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身入心入发现“亮点” 要从寻常生活中寻找到不寻常的新闻,仅有身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做到心人。就是说,只有人到心到,用心去观察生活,感受情景,从中引发思考,才能发现寻常中的不寻常,平淡中的不平淡,也才能寻找到启动快门的新闻“亮点”。如面对持续高温,人们是怎样度过的。带着这一问题,记者深入到市区的街头巷尾去观察,接连几天,也没有发现有什么新闻点  相似文献   

2.
新闻联结是记者在新闻观察过程中,将眼前感知到的事实同以前的知识、信息与经验迅速结合起来,进行具体的分析、综合与再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心理发现的过程。在实践中运用它,就要求记者用联系的观点辩证地看问题,把观察到的现象放在一定的社会  相似文献   

3.
王莹 《中国广播》2011,(9):72-74
记者从寻找新闻选题开始,到选择新闻角度,挖掘新闻深度,再到表达新闻事实,需要经过一系列认识和反映新闻事实的过程。本文认为,采写新闻前要充分考虑传播目的和效果,要注重新闻解析,以提升新闻价值,要创新传播方式,以提高新闻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蒋霞 《视听界》2002,(3):92-92
许多记者都知道在日常采访中要做到“眼到、心到、口到”,却往往忽略了“早到”。其实,“早到”是一个重要环节,有时不仅能决定一篇稿件的成败和质量的优劣,还能意想不到地获悉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写出有深度的独家报道。  相似文献   

5.
新闻策划是当今新闻行业颇为时髦的一个词汇,也是我们新闻工作中经常采取的一种方法。今天,世界性的新闻竞争已经发展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想采写到独家  相似文献   

6.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新闻采访的成败直接影响到新闻写作的质量,如果采访时不深入,不细致,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掌握的事实材料不确切,不充实,到写作时,“米不够”就“假来凑,添枝加叶,搞“客里空”;或者采访时满足于第二手材料.不亲自到现场.不核实查对,就急于写成报道,往往写出的新闻质量不高,没有真实反映出客观事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04,(2):81-81
就像有些娱乐新闻的低俗让人不可忍受一样,体育新闻中的“假大空”也越来越难以容忍。近两日,一则关于国家男篮在训练中“打架”一事被某家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以至于篮管中心和当事人纷纷出来澄清事实。媒体的浮躁和猎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夸大事实到无中生有,个别记者和媒体把造假的本事发挥到极致。张三的话被扣到李四头上,甚至张三李四都没有说过做过的话和事也被描述得绘声绘色。只要能吸引眼球,比那些说张家长李家短的长舌妇还能嚼舌头根子。此类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关键是作为大众传播工具怎能把道听途说当作新闻,并且煞有介事…  相似文献   

8.
从单调的时政新闻到丰富的社会新闻再到贴近市民的民生新闻,几十年来,中国电视新闻在不断探索中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日益走向成熟和多样。无论学界还是业界,大家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后民生新闻时代,电视新闻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9.
亲历和调查,让我在24年的新闻从业生涯中体会到了新闻工作的艰辛,也让我品尝到了成功的快乐.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就是要靠"亲历"和"调查"这两条腿跑出来,深下去.  相似文献   

10.
罗马 《新闻窗》2005,(1):62-62
在通常意义上,“生气灌注”被视作是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要求。将这样一个创作原则移植到新闻范畴中来,合宜吗?  相似文献   

11.
人们常说新闻是“易碎品”.很容易贬值,“今天的新闻是金子.到了明天就成了银子,冉到后天可能就成了垃圾”,可见新闻掉价之快。但这也仅是对一般的新闻作品而言,而精品级的新闻作品则是例外。  相似文献   

12.
媒体市场化对新闻伦理道德的冲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位记者曾经历这么一件事,他调查到某公司打印机的墨盒残墨过多,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在拿到确凿的证据后他准备发稿。该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马上到报社进行公关活动,最后给这家报社一笔可观的广告费,于是总编辑把这篇批评性报道改成了为该公司的辩护报道。  相似文献   

13.
重构媒介现实——数据驱动下的新闻生产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莹 《编辑之友》2015,(3):76-79
大数据进一步促使传统媒体以及传统新闻生产方式转型与变革,但同时也应看到媒介现实并不能代之以“数据现实”.文章认为,基于数据的“媒介现实”重构,是大数据背景下新闻生产所面临的新问题,数据驱动下的新闻生产须重视从表象到真相、从相关到因果、从数据到人性等几个关键点.  相似文献   

14.
说到新闻的“快”,忽然想到曾经看到的一幅题为《新闻商店》的漫画,内容为——几名顾客在新闻商店门前问道:“有新闻吗?”  相似文献   

15.
怎样使新闻角度新起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仇学平 《军事记者》2009,(12):64-65
新闻学上所说的“角度”,来源于一种摄影技巧,即抓住景物的某个侧面加以拍摄。引申到新闻采写中.就是报道新闻事实所选取的不同的视角或侧面。新闻的角度新不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闻的质量,影响到新闻作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环境要求记者不仅能够策划新闻,还要能够进行公关策划,并将公关策划与策划新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组织公关与新闻传播中把握一种平衡,将这种平衡贯穿到所有公关新闻中,让公关新闻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少年朋友们走进小记者培训班的时候,总希望老师们可以教给自己一些“绝招”,甚至明天就可以用到自己的新闻采访写作中,写出一篇让大家羡慕的新闻报道,让周围的同学刮目相看。可是几天下来,除了知道了一些原则外,并没学到什么立刻能用的“绝招”。把自己写的新闻作品与报纸上的新闻一比,总觉得还缺点什么。 问题出在哪里呢? 首先,我们先要明确,新闻采写,特别是新闻写作,和我们在学  相似文献   

18.
朱幼棣 《新闻记者》2001,(12):51-53
1新闻写作上有许多定式 ,有许多规定 ,许多限制。标题制作、导语写作到结尾 ,不管“金字塔”还是“倒金字塔” ,有些似乎永远无法摆脱。从学院式的教程对新闻写作技巧上的拆解 ,到通讯员面目相似的来稿 ,定式无处不在 ,简单实用 ,驾轻就熟。几代新闻工作者打磨出来的无坚不摧的“利器” ,可以叫“新华体”或者其他什么体。它把新闻 ,特别是消息采访写作 ,这种创造性的工作变成了简单劳动 ,记者变成了工匠。———有一个新闻界过去常用的词“练笔” ,现在听起来就像砍柴人磨刀或木匠锉锯。采访技巧似乎越来越无关紧要了。被采访单位往往都要…  相似文献   

19.
从业一年来,我从一名新闻的门外汉,到初步掌握新闻写作与采访技巧,再到能写出较为满意的新闻作品,其中的收获,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能说尽的。在这里,我简单地归结为两个词:收获和疑惑。收获,是自己一年来,  相似文献   

20.
一名黑龙江男子3月12日做出惊人之举:要炸国际知名的新闻机构路透社在北京的办事处。警方立即出动,从上午10∶30到下午14∶15,对峙四小时后,警方将其制服。炸药包是假的,人是患精神病的。归结起来,又是一场虚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