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去年暑假,奥运火炬祥云来到了咱们南京的《现代快报》社,也就是我妈妈工作的地方。所以,我有幸一睹了火炬的真容。一进报社大门,我就看到了悬挂着的欢迎火炬进报社的标语,地上还铺着红红的地  相似文献   

2.
1991年12月26日,那是我第一天到报社上班的日子。我记得很清楚,刚刚走进办公室的时候,虽然有心理准备,我还是被报社的简陋吓了一跳。报社刚创办不久,一共就两间房。一间二十米的办公室,还堆满了很多旧报纸,另一间是机房,摆着几台苹果机和PC/XT机。  相似文献   

3.
我在学校里呆到了三十岁,八年的教师职业,我突然厌倦了,我想有更广阔的空间。于是,不顾家人的反对我毅然决然辞去了职务,开始投简历的生涯。我首先选定和我专业相关的行业。我大学时代就喜欢写作,就先给报社投了简历,我把这个城市里的所有报纸都投了简历,无论人家招不招人。后来有两家报社给我回音,一家是妇女报,一家是房产信息报。面试  相似文献   

4.
星期六的早晨,我五点半就起床了。因为我要到报社去领报来卖。  相似文献   

5.
萱萱 《成长》2006,(3):22-24
我的教师是痞子似的头牌经济记者。我是2004年春季走进报社大门做实习记者,2003年从四川理工学院毕业后,我一直没能找到理想工作,就偶尔糊弄点稿子投到报社去,这令我非常快乐。  相似文献   

6.
3年前,我曾在一家小报社当记者,在我凭借发表的一摞作品而洋洋自得时,报社进行机构改革,和我一同编辑副刊的一位同事被留用,而我则被辞退了。我愤愤不平,刚进这家报社时,那位同事发表的作品屈指可数,根本无法与我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7.
董环环 《师道》2023,(10):4-5+11
<正>到现在,每逢下雨天,我的左脚脚踝还会产生一种灼烧感。20年前的我,大学还没毕业,就已经和报社签了工作协议,开始跑新闻了。很幸运,带我的师父是当时全国知名记者“景致”。每天早上6点多,我在学校宿舍胡乱收拾好,晃荡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后到报社和师父会合。师父也已经准备好他破旧的背包,还有一辆破旧的小摩托,然后我就很帅气地跃上后座,出发!当时的我,背上笔记本和一支笔,就像背上了一把剑,  相似文献   

8.
大四毕业在即,我选择了找工作。在网上发了很多简历,没过多久,就收到了一些单位的面试通知。经过反复权衡,凭着自己对IT行业比较了解的优势,我选择了一家专业性较强的科技类媒体。面试那天,下着大雨,我花了两个小时,转了三次车,终于按时赶到了那个地点偏僻的报社。报社环境优美,秩序井然。应聘投考人员蜂拥而来,放眼望去,全是年轻饱满但不无焦急、期待的脸。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用八个字形容了这里的工作:要求严格、待遇优厚。不一会儿,人事部的工作人员就来了。查验了所有面试人员的证件后,对大家说“:依据报社规定,不管是应聘什么职位,都…  相似文献   

9.
她都五十多岁了,还从事报纸一线编辑工作。与她一同进报社的,好多都做了副处正处干部,混得最差的,也做部门主任了。我想,这与她急躁的性格有关吧。我记得刚到单位上班的第一天,因为工作上的一点小小失误,她就冲我发过一顿脾气。可是很奇怪,报社上至总编辑社长,下至制版校对,没有一个不尊重她的。我  相似文献   

10.
被动时态     
正想起那块移动硬盘后,我又去了杂志社。我幻想着人去楼空的场景,很有主观能动性地为我工作了十五年的大楼覆上了蛛网,推倒了文件柜,还用红色弄污了编辑室的玻璃门,在门内张牙舞爪的僵尸应该就是我本人。硬盘是用来下载美剧的,这个习惯是我在报社做国际版夜班的时候养成的,那时候家里下载太慢,报社的不用钱,还快,我做完版了,剧也下完了,一集不长,催眠正好,回家看几眼就能睡了。后来报  相似文献   

11.
实习奇遇     
在报社实习现如今成为一种时尚,为了追赶时髦,我丢下了军分区带薪实习的绝好机会,决心寻找一家报社实习。在颇费了一番周折后,我终于找到了一家报社驻某地记者站的站长,好说歹说站长才答应下来。但前提是挂通讯员的名分实习,不开介绍信,半个月见次面。名不正,则言不顺,几千年前,我们的孔老二就有言在先。但好马不吃回头草 ,我还是欣然应允。采访受挫,自己当“教授”暑假,学生的安全事故也大大增加,一些学生游泳溺死、车祸频频见报。我不断开动脑筋, 第一个新闻点子油然而生——何不采写一篇关于学校、家长如何看待生命意识教育的稿件。在我…  相似文献   

