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定理 过四面体任一对对棱中点的截面平分该四面体的体积 .对于该定理 ,文 [1]给出了一种简洁的证法 ,本文再给出另一简证 .图 1证明 如图1,设 E,G分别是四面体 ABCD的棱 AB,CD 的中点 ,过 E,G的截面交 BC,AD于 F,H.且 BF∶FC=m∶ n.则由文 [2 ]知 :AEEB·BFFC· CGGD·DHH A=1,∴ DHH A=nm.连 AF,AG;BH ,BG.则VA -E F GH=VB -E FG H.又 VV -C FG=nm n VA -BCG;VH -B D G=nm n·VA -B D G.且 VA -B CG=VA -B D G.∴ VA -CF G=VH -B D G,从而 VA C-E F GH=VB D -E FG H.一个截面性质的另一…  相似文献   

2.
引理 若O是△ABC的内切圆圆心,则→AO=b/a+b+c→AB+c/a+b+c→AC.(约定△ABC三内角A、B、C的对边为a、b、c,下同.) 文[1]用解析法给出了引理的证明,本文给出引理的另一种证法,由此推出三角形内心的一个性质,再举例说明该性质在解题中的应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来自四面体的挑战”性质的问题,本文求得了这一公式,但须如下引理.引理(三射线定理)[1]从空间一点O 任意引三条射线 OA,OB,OC.  相似文献   

4.
定理在四面体ABCD中,a_1,…,a_6为棱,V为体积,则等式当且仅当ABCD为正四面体时成立.为证此定理,先给出如下引理.引理a,b,c和△分别为△ABC三边和面积  相似文献   

5.
Weisenb ck不等式 :设a、b、c和S分别表示△ABC的三边长和面积 ,则a2 +b2 +c2 ≥43S ,当且仅当a =b =c时等号成立 .文 [1 ]将该不等式进行了三维推广 ,得到关于四面体的两个不等式 .本文将对该不等式作进一步的三维推广 ,得出关于四面体的更一般的结论 .引理 设四面体的 6条棱长之积为P ,体积为V ,则P≥72V2 ,当且仅当四面体为正四面体时等号成立[2 ] .命题 1 设四面体ABCD的 6条棱长分别为a、b、c、d、e、f,体积为V .则对任意自然数n有an+bn+cn+dn+en+fn≥6(72V2 ) n6,①当且仅当四面体为正四面体时等号成立 .证明 :根据算术—几…  相似文献   

6.
平面向量的一个主要应用是解决一些平面几何问题,塞瓦定理和梅涅劳斯定理是平面几何中的两个重要定理,人们自然想到如何利用平面向量的知识证明这两个定理,这里给出一种向量证法. 现将两个定理叙述如下: 塞瓦定理 如图1,设O是△ABC内任意一点,AO,BO,CO分别交对边于D,E,F,则 AF/FB· BD/DC · CE/EA=1.(1) 梅涅劳斯定理 如图1,设一直线与△ADC的边AC,AD及CD延长线分别交于E,O,B,则 AO/OD· DB/BC· CE/EA=1 (2) 为了证明定理,先给出一个简单的引理: 若→OA=λ→ OB+μ→ OC(λ,μ为常数),则A,B,C3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λ+μ=1.  相似文献   

7.
定理 过四面体的一组对棱中点的任意截面,总把该四面体分为两个等积体。 为证明该定理,我们先引入两个引理。 引理1 过四面体一组对棱中点的任意截面,把另一组对棱分成同样的比数。 已知 四面体ABCD,E,F分别为AB,CD的中点,任意过EF的截面EHFG把AC分成AG:GC=m:n. 求证 BH:HD=m:n.  相似文献   

8.
[1]中利用了两个引理,证明了定理:过四面体任一对对棱中点的截面平分四面体的体积.本将给出这一定理的简洁证法.  相似文献   

9.
将四面体的每一组对棱之间的距离(即公垂线的长度)叫做四面体的一个“宽度”。本文主要由一些引理得到了关于四面体“宽度”的两个不等式。命题一设四面体ABCD的三个宽度为d_1,d_2,d_3,体积为V,则有 d_1d_2d_3≤3V, (1)当且仅当四面体的各对对棱相等时,等号成立。为证命题,先看如下两个引理。引理1 若四面体的体积为v,其一组对棱之长分别为a,b,此组对棱间的距离为d,夹角为a,则有 V=1/6abdsina, (2) 引理 2设四面体体积为V,六条棱长的乘积为P,三对对棱成角分  相似文献   

10.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表现为反应物原子之间的重新组合(生成新物质),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发生变化,这就是用守恒法解题的理论依据。一、得失电子守恒例1等物质的量的主族金属A、B、C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所得氢气的体积依次为VA、VB、VC,已知VB=2VC,且VA=VB+VC,则生成物中C元素的化合价为A.+1B.+2C.+3D.+4解析因为金属失电子数与氢得电子数相等,所以有ne-(A金属失)∶ne-(B金属失)∶ne-(C金属失)=VA∶VB∶VC。设金属A、B、C的物质的量均为m,与稀盐酸反应后所显示的化合价分别为+a、+b、+c,则m×(+a)∶m…  相似文献   

