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要的幸福     
一天,一个同学问我:“你最希望你的‘白马王子’怎么和你相遇?是青梅竹马,是日久生情,还是一见钟情?”没等她说完,我就选择了青梅竹马,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怎么会选择这个答案,或许是因为他——杨光。杨光可以说是和我青梅竹马长大的了。我记得幼儿园时我们就是同桌,有一次我带了两根香蕉去学校,杨光向我要,我很大方地分给了他一根,还有一根是留给我自己的。他三下五除二就把那根香蕉给解决了,又来问我要,我实在是舍不得给他了,他就来抢,还咬了我一口,我手上那个牙齿印  相似文献   

2.
正我有一个好妈妈,她很爱我,有好吃的她总是第一个拿给我吃。瞧,今天她又给我买了我最喜欢吃的香蕉。黄灿灿的香蕉又香又软,吃在嘴里滑溜溜、甜津津的,味道好极了。我连忙掰下一根递给妈妈,可她推三推四的,说什么也不肯剥开吃。我知道,妈妈是想让我多吃点,她自己舍不得吃。于是,我就想了一个妙计。"妈妈,你这次买的香蕉,怕是还没成熟吧?吃起来一点也不像以前买的那么好吃。"妈妈听了,赶紧从厨房里走出来,拿  相似文献   

3.
韩信本是淮阴地方上一个穷得像乞丐的少年。父母很早就死了,他又十分懒惰无能,常常在别人家混吃混喝。有时饿极了没混到吃的,只好去城外钓鱼。有一次在河边遇上个洗棉纱的老妈妈,老妈妈见他饿得可怜,就常带些吃的给他。韩信感激地对老妈妈说:“以后,我要是有办法了,一定重重地报答您老人家!”老妈妈生气地回答说:“连自己都养不活,算什么男子汉?谁还能指望你报答!”一次,淮阴城内有个屠狗的恶少向韩信挑衅说:“瞧你长了这么大的个子,还假  相似文献   

4.
补图书     
一天,我看见班上的一个小朋友在哭。一问,原来是他从家里带来的一本新书被别人撕坏了。他边哭边说:“这书是我从家里拿来的,是妈妈给我买的。”可我怎么劝他也没有用,他还是一个劲的哭,直到我答应给他把书补好,才勉强停止了哭。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当时我想,孩子这样爱惜、心疼自家的书,仅仅撕坏了一点就哭得这么伤心,而班上这些书已残缺不全,为什么一点不心疼、不伤心呢?关键还在于他们的心目中只有“小家”而没有我们集体这个“大家”。  相似文献   

5.
心情故事安琪: 我觉得自己真像是个傻瓜。在生活中,我总是对别人无怨无悔地付出,而丝毫不考虑别人对我的回报。比如我在初中时有个同桌,他家境很不好,我就经常从家里带东西给他吃,有时候买文具也总给他买一份。我认为自己对他实在是很不错了,可是,他对我却从来都很冷淡,有一次甚至跟别人讲我的坏话。这让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付出真情是多么可笑。  相似文献   

6.
习作案例一:分香蕉(作者:李凯,四年级) 今天,我和两个铁哥们到何老师家做客.何老师请我们吃香蕉.大家吃完之后还想吃,何老师拿出仅剩的一根香蕉.怎么平分这一根香蕉就成了问题.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 我们是客人,应该把仅剩的一根香蕉给何老师吃.这样我们才算尽到了客人的本分,可我那几个要强的哥们不乐意,怎么办呢?或者……  相似文献   

7.
买香蕉时才发现忘带钱包,我同老板商量,先把香蕉给我,明天付钱。老板一脸狐疑。我说我不付钱,你损失的是几十元而我损失的是好运气!老板笑了,二话没说把一串黄灿灿的香蕉丢给了我。我只觉得包里提着的是一份喜滋滋的信任!返家路上又想吃蛋糕,便走进食品店,才又想起忘带钱包。同一天犯两次同样的错误可见我有多粗心?于是我用同样方式恳求姑娘把蛋糕给我,明天补钱。姑娘婉言谢绝,说这是国有单位,每晚要结账的。怎么办?回家取钱等于消灭了这份好心情!我无奈地对姑娘说:“你知道吗?一个人想吃又吃不到有多难过?”姑娘笑说是的,同时又入木三分地…  相似文献   

8.
半根香蕉     
某时尚杂志列出了一些女影星减肥瘦身的妙招。美国影星黛米·摩尔说,她早晨只喝一杯燕麦粥,吃半根香蕉。我不禁停下来思考,另外半根香蕉在哪儿?不妨先猜测一下:佣人给主人端上盛有半根香蕉的盘子,另外半根由佣人享用;也可能,掐头去尾只取半根精华,其他边角料弃于垃圾箱;还有可能,将余下的半根放入冰箱冷藏,第二天再吃。但细想,最后一种可能性不大,一个国际影星,怎么会在乎那半根香蕉呢?一次饭局中,同桌的一个企业家朋友,为我讲述了另外一个半根香蕉的故事。几十年前,他只有十来岁,住在贫困的农村,还不知道香蕉为何物。一次,母亲带他去县城参…  相似文献   

9.
愿望与梦想     
迩半坡 《下一代》2013,(4):29-29
幼时很喜欢玩玩具,有一次我要买一架飞机模型,父亲很不以为然地说:"儿子,我有能力买,但我不会给你买。"我感到十分不悦:"为什么不给我买?难道你不爱我吗?你真是和别人不一样的爸爸。"父亲极有耐心,继续说:"其实,你的这个愿望很轻易  相似文献   

