流亡艺术家。史蒂芬认为只有流亡才能摆脱来自国家、教会、语言的束缚,才能获得自由。在享受流亡所带来的种种好处与便利的同时,流亡者又不得不面对歧视与孤独。作为被允许居住的条件,流亡者不得不向宗主国做出妥协与让步。在得与失之间,年轻的史蒂芬变得更加成熟。体验流亡之后,他开始踏上了还乡之路。还乡使史蒂芬的艺术更接近本源,使他的流亡变得更有意义。流亡与还乡形成一个圆。在这个圆中,艺术家史蒂芬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自《红楼梦》问世以来,对它的阅读研究一直没有停止。针对刘心武先生提出的文本阅读,提出研究《红楼梦》应该细读原著,回归作品。  相似文献   

20.
生活是艺术无尽的源泉,任何伟大的艺术无不产生于艺术家对生活的挚爱。艺术家要热爱艺术,更要热爱生活,这是肯特现实主义的艺术观,是肯特艺术世界的真谛,更是肯特对生活的热爱和他伟大人格的体现。真正的艺术不是简单的流于表面形式,而是打动人的心灵、唤醒人的感情,这才是艺术的目的。肯特力求寻找明确的、通俗的艺术表现,追求普通民众所能了解和接受的艺术语言,置身与自然界之中,直接地、全面地观察生活,描绘自然界看到的形象,舍弃无关的细节,选择最重要、最典型的事物,表现激动人心的东西。肯特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对艺术的真诚探索,应当成为每位艺术工作者共同的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