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梳理重复性离心运动(eccentric exercise,ECC)与代谢性疾病防治相关研究,厘清重复性ECC在代谢性疾病防治中的应用成果、适应机制以及应用风险防范。ECC初期,一次不适应的ECC诱发的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和暂时性胰岛素抵抗是机体的代偿性保护机制;重复性ECC可实现在相对较低心血管负担下进行高负荷肌肉运动,在人体代谢、骨骼肌质量与功能、身体成分、心血管功能、炎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运动依从性等方面产生有益影响,是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运动能力等受限的代谢性疾病患者及其风险人群有效且相对安全可行的理想运动方式。这一代谢性疾病防治效应是机体各系统产生适应的结果。未来研究需进一步针对代谢性疾病患者及其风险人群探究更高依从性且功效更大化的ECC干预方案,并深入探索其机制。  相似文献   

2.
马拉松作为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高的耐力运动,对心脏的影响是利大还是弊多,对马拉松参赛选手心脏产生哪些生理适应,又对心脏健康存在哪些潜在风险,经常困扰着运动医学研究者和马拉松参赛者。依据目前的国内外研究,全面综述分析了马拉松对心脏各腔室以及冠状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深入探讨了马拉松与心肌损伤标志物、心律失常、心肌纤维化和心脏猝死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马拉松会引起心脏发生离心性肥大,心房和心室腔体积均会增大,提升心脏功能。一次马拉松运动后,心房和左右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均出现了短暂性的下降,舒张功能下降更明显,这是心脏的一种生理适应,数周内可恢复至正常水平;2)尽管马拉松与冠状动脉风险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议,但与同龄和相同心血管风险因素的对照人群相比,马拉松运动员仍具有较低的冠状动脉斑块形成风险;3)马拉松诱导的循环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升高是可逆的,是对剧烈运动的一种暂时生理性应激反应;4)马拉松运动猝死的风险较低,多数马拉松猝死的发生和参赛者遗传的显性或隐性心脏疾病有关。为预防赛场心血管意外,应该建立马拉松赛场心血管意外的预防体系,包括赛前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筛查程序、增加并合理布置赛中救助力量。  相似文献   

3.
血清肌酸激酶与骨骼肌损伤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目的在于对血清肌酸激酶与骨骼肌损伤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采用跑台一次性离心运动至力竭的动物模型,48只7周龄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和运动后即刻、1、2、4和7天组,测定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同时通过HE染色分析骨骼肌形态学损伤变化。结果显示血清肌酸激酶活性峰值出现在运动后即刻,运动后1天迅速下降。HE染色结果则表明离心运动后骨骼肌损伤呈现延迟性时相特点,在运动后第2天骨骼肌损伤范围达到最大。本实验表明血清肌酸激酶与骨骼肌损伤的变化趋势并不一致,血清肌酸激酶水平不能反映骨骼肌损伤。  相似文献   