12.
不久以前,我应约去一家报社做评委,他们要招聘九名编辑和记者。天气不好,我没有开车,我家附近的公交车也正巧可以到达报社门口。我上了车。正是上班的时间,车上的人很多,早就没有了座位,我就一手抓住吊环,一手拿起带的报纸看起来。也就是过了两站,一位大约有七十多岁的老人上了车。公交车的喇叭里响起了"尊重老人是社会美德,请为老人让座,我们表示感谢!"的  相似文献   

13.
我上小学时,父亲是当地报社的负责人,家也住在报社。我每天放学回家,除做作业外,其他时间就在报社图书室看书、报、杂志。这对我提高语文和写作水平,很有益处。那时,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非常流行,主人公安利珂乐于助人,经常在学校做好事。父亲教我认真阅读,并学习安利珂的所作所为。还指定我背诵《爱的教育》中的一些篇章、段落。从我上四年级开始,父亲要我每天写日记。刚写日记,我常犯记流水账的毛病,父亲每隔两三天看一次我的日记,他告诫我:不要记流水账。流水账,枯燥无味,无意义,无思想内容,也不能锻炼自己的写作…  相似文献   

14.
我在上海一家报社当编辑,常有中学生为我撰稿,也有一些中学生写信给我,询问如何为报社投稿。我给他们复信.让他们写一点生活小品,而不是杜撰一些自己也不了解的内容,或者一动笔就写长篇小说。我想,这是中外大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共同经历。一个作者对于自己熟悉的生活最有发言权,对于自己感兴趣的题材,也最易有感而发。有的中学生说自  相似文献   

15.
神行太保:校园流行风,搜索一点通。你想了解别的学校里的奇事趣事吗?太保在此把各地小记者提供的情报展示出来。好看的话就鼓鼓掌,以后还有很多哦……本刊驻广东佛山小记者黄意报道那天,我们班主任突然提议:为了提高我们的组织能力和动手能力,可以在班上自由开办“公司”,“公司”的业务主要是为班级服务。老师的建议简直让全班炸开了锅。大家自由组合,开了十几家“公司”:报社、清洁公司、娱乐公司、警察局、花卉公司……就说报社的记者们吧,不但有创意,还特别有勇气,竟然去采访了镇长、教办主任,还打算采访市长呢。我也是报社的一员,我觉…  相似文献   

16.
雪天送稿儿     
正我在河南新密煤矿当通讯员时,经常到省会郑州的《河南日报》送稿儿。我那时写的多是新闻报道,有一定的时效性。那样的稿子,若是通过邮递方式往报社寄,等编辑收到就过时了,有可能成为废纸。为避免辛辛苦苦所写的稿子成为废纸,我的办法是直接把稿子送到报社去。好在矿务局离郑州不是很远,也就是几十公里,坐上火车或汽车,一两个钟头就到了。让我最难忘的一次送稿儿,是在上个世纪1979年的大年初一。当时全国到处喊缺煤,煤炭是紧俏物资。在那种情况下,矿工连过春节都不放假,  相似文献   

17.
老爸到中年     
我爸爸今年40岁了,用他的话说他已跨入中年的门坎。他在报社工作,一天到晚都忙个不停,常常是我和妈妈吃完饭,他才回来。他吃饭时狼吞虎咽速度非常快,从不讲究,一碗面条就打发了。  相似文献   

18.
《特区教育》2010,(6):8-9
四月的一天,我应邀去莲花小学给五年级的同学们讲儿童诗写作方法。由于赶上报社开大会,我去得比较迟,一到学校礼堂,我就匆匆跳上讲台讲起了我总结的写诗“土方”,怎么分析?如何押韵?  相似文献   

19.
在起跑线上     
“燕,你的信,报社来的。”面对着周围数十双好奇的眼睛,我不动声色地将信塞入书包,装作毫不在意。近两个月,我不知怎地迷恋上了写作,几乎把业余时间全赔上了。写得多了,我就一份份地往报社、杂志社寄。寄得多了,收得也多,那一页公式化的退稿信早就懒得再去读了。只是仍马不停蹄地写,写了投,投了退。因为在我的心中,还存着一线希望:老师说.我的作文还不错。回到家,我从书包里摸出信来。同往常一样.几分期待,几分害怕。我突然失去了勇气,真怕再一次面对失败。颤抖的双手撕开了信,我闭上  相似文献   

20.
1991年12月26日,那是我第一天到报社上班的日子。我记得很清楚,刚刚走进办公室的时候,虽然有心理准备,我还是被报社的简陋吓了一跳。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