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危机管理理论为指导,结合新疆特殊的区情,分析了近年来新疆高校学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和特点,根据新疆高校学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管理现状,提出了完善新疆高校预防与处置学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机制和举措,以期有效增强高校政治能力和维稳处突能力建设,切实维护高校稳定。  相似文献   

2.
作为90后的大学生群体,有着自身的时代特点和烙印。目前我国高校中大学生群体突发性事件频繁发生,使得其应对策略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在了解大学生群体突发性事件的类型和特点的基础上,建立起预警机制、信息公开制度、采取"多层次、网络状"应急联动模式,教会学生正确地应对方式以及柔性化处理各种矛盾,才能有效避免大学生群体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群体事件是经济转型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其深层原因是利益分配中信息公开程度不够,群众对地方个别公务人员不信任,利益主体与分配者之间沟通渠道不畅通,政府上下级机关及其部门之间沟通督办不到位.解决的办法是强化信息公开,畅通信访渠道,加强信访督办,严惩渎职官员,提高地方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高校是高等教育的依托和载体,也是社会最敏感的细胞。高校突发性学生群体事件所造成的危机状态不仅构成了对高校正常教学、管理和师生生活秩序的威胁,而且会使高校的形象和声誉受到严重的损害,影响到高校的改革、稳定和发展。因此,高校突发性学生群体事件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从高校突发性学生群体事件的成因入手,提出了高校突发性学生群体事件的防范机制和控制机制。为预防和解决高校突发性学生群体事件提出了参考性的措施和意见,进而营造一个和谐、稳定、安全的校园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5.
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但伴随经济发展而来的收入分配、政治民主等问题也不断增多。有关西方国家的示威游行、罢工等新闻报道屡见不鲜,但是由于西方国家关于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研究很早,因此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危机管理理论,无论是对事件的处置能力,还是对事态的控制都能较好的把握[1,2]。本文通过回顾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在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危机管理策略与理念,从而为我国政府应对突发性群体事件提供借鉴与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6.
我国正处于一个“非稳定状态”的高发阶段,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人们的心理容易失衡,<'[1]>突发性群体事件容易发生。有社会学家预测,2020年是我国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期。如果对群体性事件不能妥善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激化,直至走向对抗,从而严重危害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因此,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在当前尤其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中国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结构的全面分化和社会制度的变迁,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和冲突,对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也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本文通过对突发性群体事件定义的阐述、特点和成因分析以及最后借用科塞的冲突理论与其相联系所得到的启示,来分析我国的突发性群体事件,并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以期从中得出解决我国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一些启示,为解决我当前频发的突发性群体事件找寻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9.
泄愤事件是群体激愤情绪表达的直接结果。群体负性心理从同情到不满到怨恨,最后演变为激愤。同情是心理平台、不满是基础心理、怨恨是关键心理、处置不当是外部力量构成了群体负性心理的演进机制。行为主体的正义感、逆反心理、发泄心理和表现欲是心理来源,暗示与感染、顺从与模仿是演绎途径构成了激愤情绪从个体到群体的扩展机制。以现场管理为关键、以民主公正为原则、以制度建设为依托、以执政理念提升为根本、以魅力型领导为权威、以心理攻势为主要手法、以民主协商对等谈判为途径,从处置技术、制度建设和执政理念等不同层面共同形成群体心理的阻断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高校突发性事件预防中存在危机意识薄弱、预警机制缺失、预防措施不完等问题。因此,要加强思想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提高危机意识,组建突发性事件管理小组,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提升师生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社会关注程度高,网络传播扩散快,且容易向社会波及。网络舆情常直接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间接推动群体性事件的恶性发展。健全网络舆情长效监控机制,建立相对完善的应急预案,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提高网络部门的技术支持是处理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校也逐渐成为了网络舆论的集散地,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场。因此,经由网络而爆发的群体性事件屡屡出现。本文将以笔者亲身经历的广东某高校路由器事件为例,结合该例分析高校网络群体事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高校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目前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出现了大量群体性事件,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必然影响社会和谐和持续发展。其产生有经济、政治、法律、思想、社会心理等多方面的深层原因,应强化执政理念、改革用人制度、建立协商机制、健全问责制度、构建维权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爆发带有明显社会转型和经济危机双重影响的特征。在农村治理过程中,利益分配失衡是引发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原因;基层政府职能转变迟缓是引发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内在原因;基层政府信任危机、权威弱化是引发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国际经济危机引发的新型失业及社会治安等问题,增大了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可能性。基层政府预防、化解农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根本性策略是:转变和优化自身职能、完善并落实对其监督机制、不断提高政策执行力、以健全的信用制度来树立自身权威。同时为了有效地应对经济危机的影响,当前应突出强调加强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秩序、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的发达,网络使用的普及,为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预防提供难度。然而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的有效性,关涉校园稳定和社会稳定。本文旨在通过阐释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特征,探索了生群体性事件预防策略内在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预防高校学生群体性事件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对策与应对机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宏 《广西教育》2013,(11):6-7
探讨高校学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及高校处理学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应对措施,提出建立与完善高校学生突发性群体事件突发性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7.
探讨高校学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成因及高校处理学生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应对措施,提出建立与完善高校学生突发性群体事件突发性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8.
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立法、执法和法律监督等方面加强对突出性群体事件的依法管控与治理,力争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9.
从经济管理领域引入价值分析的方法解读群体泄愤事件。首先,分析了价值分析方法引入的可行性,提出负性价值分析的概念;其次,分析了负性价值分析的各个要素;再次,分析了负性价值追求的主要途径。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群体泄愤事件负性价值分析的框架,得到几点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网络群体性事件频现,并呈现出与其他社会事件和社会问题相互交织的趋势。运用社会心理学的集群行为理论,文章采用个案研究法,通过对"6·9圣战"的分析,探讨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一般发生机制,并基于对发生机制的解析,提出了此类事件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