4.
伤病是大多数运动员在运动生涯中是不可避免的,相关报道在国际比赛中,每12名运动员中就有1人受伤,伤病带来的后果是一系列的,最遗憾的是许多人因为伤病而损失了大量训练时间,错过了比赛。其中,骨骼肌损伤占所有伤病的40%以上。其他常见的损伤包括骨折、肌腱和韧带损伤,尤其是那些需要高冲击性的运动项目如跳高、跳远。考虑到伤病在运动员中的高发性,因此降低运动损伤风险或缩短伤病恢复时长一直是体能教练与运动科学家们热衷的研究课题。其中影响损伤预防和治疗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营养,本综述结合以往关于营养在田径运动员中的损伤预防与治疗方面的研究,为田径运动员损伤防治提供客观有效的营养策略,包括宏观和微观营养摄入、总能量摄入以及如何通过营养摄取减少损伤风险和改善骨骼肌和骨骼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5.
艾灸预处理对大鼠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组织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艾灸足三里预处理对大鼠一次性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单纯运动组、艾灸运动组.艾灸运动组实施单侧足三里悬灸,左右交替,时间为1周.1周后,单纯运动组、艾灸运动组大鼠在小动物跑台上进行一次性力竭性离心运动,安静对照组不运动.运动结束后,分别在运动后即刻、24 h、48 h、72 h取材,观察骨骼肌形态结构和抗氧化指标的变化.结果:骨骼肌组织形态结构,镜下观察艾灸运动组运动后各时相骨骼肌结构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单纯运动组,运动后72 h损伤基本修复.艾灸运动组运动后即刻、24 h和48 h血清SOD和MDA明显低于运动组相同时相,骨骼肌SOD活性明显高于运动组相同时相,呈显著性差异(P<0.05);而骨骼肌MDA含量明显低于运动组相同时相,呈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运动组血清、骨骼肌SOD活性和MDA含量与安静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运动组运动后即刻、24 h和48 h血清SOD活性升高,骨骼肌SOD活性却降低,而血清、骨骼肌MDA含量增高,与其他两组比较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足三里预处理可减轻大鼠一次性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结构的损伤程度,提高大鼠运动的耐受能力,减轻运动时应激反应和自由基的产生,从而缩短了骨骼肌损伤的修复时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力竭运动对小鼠骨骼肌氧化应激和DNA损伤的影响,探讨骨骼肌细胞DNA损伤的氧化损伤机制,进一步揭示运动性疲劳的损伤机理;方法: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对力竭运动小鼠不同恢复期骨骼肌细胞的DNA损伤效应进行测定;结果:小鼠骨骼肌细胞在大强度力竭运动后即刻和24 h的DNA损伤显著高于对照组损伤水平(P<0.05),其中即刻组的DNA损伤程度最为显著(P<0.01),而运动后48 h彗星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力竭运动所致的骨骼肌细胞DNA损伤与氧化应激水平有密切的关系,运动性氧应激参与介导了细胞DNA损伤,运动性氧应激是组织细胞DNA损伤的机制之一,适时有效的抗氧化剂补充将有利于防护组织细胞DNA损伤.  相似文献   

7.
以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从离心运动致大鼠骨骼肌微损伤形态学及血清CK活性变化的角度,探讨骨骼肌微损伤形态学与血清CK活性间的变化规律,为骨骼肌运动性损伤机制的探索及预防与康复等提供实验依据.动物模型采用一次持续性下坡跑运动训练.训练结束后,按不同时间点取血、取材.骨骼肌光镜切片(HE)制作与观察,血清肌酸激酶活性的测定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肌酸激酶(CK)试剂盒和601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结果:大鼠离心运动后骨骼肌组织损伤形态学和CK活性均出现不用程度的变化,骨骼肌微损伤形态学改变在运动后24~48h最为明显,而血清CK活性的峰值出现于离心运动后即刻,表明血清CK活性与骨骼肌损伤的形态学改变并不一致,骨骼肌损伤的形态学变化呈时相性、延迟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并诱发心血管事件,相对于传统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对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及时发现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并干预措施对于早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控制CVD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动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干预方式,可以改善早期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进而降低CVD的发生率,在维护心血管健康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运动引起的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是运动科学领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运动导致的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进行综述,主要论述了超微结构损伤的评价指标及恢复手段。以期提高体育运动参加者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并为以后的实验研究做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0.
螺旋藻对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观察螺旋藻对大鼠力竭运动后自由基代谢及肌肉损伤标志酶的影响,发现螺旋藻能使力竭运动后骨骼肌线粒体自由基生成减少,抗氧化酶活性增强;使血清中肌肉损伤标志酶水平降低。显示螺旋藻对运动性骨骼肌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是较为理想的运动营养补剂。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30~69岁普通成年男女在运动至"力竭"时的心血管机能变化特征及运动习惯的影响,以795名30~69岁的普通成年男女为对象,测定了运动至"力竭"时的心率、血压等指标,分析了运动习惯对运动时心血管机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男性力竭时的收缩压上升较高,超过220mmHg者占1/3以上。结果还提示在相同负荷下无运动习惯者的心血管机能指标上升幅度比有运动习惯者大。  相似文献   

