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活动性游戏(亦称体育游戏),它是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手段,是体育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内容。在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游戏”教材占有很大的比重,在中、小学生的体育活动中,无论是体育课还是课外体育活动,“游戏”都是重要内容。尤其在小学一、二年级,许多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多数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的。因此,作为小学体育教师,特别是在农村体育设施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学好活动性游戏课,掌握好从事活动性游戏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就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2.
1.具有实效性从游戏设计到实施的整个过程,作为教者要有明确的目的,多方面考虑,注重游戏的实效性,哪怕是一个两分钟的小游戏,一旦背离目标也会造成负面作用。游戏不仅仅是锻炼学生身体的一个手段,它还具有弥补主教材的枯燥无味、增加课的练习密度、复习和为下一次课做铺垫等作用,目标确定后就可以把游戏自如运用。例如在课的后部分进行一个球类游戏,表面上看没有什么特别,但对下一次课的球类学习却起到很好铺垫作用,学生从心理和生理上都可达到前期准备,教者也可以通过此次练习简单的了解学生情况,以便更好的备课,组织教学。2.…  相似文献   

3.
宋雯  李捷 《体育教学》2002,(6):50-50
游戏1:双人套球接力赛(图l)游戏方法:两人一组分成两队,手拿跳绳将球置于绳间,听到开始的口令后,带球快速前跑,球经过圆圈时,两人分别从圈外绕过(不能踩圈)继续带球前跑,绕过标志杆后,继续前进将球与绳传给下一组同学,依次类推。此游戏可培养协作精神。游戏2:障碍运球接力赛(图2)游戏方法:两人一组分成两队,双手持两根体操棍托起若干小球,听到开始的口令后,两人穿过圆圈快速前跑,并跨越障碍物,走过独木桥(可用长条凳等代替),绕过标志杆按原路线返回,将球与棍传给下一组同学,依次类推。此游戏可培养团结互助…  相似文献   

4.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发展受到高度关注。小学阶段学生体质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素质和耐力水平等。传统测试项目形式单一,学生参与测试的热情不高。对此,在本研究中,针对学生体质测试进行游戏化改革,转变传统测试方式,注重学生锻炼习惯、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以游戏化方式完成体质测试项目训练,从而增强学生体质。文章对体育训练游戏化内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体质测试游戏化设计依据,提出了运用游戏化训练方式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别小瞧了游戏,其创作难度远远超出文艺体裁,它特别容易雷同、撞车,老实讲,真正能被历史认可有生命力的经典游戏,也就是那幺几十个而已。因此,创编游戏首先要了解游戏的基本结构。因为各种游戏无非就是39种基本因素的不同组合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体育游戏的特点和作用体育游戏是一项融健身、娱乐、教育和智力开发为一体的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思想性、趣味性、健身性和竞争性。作为游戏的本质特征之一,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健身性体现在体育游戏有一定的目的、规则和组织性,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走、跑、跳跃、攀爬,轻松自如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最终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体育游戏将人类自然活动能力的内容融为一体,大都具有很强的竞争性,每个学生都会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高尚的集体荣誉感。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在…  相似文献   

7.
信息速递     
游戏目的提高练习者的奔跑能力,培养练习者在紧急状态下的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实事求是的作风和合作共事精神。游戏准备一块篮球场(或20平方米空地一块)、四条信息、四块砖。游戏方法1.游戏开始前(1)把练习者分成五人一组,分成若干组。(2)四条信息(分别写:时间———如“今天下午”;人物———如“王红”;地点———如:“在篮球场”;事件———如:“玩游戏”,字迹工整、清楚)分别放在篮球场的四个角,用砖压在下面,并编上1、2、3、4号。2.游戏开始时练习者当听到组织者的口令后,1号练习者从中圈跑向1号信…  相似文献   