10.
爸妈由于工作调动,来到了这个城市,我也不得不乖乖地跟着他们转了学。因为还没有弄清这个城市的地理,老爸说什么也不给我买单车。他说:"你乘公共汽车吧,等你熟悉了周围的环境,爸爸再给你买单车。"  相似文献   

11.
自从上个月在饭店里尝过用食品调理机做的香蕉奶昔以后,那香香的、甜甜的味道一直让我无法忘记。于是,我就缠着爸爸买一台食品调理机,好让我亲自做香蕉奶昔,好好地饱饱口福。周末,爸爸终于去农工商超市买回了一台食品调理机。爸爸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从爸爸手里接过食品调理机,打开包装盒,一看,是绿色的,还真漂亮!它不仅有粉碎功能,而且有搅拌功能。我又拿出料理书认真地看了起来,看到了一种叫香蕉奶昔的饮料,我就对妈妈说:“这就是我以前在饭店里喝过的饮料,是我最爱喝的饮料。”妈妈说:“真是个小馋猫!家里正好有一根快烂的香蕉和一杯…  相似文献   

12.
四星级爸爸     
颜景涛 《教学随笔》2013,(12):26-26
如果最高级的饭店被评为五星级,那最好的爸爸也该被评为五星级.我就有一位四星级的爸爸.一星——孝顺我的爸爸生活很节俭,他不舍得买新衣服给自己穿,所有衣服都是我妈妈叫他去买才去买(我把这视为懒).但是,我奶奶的高血压又犯了,住院许多天,他和大伯、姑姑一齐赶到医院,他不惜用许多钱买最好的药给奶奶吃,奶奶好了以后,他又叮嘱:“少做些事、少操些心啊!妈.”他对外婆也一样好,外婆肾功能有些不好,他叫妈妈带外婆去看看,又叫外婆喝药.有可能是因为爷爷和外公都早早地就离开了人世的原因吧?有可能他把对爷爷和外公的关爱分给了奶奶和外婆.  相似文献   

13.
灿烂好心情周美宇买香蕉时才发现忘带钱包,我同老板商量,先把香蕉给我,明天付钱。老板一脸狐疑。我说我不付钱,你损失的是几十元而我损失的是好运气!老板笑了,二话没说把一串黄灿灿的香蕉丢给了我。我只觉得包里提着的是一份喜滋滋的信任!返家路上又想吃蛋糕,便走进食品店,才又想起忘带钱包。同天犯两次同样的错误可见我有多粗心!于是我用同样方式恳求姑娘把蛋糕给我,明天补钱。姑娘婉言谢绝,说这是国有单位,每晚要结账的。怎么办?回家取钱等于消灭了这份好心情!我无奈地对姑娘说:“你知道吗?一个人想吃又吃不到有多难过?”姑娘笑说是的,同…  相似文献   

14.
丢字     
《红领巾》2008,(4):50
小明有一个毛病,他不会写的字既不问家长也不问老师,就把这个字丢掉,不写了。 有一篇作文,小明是这么写的:我有一个好爸爸,爸爸爱我,我也爱他。爸爸身体不好,我去给他买人。我走遍了所有卖人的店,有胖的人,  相似文献   

15.
一天,老王夫妻俩满面愁容地告诉我这么一个情况:他们三岁的儿子小矛,每天早上一穿衣服就哭,怎么说也不顶事,只好夫妻一起动手给他硬穿。这不仅费不少时间,而且孩子又哭又闹,引得老妈妈出来干涉,一家三代都不高兴。他们问我究竟是什么缘故,有没有办法解决。我听了,觉得这事很有意思。但我只把办法告诉了老王,至于这是什么“缘故”,我却不说。  相似文献   

16.
小红和小华去好朋友贝贝家玩,贝贝的奶奶热情地拿出香蕉招待他的好朋友们。于是,你一根我一根地分了起来,奶奶把香蕉全部分完,正好每人分得同样多。这时,小红说:这样分多麻烦  相似文献   

17.
问:我的孩子现在上学前班,每次上街时总是吵着要买东西。我担心孩子养成乱花钱的环毛病,就不给他买,但不买他就哭闹着不肯走,每次搞得我都很狼狈请问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答:遇到这种情况,你不要对孩子的要求置若罔闻,也不能盲目而毫无节制地满足,你的任务是帮助孩子正确地判断哪些东西值得去拥有,如何去获得。  相似文献   

18.
不许笑     
创始人 儿子不喜欢吃我给他买的饼干,一个劲儿地抱怨我买的饼干太便宜。  相似文献   

19.
我知道俞敏洪,俞敏洪不知道我. 新东方校长俞敏洪谈起对孩子"延迟满足"教育的必要性时说:"不能让孩子吃住你.我在给孩子买东西时,会分析她要的东西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 就坚决不买,如果合理也不能轻而易举地给她买,我必须让孩子完成一项任务才给她买.我女儿班上每个人都有笔记本电脑,再不给她买也不对.我就告诉她,爸爸一定给你买,但你要知道,这个世界没有白得来的东西,你现在是一个大孩子了,需要付出劳动获得想要的东西.如果你能背下三十篇新东方的励志 文章,就给你买.结果不到两个星期,她就背的滚瓜烂熟了,她如愿得到了笔记本电脑.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孩子学会了付出才能得到的道理,又把孩子欲得到的事物化作做一件事的动力了."  相似文献   

20.
正语文,源自于生活。我读小学四年级时,语文老师是张老师,是位男老师。张老师以前是中学语文老师。他给我们上语文课总会不自觉地说到外边去:讲《桂林山水》,他会说他去福建旅游买香蕉的事,因为买了太熟的,所以在火车上的三餐都是香蕉;讲刘禹锡的《浪淘沙》,我们读着"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他便陶陶然讲着若是真如诗人所说,顺着黄河直上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