12.
骨骼肌细胞外和细胞内K~ 的浓度影响肌细胞的功能,并且也是影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因素。一些研究已证实。运动时钾离子从收缩的肌肉释放出来,造成细胞内钾下降、血浆钾增加。恢复期这些变化很快恢复到安静时的水平。运动时K~ 的释放引起心肺反应的变化会影响运动能力。当收缩肌肉反应为细  相似文献   

13.
低氧、离心力竭运动对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研究目的是探讨低氧和离心力竭运动对骨骼肌自由基代谢的影响。结果显示:离心运动后即刻骨骼肌MDA生成大量增加,运动后1天达峰值,脂质过氧化作用破坏了细胞膜,骨骼肌损伤进一步加重。安静状态下,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骨骼肌SOD活性明显下降。且大鼠力竭运动后低氧的前2天,骨骼肌中SOD活性的升高幅度不及常氧组。表明组织缺氧会抑制骨骼肌自由基清除剂的生成。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重复运动后大鼠骨骼肌损伤适应过程中组织病理改变,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下坡跑运动组、重复运动组并分别进行下坡跑运动及重复运动,观察下坡跑运动及一周后重复运动后即刻、24 h、48 h、72 h、168 h大鼠股四头肌病理切片的变化。结果表明:重复运动组各时间段形态学变化较一次大强度下坡跑运动组有所减轻,表现为下坡跑运动后24 h肌纤维不完全断裂,损伤处细胞溶解,48 h病灶开始逐步清除,至168 h后仍有部分病灶存在。重复运动后症状相应减轻,48h后病灶清除速度明显加快,168 h后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这可能是损伤修复后肌纤维再生重建、肌节长度趋于均等化、增强了抗损伤能力的结果,提示重复运动能有效加速骨骼肌损伤修复的速度,加速骨骼肌对运动训练刺激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复运动后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次离心运动组和连续1周重复运动训练组。1次离心运动组进行1次下坡跑运动,重复运动组按照同样的强度进行连续7天的下坡跑训练。分别在1次离心运动即刻、24h、48 h、72 h、120 h、168 h和第7天末次训练后即刻24 h、48 h、72 h、120 h、168 h取股四头肌。结果:1次离心运动后即刻和24 h、48 h,股四头肌超微结构的损伤性变化呈现渐进性加重,运动后第168 h基本上可恢复到运动前水平;7次离心训练后即刻和24 h股四头肌超微结构的损伤性变化也具有相似的趋势,但训练后168 h后仍未完全恢复;且在各个时段,7天离心训练组股四头肌的损伤性变化均比一次离心运动组更加严重。结论:重复运动所致的骨骼肌损伤具有一定的延迟现象,在1次离心运动后即刻,骨骼肌损伤从整体看并不严重,但在运动后24h出现明显的损伤性变化;48 h达到高点,而运动后7天骨骼肌损伤基本上可以恢复。连续的重复运动可能导致骨骼肌纤维的损伤产生一定的累加作用。  相似文献   