8.
浅谈体育游戏教学的负面效应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中,如果对体育游戏选择、组织不当就容易造成负面效应。通常体育游戏的负面效应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体育游戏中的伤害事故。有的体育游戏竞争激烈,学生往往为了争胜而奋不顾身,在身体没有活动开或过度疲劳时进行强度、负荷过大的运动造成身体伤害。有时场地不平,器械不牢等因素也会造成身体伤害。组织不当造成游戏者相互碰撞,或投掷游戏中器械砸伤等引起身体伤害。第二,体育游戏易造成学生间的不团结。许多体育游戏是以分组比赛进行的,各组学生希望取胜,如果实力稍差或因某学生失误造成失败的话,会引起同组学生间的互…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体育与游戏两者的定义、功能、特征,认为体育与游戏两者存在本质区别不能等同,更不能简单的认为游戏就是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广大青少年所喜爱的娱乐活动,体育游戏则是集娱乐与健身于一体的一种综合性运动,它包括促进身体发展的活动性游戏和与各项运动密切相关的专门性游戏.由于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娱乐性、竞赛性强,且能调动体育锻炼者的积极性,所以深受人们尤其青少年的欢迎。  相似文献   

11.
袁跃  卢青 《体育教学》2001,(2):45-45
阅读本刊2000年4期中“贴人”游戏的改进一文,也想谈谈我们对此方法学的理解。“贴人”游戏可以说是很有代表性的传统游戏方法。如何进行游戏教学方法的理论突破,目前还极少有这方面的专业研究,因此希望能引起体育人士的关注与深思。本文依据幼儿体育游戏教育专家黄世勋老先生倡导的活动结构理论,进行“贴人”游戏的教学分析,希望能有助于读者的思考与教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红绿灯     
游戏目标(水平一):学牛通过游戏能对交通规则中的“红、绿灯”信号有所了解,养成按信号行动的良好习惯和提高机智躲闪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维特根斯坦的游戏理论主要是对“游戏概念”进行论证。在论证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游戏概念”的质疑,认为游戏没有什么共同性的本质特征,游戏只具有“家族相似性”的特征。因此,“游戏概念”无法明确界定,只能通过描述来解释。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问题。学校作为增进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阵地,应该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关于健康的知识和运动技能。基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质测试项目游戏化教学实践,旨在通过游戏化教学的方式,帮助小学生在参与游戏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提升他们的体育兴趣和参与度,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实践结果表明:游戏化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冯娜 《精武》2012,(1):34-35
游戏是一种古老而又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更是幼儿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游戏作为儿童游戏的一个分支,将基本的体育锻炼寓于娱乐性极强的活动当中,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自古到现代,不同的学者对游戏进行了各自的阐述,形成了不同的游戏流派,本文重点阐述了我国古代的游戏理论、西方的康德和席勒的游戏理论、虚拟游戏理论、皮亚杰的游戏理以及维果斯基的游戏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当今幼儿体育游戏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电子竞技》2013,(23):110-111
起凡旗下最新制作的大型3D MOBA类游戏《三国争霸2》预计将在明年正式发布。自今年7月31日首次开启第一轮技术测试后,《三国争霸2》已正式登录11平台及起凡对战平台,据相关内部人员称,目前游戏还处于内部优化及调试阶段,今年年底有望步入第二轮测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体育游戏文化的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体育游戏渗透了中国人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行为准则、教育理念以及思想方式,是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形态。本文从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来源、体育游戏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关系、体育游戏的教育与传承等角度分析了中国古代体育游戏文化的特点。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发展伴随着古代中国文明的崛起、兴旺和衰落。在这一变迁过程中,中国文化的特点注定了体育游戏过于重视社会价值和教育性,忽视个人价值和娱乐性。对于中国古代体育游戏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体育、游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发掘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8.
体育游戏的思想教育价值是评定游戏质量的一条重要标准。为了更好地发挥游戏教学的教育性,对游戏进行合理、适当的修改和调整,能有效地提高游戏的思想价值,但游戏的教育作用必须与内容、方法、规则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寓教育与活动之中,不能牵强附会,所以修改调整游戏必须从名称、内容、方法、规则等方面入手。   一、游戏的名称:选择一个既能反映游戏的具体内容,又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游戏名称,有利于提高游戏的思想教育价值。例如,“争抢实心球”的游戏,可改名为“勇排地雷”,这样一改就有意义多了;又如小学“爬杆接力”…  相似文献   

19.
对体育游戏在中学体育课教学中的教法进行论述,旨在启示更多的体育教师把体育游戏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不断地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巴圈     
游戏目的: 1.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等素质。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及果断、自信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