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保护传承从儿童抓起,已经成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本文试图以一节敖鲁古雅兽皮画艺术欣赏课为例,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即通过观看纪录片,揭秘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鄂温克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兽皮画的制作工艺和手法。让学生了解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创新教学设计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直观地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兽皮画艺术,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拓展思路,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2.
非遗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基本的“活态固化”保护性手段;非遗档案的“固态活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基本要求.通过非遗档案实体的传统服务、流动展示、主题展览和学术推进,通过非遗档案内涵的物化创意、实景再现、技术融合和旅游活化,就能实现非遗档案的公益性和商业性双重发展目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近年来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各级政府也开始了全方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开发工作。随着这种认识的提高和保护工作的升级深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得到许多学者的研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的必要性入手.结合我国当前形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讨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工作开发和利用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与创新中遇到的大众认知、传承人断续、产品再造、宣传推广等问题,以问题为中心,从市场需求下的认识升级、框架搭建、创新发展、宣传推广等4个方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滁州学院学报》2018,(3):134-136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为文化遗产的物质依托,是珍贵的文化资源,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开发利用是实现其资源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介绍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特色鲜明的档案,提出滁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
辽宁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整个辽宁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乃至于建设和谐辽宁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依据新形势下对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建立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声像档案的必要性,提出了辽宁省非物质文化声像档案的发展方略。  相似文献   

7.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辨析并界定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探讨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论述了我国作为一个文化遗产大国在保护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于敏 《平原大学学报》2007,24(4):99-101
文章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的意义,并对图书馆应如何采取措施保护、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民族一国家文化寻根、反思和重构的全球性语境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是民俗学从学术概念到人类文化自觉的反思,是一个传统民间文化的现代性转变,也是人类追求文化共享和多样性的历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民俗带入传媒时代,对民俗学而言,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这一转变过程是现代社会对民俗象征、民俗思考、民俗符号等多重意义的重新整合。  相似文献   

10.
新疆古龟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脆弱性与复杂性,以法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在文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今天,面对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濒于灭失的处境,本文以龟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分析了新疆龟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针对实践中所取得的成就提出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11.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典型代表,然而其正在遭受着强烈的全球文化冲击而面临着逐渐消亡的危险。档案部门在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文化遗产资源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就如何把档案管理思路和方法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档案的建立和保护有机结合,以及如何进一步促进档案管理在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这在当前强调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建设和推动中国梦早日实现的形式下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自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始进入快车道。在由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所建构的非遗代表性名录四级保护体系中,非遗项目得到了有组织的申报、保护和传承。在二十多年的非遗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对保护和传承的主体的认识经历了几个不同阶段的变化,在经历了传承人保护、项目保护、非遗生态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后,非遗保护的主体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外部的形态,而进入了文化基因的保护阶段。  相似文献   

13.
当今民俗学的学科追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是相通的,民俗学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了许多具体工作;检视民俗学的发展,我们发现民俗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当前的保护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通过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去,民俗学一方面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抓住机遇的民俗学有许多可以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民族记忆的背影,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通过分析蚌埠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现状,本研究阐释了整合非遗口述档案资源的必要性,旨在探索适合蚌埠地区口述档案资源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指的有关文化遗产的实践,表现形式以及相关的工具,材料,工艺品和文化场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区域独有的资源,由于其对旅游者先天的吸引力,所以常将其作为旅游开发的主体。此外,传承人认定和保护的艰难、市场的开发性保护和凸显的受众时代性问题、不健全的动态保护体制机制等方面是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困境。所以,...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新世纪初教科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评选工作和在论述了全球化背景下转型期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活态文化特性,提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问题,尤其是大学教育传承普及本土文化的重要性。同时,根据中央美术学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学科建设及开展的一系列社会项目经验,倡导大学教育尽快开展文化遗产相关学科建设,参与到国家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事业中来。  相似文献   

17.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生态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历史文化遗产的特质,既在于对人类历史文明的积淀,更在于它是未来文明的母体,孕育着未来文明的基因。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和多样性充分地展现了“和而不同”的各种文化的生态统一。正是这些多样丰富的文化,成就了各自的文明进程,并共同造就了当代的世界文明。因此,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认定和宣布不仅在于唤起人们对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意识,更重要的在于唤起人们的文化生态意识,从而进一步促进人类文化生态建设。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保护民俗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又不能把这一工作简单地理解为从前民俗学所讨论的对象,而需要对以往许多人文社会学科的研究对象加以整合。这种评估系统也应该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知识框架,一个大体兼容多元保护目标的工作框架,以及能给政府和民间提供操作细则的实践方案。它的实践性决定它的生命力,这是它区别于以往民俗学之处。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初具规模,发展余地十分广阔,除现有陈列需进一步扩充外,还可以增设水产养殖、资源保护、水产加工、渔业后勤、渔民文体……等等专题陈列,关键是要做好本领域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集、保护、研究、宣传工作,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集、研究和利用。所谓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称无形的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与上述传统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较,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无型性,原态性和活态性的特征,把它融入到陈列中展示出来,能达到深入到观众的内心深处,满足观众的精神生活的需要,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作为一个专门收藏、研究和展示人类环境见证物的公益机构,对于保护人类共同遗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遗产概念的不断扩大,博物馆保护的遗产内容也正在日益增加.在今天博物馆的职责不仅局限于保护有形的文化遗产(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还应当扩大到整个的遗产家族,这就包括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没有物质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与博物馆有着及其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