16.
反复离心运动致骨骼肌超微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反复离心运动后大鼠骨骼肌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 雄性SD大鼠5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次离心运动组和1周离心训练组.1次离心运动组进行1次下坡跑运动,离心训练组按照同样的强度进行7天的下坡跑训练.分别在急性运动和末次训练后即刻,24 h和第7天取股四头肌,观察股四头肌的超微结构和血清LDH、CK活性变化.结果 1次离心运动后即刻和24 h,股四头肌超微结构的损伤性变化呈渐进性加重,运动后第7天基本上可恢复到运动前水平;7次离心训练后即刻和24 h股四头肌超微结构的损伤性变化也具有相似的趋势,但训练后第7天仍未完全恢复;且在各个时段,7次离心训练组股四头肌的损伤性变化均比1次离心运动组严重.血清CK和LDH活性的变化与大鼠股四头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相一致.结论 离心运动所致的骨骼肌损伤具有一定的延迟现象,在1次离心运动后即刻,骨骼肌损伤从整体看并不严重,但在运动后24 h出现明显的损伤性变化,而运动后7天骨骼肌损伤基本上可以恢复.连续的离心运动可能导致骨骼肌纤维的损伤产生一定的累加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运动等级散打运动员在使用鞭腿技术动作时,支撑腿踝关节运动学特征所出现的差异,探求运动学特征与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风险的关系。方法运用VICON Nexus 3D红外运动捕捉系统和Kistler地面测力系统,对23名不同运动等级男子散打运动员在使用鞭腿技术时支撑腿踝关节的动作轨迹进行采集,依据运动链原理将运动轨迹划分为启动、击打、回收3个时段,利用VICON Polygon分析软件对每个时段踝关节的角度、角速度、位移、时间、速度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击打过程中,不同运动等级运动员踝关节的运动方向一致,踝关节的活动度却出现了差异,启动和回收时段的内翻角度存在显著性(P<0.05);一般运动员踝关节的动作时间、位移均大于优秀运动员,启动时段的动作时间、上下位移、动作速度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运动等级散打运动员支撑腿踝关节的运动学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优秀运动员踝关节运动轨迹的稳定性整体上好于一般运动员;运动学特征与引发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风险存有关联,一般运动员因踝关节活动度相对较大,引发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的风险也相对较高;启动时段是引发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风险的最大时段。  相似文献   

18.
试谈田径运动损伤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径教练员必须熟悉损伤预防原则 ,以保持运动医学工作的有效性。所有田径工作者必须向教练员和运动员强调损伤预防的重要性 ,尤其是当训练计划中缺乏这种认识或是忽略了这些原则时更是如此。1身体训练身体训练是损伤预防原则的关键。适宜的身体训练可以降低损伤的风险 ,降低损伤的严重性 ,还有助于减少再损伤。最大限度创造安全取得运动成绩的机会 ,需要有足够的肌肉力量和平衡性、爆发力、耐力、神经肌肉协调性、关节柔韧性、心血管耐力以及运动所需良好的身体成分。1.1力量为了增强力量 ,必须对肌肉循序渐进地施加额外应力。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9.
适当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肌功能 ,增强体力 ,强壮体质 ,所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锻炼。不过有时情况并没有朝理想的方向发展 ,反而因为运动后引起的疲劳 ,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这是因为要获得并保持健康 ,不仅需要有规律的锻炼 ,更需要适当的膳食和营养 ,才能获得运动的好处。1 引起运动性疲劳的原因及后果疲劳是机体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 ,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将其机能持续在一特定水平或各器官不能维持其预定的运动强度。人的疲劳主要反映在人体的三大系统 ,一是神经系统的疲劳 ,二是心血管系统的疲劳 ,三是骨骼肌的疲劳。由于运动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改变而导致机体运动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 ,称为运动性疲劳。刚开始时只是引起骨骼肌系统的疲劳 ,但不加以注意 ,就会引起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疲劳。疲劳是机体发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它的出现是提醒人们注意要减低目前的工作强度或终止目前的运动 ,经常性的疲劳会使人们进入亚健康状态 ,若情况继续下去就会造成机体进一步的损伤。一个人有了疲劳感会使人们进入亚健康状态 ,若情况继续下去就会造成机体进一步的损伤。一个人有了疲劳感后其工作效率就开始下降 ,继而易感染 ,出现贫血、无力、消化不良、...  相似文献   

20.
张婧  熊正英 《体育科学》2004,24(5):24-26
迷迭香可以增加骨骼肌组织中的抗氧化酶活性,提高骨骼肌组织的抗氧化功能,减轻大强度耐力训练对大鼠骨骼肌组织造成的脂质过氧化损伤,改善运动造成的自由基代谢紊乱,并且在同一状态下时不同的抗氧化酶活性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