11.
文[1]在证明华罗庚教授提出的两个不等式时给出了如下引理:设x≥u≥0,则有16(x-u)3/2≤(1+3x)2-12u. 下面我们给出引理的一个简单证明.  相似文献   

12.
三对对棱都相等的四面体称为等腰四面体。等腰四面体具有一些特殊性质。在等腰四面体ABCD中,设BC=AD=a,AC=BD=b,AB=CD=c,且令P=(1/2)(a+b+c),k~2=(1/2)(a~2+b~2+c~2),l=ab+bc+ca,n=abc。以BC、BD、CD为棱的侧面间的二面角是α、β、γ,△BCD、△ABC、△ABD、△ACD的面积依次是S、S_1、S_2、S_3,四面体的体积为V,外接球半径为R,内切球半径为r,等腰四面体ABCD性质可以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3.
题目给定两个长度为1的平面向量→OA和→OB,它们的夹角为120°,如图1所示,点C在以O为圆心的圆弧AB上变动.若→OC=x→OA+y→OB,其中,xy∈R,则x+y的最大值是 .  相似文献   

14.
定理:经过四面体一组对棱中点连线的截面分四面体为等积体。为了更明确的证明本定理我们先引用二个预备定理。引理一:经过四面体一组对棱中点连线的截面把一棱分成m:n,那么也把其对棱分成m:n. 已知:四面体ABCD,  相似文献   

15.
彭翕成 《数学教学》2014,(11):32-35
向量形式的定比分点公式,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如图1,已知→AP=λ→PB,则→OP=(→OA+λ→OB)/(1+λ).使用时要注意公式的特点:P、A、B三点共线,→OP、→OA、→OB三向量共起点,且→前的系数等于→OA、→OB前系数之和,所以更多时候是使用(1+λ)→OP=→OA+λ→OB这个式子,省去分式之繁.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四面体不等式的研究已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本文给出一个关于四面体的一个新的不等式. 为了便于叙述,首先给出 引理1 若12,,,,,naaaR 鬃a>b则 111212()(),nnaaaaaannaaabbbba 鬃? 鬃?当且仅当12naaa==鬃?时取等号. 该命题的证明见文[1]. 引理2 设四面体1234AAAA中三对对棱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23,,,ddd且P为四面体内任意一点,记(1,2,3,4)iiPARi==, 则 22221234123()4(),RRRRddd ? 当且仅当四面体为等面四面体,且P为其外心时取等号. 下面就是本人建立的关于四面体的新的不等式: 定理 若引理2中的条件成立,且,nN 1n>,则 1234nnnn…  相似文献   

17.
文[1]给出了圆内接四边形的一个性质:ABCD为圆内接四边形,△ABC,△BCD,△CDA,△DAB的内心分别为E,F,G,H,则四边形EFGH是矩形.本文给出圆内接四边形的另外两个性质:性质1 如图1,ABCD为圆内接四边形,△ABC,△BCD,△CDA,△DAB的重心分别为S,P,Q,R,则有如下结论:(1)四边形PQRS∽四边形ABCD;(2)S四边形PQRS=1/9S四边形ABCD.  相似文献   

18.
"矩阵乘积的行列式等于各因子行列式的乘积"及"矩阵乘积的秧不大干每个因子的秩"是矩阵的两个重要性质。[1]中以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理论为依据给出了上述性质的证明。本文中,笔者直接从[1]的定理5.2.2.定理5.2.3和§4.2的习题4(分别作为本文的引理1,2,3)出发,给出这两个定理的更为直接简要的证明。引理1 一个m×n矩陈 A 总可以通过初等变换化为以下形式的矩阵:  相似文献   

19.
题目在平面上,→AB1⊥→AB2,→|OBl|=→|OB2|=1,→AP=→AB1+→AB2.若→|OP|<1/2,则→|OA|的取值范围是(). A.(0,√5/2] B.(√5/2,√7/2] C.(√5/2,√2] D.(√7/2,√2]解法探究 解法1 向量法 因为→OP=→OA+→AP=→ OA+(→AB1+→AB2)=→OA+(→OB1-→OA) + (→OB2-→OA).  相似文献   

20.
本文借助于向量的数量积给出平面任意四边形的一组新面积公式,并举例介绍其应用.引理1对平面任意四边形ABCD,有SABCD=12AC·BD·sinα(其中,α是对角线AC、BD所成的角)图1证明:(1)如图1,若四边形ABCD是凸四边形,则SABCD=S△PAB S△PBC S△PCD S△PDA=12PA·PB·sin∠APB 12P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