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小学音乐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对音乐教育提出的要求,需要将音乐审美融入到小学音乐教学中去,充分发挥审美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以培养学生对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同时将音乐的基本教学知识也融入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去,实现"双基教学"与"审美教学"的共同作用,推动小学音乐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经。音乐教育应该受到重视。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美,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体验美、表现美,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杨乐 《考试周刊》2014,(95):187-187
<正>小学音乐课堂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是塑造思想道德教育和小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师应该把握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个性发展"方面入手教学,促使小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关于识谱教学识谱是音乐教学中最难、最枯燥的教学环节。我在进行五线谱知识教学时,采用"集中识谱教学法",把五线谱的基础知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国家逐渐开始重视起音乐、美术、体育等艺术体育类学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国家对小学音乐的教学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重在以审美观为主要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不可否认的是,当今小学音乐教育中仍然存在着局限性,诸多问题仍需解决。本文从实际出发,和各位教育工作者一同探究,旨在探索优化小学音乐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一方面要加强美育、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学习,正确地认识音乐审美趣味的作用,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一方面要加强美育、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学习,正确地认识音乐审美趣味的作用,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趣味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方面,小学音乐教育必须由“以教歌、唱歌为中心”向以提高学生音乐素质为中心转化。根据音乐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做法:一、以审美为核心,深化学生艺术感受小学音乐教育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一要科学化,教学方法要符合音乐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心理特点。二要艺术化,教学方法不墨守成规,教学技能技巧得到艺术化的运用。1.挖掘美的教育因素。小学音乐教材绝大多数是音乐宝库中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充满着美的因素。教师在音乐教学时,应注意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美和音乐美,找准教育点加以启发诱导。…  相似文献   

8.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是情感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念、加强对当代学生音乐审美的熏陶。这就要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要以审美教育为主线指导整个音乐教学过程,让学生从中参与音乐生活、接受音乐熏陶、享受音乐的美。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体验为核心。”很多音乐教育专家也认为:在音乐课中进行音乐知识教学与音乐技能培养时,要有机地渗透音乐审美体验。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达美、创造美,融“四美”于音乐课教学,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音乐的美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王郁 《中学生电脑》2011,(4):67-67,69
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而音乐欣赏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小学音乐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它让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浅议音乐实践教学中美育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当代科学与教育的发展,审美教育在精神生活中的功能愈加被人们重视.美育不仅成为当今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美育的手段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审美素质和人文素质.由此可见,在高职院校的音乐专业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在教学中的审美教学意识,强调把音乐的"美"渗透其中.  相似文献   

12.
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过于强调艺术理性,把学生音乐审美框定在认知结果的认识论层面,忽略学生音乐感觉与审美经验培养的生存论和价值论等问题。基于“感觉唤醒”的小学音乐教育指向学生生命能动的美感能力、生命发展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本真的价值意义。教师应在具身、沉浸、生成“感觉唤醒”的教学路径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回应学生音乐审美的现实需求,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的美育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3.
音乐是一门情感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音乐教育的特征是情感审美,其教育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音乐教育以情感支持为载体,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现音乐的德育功能。它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深刻而有力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小学音乐教学并不是局限于某种意义上的文化教育.而是以审美体验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音乐素养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艺术与审美教育.对于学生情感的陶冶、心灵的塑造、性格的形成等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观念.为广大的小学音乐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赋予了小学音乐教学更多的内涵.为我们的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那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我们要如何进行小学音乐教学呢?  相似文献   

15.
赵洪 《儿童音乐》2012,(2):44-46
长期以来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一直没有受到重视。其基本现状是,大部分学校和教师只注重唱歌教学,音乐欣赏成了一个薄弱环节。主要原因是由于人们对音乐欣赏教学在作为审美教育的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足够的认识。即使是在音乐教育比较发达的城市,许多学校和教师也把音乐教学的重点放在音乐知识技能教学上,有的甚至把音乐教学等同音乐知识技能教学,把对音乐知识技能的掌握当作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直接目标,而忽视了音乐教学的其他方面,尤其是忽视音乐欣赏。同时使得音乐教学过程变成纯粹的音乐知识技能传授和训练过程,学生缺少参与音乐、体验音乐并获得审美愉悦的机会。笔者以为音乐课中的理想境界应该是提供一种音乐性的教育而不是音乐培训。"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学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全民音乐文化素质的普及教育,其核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器乐教学首先要遵循音乐教育的审美性原则,其目的是通过乐器学习音乐、表现音乐、激发兴趣,全面提高学生音乐文化素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主要以声乐为主,内容形式单一。很多噪子不好或处于变声期的学生会对单纯的唱歌教学产生厌恶感,从而丧失学习音乐的信心,也许很多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就扼杀在小学阶段,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的目标必然会落空。器乐进入课堂,打破了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标志着音乐教育改革新纪元的到来。由于器乐教学是我国音乐教育近年来才正始引入课堂,许多人对器乐进课堂的性质,任务以及其教学形式、方法、手段等的认识不足,因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许多误区。认为器乐进课堂就是在  相似文献   

17.
吴莲花 《快乐阅读》2012,(22):112-113
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中实施全面现代素质教育的重要组织部分,通过音乐教育可以提高小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以及自身综合素养,为小学生能够从小接触音乐、热爱音乐、享受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就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了一下探析,希望能为小学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吴曼菲 《新疆教育》2013,(8):108-109
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主要是以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为主,以适合各个阶段的学生特点出发设计音乐的不同形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从而体现素质教育中的审美教育。传统的音乐教学活动仅仅停留在对学生听觉的作用上,忽视了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而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音乐形象又是问接感知的抽象形象,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彤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由此可见审美趣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其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美妙的音乐可以和谐人的心灵并启迪心智,从而激励人们创造多彩的人生和塑造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革音乐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渗透审美教育,引导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在对美的音符、美的旋律、美的歌词的感悟中,充实学生的审美底蕴,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使学生能真正地感受与鉴赏、理解与感悟、表现与创造音乐之美,让音乐课堂唱响最美的旋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教育理念、育人观念的提升,原有的师生简单互动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代音乐教育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培养具有主动发展能力和创新意识人才的需求,由此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总结今年来多媒体教学的经验的基础上,从教学手段、音乐欣赏、审美教育、品德培养及资源共享等多个方面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优越性与具体方法,总结了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要手段,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新型教学模式,从侧面上对现代音乐教学的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