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历史研究离不开历史学家的主体参与。历史学家是历史研究的主体 ,历史研究是由历史学家完成的。历史学家的主体参与是历史研究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所谓“历史学家的主体参与” ,就是指历史学家的思想感情、道德规范、文化背景、知识结构等主观因素在历史研究中的介入、发挥和升华 ,也包括历史学家的人品、学风等。大致说来 ,历史学家的主体参与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1.历史学家对历史资料的搜集、鉴定和选择 ;2 .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分析 ,即对历史的解释 ;3 .历史学家对历史进程的认识 ,即历史观。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历史学家与历史认识主体是不同学科的不同概念,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历史学家是历史认识主体构成中的特殊成份。澄清二者之关系,可促进我们的历史研究,可开阔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研究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吴玉章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也是较早运用唯物史观研究中国社会历史问题的历史学家之一。分析研究吴玉章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史学思想,对于研究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历史具有一定的意义,予我们今天亦不无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4.
传统史学的价值中立原则不能成立,它没有认识到主观因素在历史学中的作用。理解历史,依赖于历史学家的"重演";叙述历史,依赖于历史学家的独特叙述方式;更新历史,依赖于历史学家所开创的观看历史的"视角"的转变。没有历史学家主观因素的作用,就没有历史。可以说,一切历史都是评价。  相似文献   

5.
国会最近对美国历史教学基金(the Teaching American History Grants)(该基金旨在鼓励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员和公共历史学家的合作)的空前投入在中小学的历史教学中激发了新的兴趣。本来,各个层次的历史学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参与了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在,受联邦政府空前积极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正加入到这些合作性的专业发展课程中来。  相似文献   

6.
历史大事件与气候的关系王晶译喻京校一听说气候可以改变历史,有些历史学家会回答说不可能有那样的事,因为历史是人创造的。历史学家认为:气候出现轻微的变化是改变不了人类历史的,因为人类可用智慧和技术加以制止。气候的变化大体上是以千、万年为单位缓慢地进行的,...  相似文献   

7.
历史文学是人们除历史学之外的又一种把握自己的历史的方式,因此历史学家对它应予以正视和肯定。但正因为历史文学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冠以的是“历史”字样,故而一旦它面对历史进行不适当的创造想象甚至胡编乱造的时候,历史学家对其应提出严肃的批评,包括对其目的、方法等进行认真的辨析。  相似文献   

8.
柯的《历史三调》认为历史研究难以尽善尽美,经历、事件、神话这三种认识历史的途径在各自的领域内都有很大的合理性和价值,表现出作对历史认识客观性的怀疑。尽管如此,历史学在本质上有科学的成分,历史认识具有不“严格”的、独特的客观性。如果历史学家具有必备的知识储备,就可以实现历史叙述和解释的客观性;同样。历史学家如果能站在人类整体的高度,充分发挥其积极的价值评价作用,历史评价同样也可能实现客观性。  相似文献   

9.
历史学家的社会角色是什么?是撰写史书还是创造历史?是成为学人还是成为参与者?在某些历史学家看来,主要的目标是客观地分析历史,有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主要目标是影响当前和未来的历史进程。有些历史学家是过去的世界的不偏不倚的观众;  相似文献   

