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5 毫秒
1.
<正>教育部2008年出版的《教育大国的崛起1978-2008》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民办教育从无到有,异军突起。"[1]其实,这支"异军"自"突起"之日起,一直在"路标"模糊、"路障"重重的道路上,摸着"石头",艰难前行。若问阻碍中国民办教育之发展的"路障"何在?质而言之,主要是来自制度及其体制法规方面的制约。"不搞私有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迄今为止的国策[2],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  相似文献   

2.
海外“中国学”与中国“中国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义而言,海外研究中国者在过去统称为"汉学",现在则称为"中国学"。目前,鲜有中国人自谈中国学,而在美国则有美国学,不仅有研究群体,而且有学科体系,并在著名大学开设有相关课程,可授予学位,因而中国人也不可不谈"中国学"。"中国学"如果作为"学",就与其他学一样,不可能包罗万象,而是应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体系。中国人要与世界对话也必须回答:中国学是什么?中国学研究什么?如何研究中国学?本文将围绕以上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与文学理论的研究领域中,左翼文学思潮及与之相关联的文学流派始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中的一个独特的分支,左翼文学思潮有着其与众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既定目的、文学范式、工具地位的"确定"以及范围界定、叙述手段、服务对象的"不确定"的对立统一。本文针对这三组矛盾进行阐述,从本质主义危机的角度作出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浙江卫视热播节目"中国好声音"以只为"好声音"转身的独特形式,创造了极高的商业价值,得到社会广泛关注。人们模仿"中国好声音"的形式逐渐以"中国好XX"流行语来形容可称典范的人或事。因曾经热播的电视剧《中国式离婚》逐渐流行的说法"中国式XX"却被用来形容具有社会性、群体特点的陋习或现象。"中国好XX"与"中国式XX"流行语属于模因论视角下仿拟而成的流行语,两者在形成、传播和形式上相似,不同的是"中国好XX"聚焦语义,多为正面表达,"中国式XX"放大语义,多为负面表达。  相似文献   

5.
一提起敲诈勒索等手段,人们便会用到一个说法:敲竹杠。敲诈财物与竹杠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是"敲竹杠"而不是"敲木杠""敲铁杠"?原来,这个说法来源于当年的毒品走私。在清朝时期,一帮外国侵略者将鸦片输入中国,导致我国沿海出现了走私鸦片的群众运动。为了逃避检查,人们运用最高智慧,发明了各种招数,其中最让人想不到的一个绝招,便是将鸦片灌到竹竿里面,然后将尾部密封好。几根竹竿放到船上,人们以为  相似文献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围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主题,就所面临的一系列发展课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和应对,"中国道路"的成功开辟,就是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下所取得的实践成果。经济文化落后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既要遵循现代化过程的一般逻辑,又要考虑特殊国情的"后发外生"性质,"中国道路"是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对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作出的一种理性选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没有照搬别国模式,走的是一条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并在开辟这条道路过程中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借鉴价值的"中国经验"。"中国经验"具有"渐进改革"、"自主开放"、"文明发展"和"民生政治"等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教育》2008,(7):54-55
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国际经济不确定性,已成为中国决策层进行经济决策时的最大不确定性。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过去曾说过,2008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他所说的困难,就是指面对外部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难以对复杂的国内经济问题进行决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国家综合实力的迅速提高,中国的发展模式越来越多地得到世界的关注与研究,"中国道路"这一概念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研究通过"中国道路的内涵""中国道路的特殊性""如何坚持中国道路""中国道路与中国梦"四个层次对"中国道路"进行剖析,以期达到对"中国道路"学术探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魏晋南北朝时代,由于印度佛教文化的"入侵",中国传统文化被"佛教化",隋唐以后,通过强化传统文化根本、文化对话与融合,实现了"佛教文化中国化"。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的"入侵",中国传统文化被"西方化",借鉴隋唐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以传统文化为根基,通过异质文化的对话与融合,就能实现从"中国文化西方化"到"西方文化中国化"的转折。在文学理论建设上,也能实现从"中国文论西方化"到"西方文论中国化"的转折,从而建构中国的文学理论。  相似文献   

10.
提起教育,似乎每个人都是专家。很多人口口声声说中国教育是失败的,一番痛骂声讨之后,当被问到如何改变现状时,总是一脸苦笑:"这么庞大的问题,我有什么办法?"他们认为解决中国教育问题就像天狗吃月亮——没处下口。也有人无论大、中、小学发生什么负面事  相似文献   

11.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服务”的历史性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成为制造业大国后凸现的局限表明,中国经济须在提升制造业的同时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服务外包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存在多方面优势,它可以成为转向"中国服务"的主要途径.实现这种转变需要在思想认识、政策制定、知识产权保护、人力资源开发、统筹规划等多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中国特色"具有丰富的伦理内涵即独特的道德经济观、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和独特的生态文明观.它们分別体现了"中国特色"的经济之"特"、文化之"特"和社会之"特".深刻而全面地认识"中国特色"的伦理诉求和伦理意蕴,可以帮助人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3.
要将生态美德与生态之善转化为建设"美丽中国"与实现"中国梦"的内生动力,需要在伦理和实践中把握几重维度。生态伦理界的热切回应是建设美丽中国的理论维度,坚持可持续发展是构建美丽中国的动力维度,实现永续发展是建成美丽中国的价值维度。它们既是建设人类生态文明的伦理基础,更是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近来,反映国人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的"中国式"现象见诸报端,引发国人热议。"中国式"现象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现在的社会风貌,是"中国问题"的代名词。但无论是行人无视交通规则乱穿马路,还是民众普遍安全感、幸福感较低,其根源仍是生产力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只有从这一点把握,才能正确、合理地认识这一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5.
正很多人都认为,"中医"是"中国医学"或者是"中国大夫"的意思,其实不然,"中医"的"中"在古代是"尚中"和"中和"的意思。"中"是中国古代哲学里的一个著名概念。老子说:"致虚,恒也;守中,笃也。"这里的"中"就是指心境。《管子·内业》里的"定心在中"以及"正心在中"等,这里的"中"都是形容心境达到了定、正、静的状态。《礼记·中庸》也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  相似文献   

16.
"走向世界的中国"是全书乃至全套教材的结束语,既是中国区域地理内容学习结束后的"总结",又是中国地理的开头部分──"从世界看中国"的"呼应";既是中国地理与世界地理的"融合",又是进一步学习乡土地理的"引言"。本章的教学内容在《地理课程标准》中没有相应的标准点与之对应,且跨度大、灵活性强,为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因材施教,提供了施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与中国近现代史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是一致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主题、主线、纲领等都涵盖了"中国梦"教育的主要内容。所以,在"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课堂上,以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为载体去阐述"中国梦",具有极大的优势。本文重点论述如何改革"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模式,推进"中国梦"融入课堂,从而引导学生深入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实质,并坚定"中国梦"的信念。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具体概念经过近30年改革开放的社会历史实践,已经成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模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改革开放的"中国模式",是一条既造福于中华民族又有利于和谐世界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也是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发展模式,它实现了发展与分享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正视社会诚信缺失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之策,建设"诚信中国",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从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和哲学方面对建设"诚信中国"的必然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诚信中国"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莆田学院学报》2021,(1):75-80
简述艺术的组成元素、"意识流"与"中国风"。探讨"文化融合"与"中国风"再创造的关系,分析"中国风"世界化的情况,提出基于中国自信"中国风"辐射发展策略:要开创中国艺术的新纪元,再创"中国风"并使之世界化,应该把握"多元吸收外来的优良艺术文化并加以融合""文化深耕与发扬""辐射发展"三大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