10.
当前中国出现的“历史热”现象充分表明了公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求与喜爱,但是国内通俗历史读物的发展,由于受到文化市场和传媒中低俗、媚俗倾向的影响以及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美国公共史学取得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可以从历史学家自身、社会写手、培养公共历史学家和公众自身四个方面加速历史知识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历史的足音     
申晨星 《学语文》2003,(14):82-83
历史是一面镜子,但这面镜子会固角度不同而折射出不同的历史景观,它吸引着一代代历史学家们之为开拓前进历史终将会还基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柯林武德(R.G.Colingwood,1889—1943)是英国著名的历史哲学家和考古学家。他所谓的“历史重演”论,是“历史是过去经验在历史学家头脑中的重演”。他强调“历史是思想史”,思想之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称得上是历史的对象。历史事件是人思想的产物,要了解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其活动,必须首先了解人的思想,才能真正了解历史。只有“思想”能在人们的头脑中重演。他强调主客体的统一。历史学家重演古人的思想时,要达到主客体的统一,必须把过去、现在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3.
史识是历史著作的灵魂,它集中体现历史学家的史学思想,体现历史著作的价值与贡献。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是一部专题研讨史识问题的著作。书中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历史观念。柯林武德把历史学的主体与客观两方面归结为思想,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是过去的思想与现在重演的思想之别而已。柯林武德这种历史观念是一种史识,尽管新颖,有某些合理性,但不确切,有诸多弊窦。许多历史事件单纯就是史事,本身不是思想,历史学家无从重构其思想。时代变了,时过境迁,感受与感情不一样,历史学家无法重演过去的思想。不同时代不同历史学家去重演过去同一个历史事件之思想会出现五花八门的结果,这样历史就失去客观性、真实性。碰到复杂的国际关系,涉及多国多人且时间跨度长的历史事件,历史学家无法去重演它们的思想。历史事件发生的时刻与后代历史学家去研究它的时候有个时间差,时间距离是很关键因素。时间因素打破了历史学家用自己的心灵去重演过去思想的美梦。柯林武德“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的理论在史学实践中是不可行的。以历史发展规律性的思想指导重构历史是当代最高的史识。  相似文献   

14.
所谓历史意识,在这个词汇的最好的意义上,指对发生于遥远和近来的事实持批判的客观态度。但是,在评价事实时,我们的历史学家并不具有摆脱意见和利益的能力。当探讨与当代无关的遥远的时代问题时,在其所属学派观点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历史学家还能保持客观的态度。然而,如果过去与现在有某种关系的话,那么在评价中.历史学家的民族的、教派的...  相似文献   

15.
历史普及读物是指由历史学家专门写给普通民众、通俗易懂的历史著作.这类著作有着不同于学术类历史著作的特点,即发行量大、传播广泛、影响深远、社会价值巨大.历史学家通过普及性的历史著作获得读者的广泛认可,读者则通过普及性的历史著作来评价历史学家的地位与成就.以《三国史话》、《二千年间》和《大丈夫》为例对历史普及读物进行具体分析,既有助于生动形象地分析史学接受问题,构建历史学家、读者、历史普及读物三者之间的关系;又有助于改善目前历史学“轻普及重学术”的状况,为历史普及工作提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叙述实体寓于整体的叙述文本之中,它通过隐喻的意义赋予一组陈述句子以融贯性。叙述实体是历史学家就如何看待特定历史的"建议",是历史学家所建议的看待历史的最佳"视角"。不同的历史学家对于同一段历史会给出不同的"建议",因此叙述实体具有竞争性,通过审美标准可以从中评价出最优者,以此获得历史真理。  相似文献   

17.
对于影视圈和文学界创作历史题材作品时不尊重历史事实、谬误百出的“戏说”,历史学家深感遗憾。一些历史学家本着澄清谬误、传播历史知识的初衷,纷  相似文献   

18.
想象是人类认知的重要心理现象,想象在历史学家认知历史的思维过程中是结构性的;历史研究中的想象具有推构性、前瞻性和有据性;历史研究中的想象是历史认知的方式,体现了历史学家的价值观,是推动历史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著名历史学家、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史教学》月刊编委王玉哲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5月6日凌晨1时40分在天津逝世,享年93岁。  相似文献   

20.
范从华 《中国教师》2012,(21):77-80
<正>英国史学家H.L.卡尔在论述历史事实与历史学家的关系时说:"事实就像在浩瀚的,有时也是深不可测的海洋中游泳的鱼;历史学家钓到什么样的鱼(事实)……是由历史学家想捕到什么样的鱼来决定的。总体上来看,历史学家可以得到他想得到的事实"[1]。这段话告诉我们:事实是历史的基础;事实成为历史是选择的结果。我们平时所谈论的历史其实就是这种选择的产物,历史教科书是其中之一。不过由于历史教科书肩负着培养新一代公民的使命,因此其对史实的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