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离子液体辅助下,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纳米球形Ag2CO3/Ag3PO4核壳材料.用XRD,SEM,TEM,EDS和UV-Vis spectru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可见光催化降解甲基橙试验,对产物的光催化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合成产物为纳米级球形Ag2CO3/Ag3PO4核壳结构,颗粒大小为50~200 nm.Ag...  相似文献   

2.
采用沉积沉淀法制备了四氧化三铁负载磷酸银(Ag3PO4/Fe3O4)可见光磁性催化剂,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催化剂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用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评价了不同负载量的Ag3PO4/Fe3O4复合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Ag3PO4负载量为50%时光降解效果最好,在模拟太阳光下,辐照80 min后的降解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3.
魏书彬  马玉兰 《化学教学》2006,(2):62-63,58
“分别Na3PO4,NaH2PO4,NazHPO4三种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其沉淀物:A.都是Ag3PO4B.分别是Ag3PO4,AgH2PO4,Ag2HPO4 C.都是AgH2PO4 D.都是Ag2HPO4。这是1987年全国化学竞赛试题第19题选择题,这道题正确答案为:A。资料显示磷酸的钠、钾、铵盐及磷酸的二氢盐都易溶于水,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溶液法制备纳米ZnO和掺杂Ag/ZnO光催化剂,并分别进行了SEM和XRD表征。以活性艳红X-3B为模拟废水,考察了溶液初始浓度、起始pH值、催化剂的量对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X-3B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制备的Ag/ZnO复合催化剂进行了光催化降解活性艳红的降解实验,并阐明了Ag/ZnO光催化机理,得到最优化的光催化降解条件。结果表明:当溶液初始浓度20 mg/L,起始pH=5,加入催化剂量为0.04 g,活性艳红X-3B降解率最高达到89.24%。  相似文献   

5.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Ag2O/NaNbO3复合光催化剂,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对其物相和形貌进行表征,用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对其光学性质进行研究。在可见光下以罗丹明B(RhB)为目标降解物,检测了Ag2O/NaNbO3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纯的Ag2O和纯的NaNbO3相比,Ag2O/NaNbO3复合光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其光催化活性的提升可能归结于p-n结的形成,使得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机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膨胀石墨负载N掺杂氧化锌催化剂,用XRD和SEM对样品进行表征,以染料甲基橙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反应评价了该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N掺杂氧化锌以纳米颗粒的形式分散在具有疏松多孔蠕虫状结构的膨胀石墨片层表面,膨胀石墨为N掺杂氧化锌提供高浓度的三维降解环境,在紫外光区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在最佳条件下降解1h,其降解率可达92%,催化剂在重复使用4次后降解率仍比较高。  相似文献   

7.
石墨型氮化碳(g-C_3N_4)和纳米金属银(Ag)都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吸收性能,在光催化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以g-C_3N_4和纳米Ag构建的复合型光催化材料,既可以克服g-C_3N_4导电性差,光生电子和空穴复合几率高的缺点,又能利用纳米Ag的局域等离子体共振效应进一步拓宽可见光吸收范围,或通过g-C_3N_4和纳米Ag界面处的肖特基势垒抑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Ag/g-C_3N_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文章对近年来Ag/g-C_3N_4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制备与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纳米Ag负载增强g-C_3N_4的光催化性能的机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8.
天然温泉水具有分布广泛、成本低、环境友好等特点.本工作选用富含氯离子的云南腾冲温泉水为氯源,采用一步沉积-沉淀法合成Ag/AgCl/BiOCl复合光催化剂.结果表明,Ag/AgCl颗粒负载在片状BiOCl表面,Ag/AgCl/BiOCl由于Ag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在可见光区具有明显的吸收.可见光催化(λ≥420 nm)降解罗丹明B溶液表明Ag/AgCl/BiOCl复合光催化剂比Ag/AgCl和BiOCl展现出更高的催化性能,且循环4次后依然能维持较高的活性,光激发产生的空穴和电子为主要的反应活性物种.本工作将天然温泉水的应用拓展到纳米材料研究领域,为Ag/AgCl基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共沉淀法和水热法成功制备出Z型异质结BiVO4/g-C3N4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方法对制备的样品进行了结构、形貌和光电化学性能表征,并对其可能的光催化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与单一的BiVO4、g-C3N4光催化剂相比,Z型异质结BiVO4/g-C3N4光催化剂在可见光下对亚甲基蓝(MB)的降解具有最高的活性,分别是单一的BiVO4和g-C3N4的12倍和2.18倍。经过5次循环实验测试,Z型异质结BiVO4/g-C3N4光催化剂对亚甲基蓝MB的降解率均能达到90%,证明其有良好的稳定性。此外,通过活性物种捕获实验对Z型异质结B...  相似文献   

10.
以AgNO3和Na2CO3为原料通过沉淀法制备了Ag2CO3光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光谱(UV-Vis)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该光催化剂在紫外光照射下对亚甲基蓝(MB)的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Ag2CO3的禁带宽度约为2.53 eV,经60 min紫外光催化反应,0.5 g·L-1Ag2CO3对40 mg· L-1的MB溶液的降解率达到97.7%,比同等条件下TiO2的降解率高出31.1%.  相似文献   

11.
表面原子结构的改变直接影响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通过简单的共沉淀方法来控制Ag_3PO_4晶体结构的晶面,制备出{110}晶面的十二面体结构和{111}晶面的四面体结构Ag_3PO_4,然后与g-C3N4复合获得复合光催化剂Ag_3PO_4/Ag/g-C_3N_4.利用透射电镜、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光谱、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表面光电压谱仪分别对样品的晶像组成、微观形貌、吸光度,光电分离能力进行了表征.所制备的催化剂用于光分解水测试,考察了不同晶面光催化剂对光分解水的关系.研究表明:{110}晶面暴露的十二面体结构Ag_3PO_4/Ag/g-C_3N_4表现出更好的光分解水性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银系半导体由于其高效的光催化性能而广受研究者的青睐。本文设计了一个简单的两步法合成Ag/AgCl/Fe_3O_4纳米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实验,利用XRD和T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并在可见光照射下通过降解亚甲基蓝(MB)评价其光催化活性。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相关表征手段,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在玻璃基片上制备了[Ag/CoPt]n/Ag薄膜,并在600℃退火30min.结果表明,Ag掺杂厚度(x)对CoPt薄膜的结构和磁性影响很大.当Ag层厚度为0.5nm时,薄膜的垂直取向程度最高,其垂直矫顽力高达8.68×105A.m-1,而平行矫顽力仅为0.54×105A.m-1.适当厚度的Ag不仅有利于薄膜的垂直取向,而且能降低晶粒间的交换耦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利用磁控溅射和湿法刻蚀技术在玻璃基底上制备ATO/Ag/ATO/Cr复合薄膜及其电极,研究不同热处理温度对薄膜电极结构、表面形貌以及电学性能的影响。由于ATO (Sb掺杂SnO2)和Cr的共同保护作用,不仅有效阻挡氧气向电极表面扩散造成Ag的氧化,同时抑制Ag薄膜在高温下的表面凝聚现象,使得薄膜电极在550℃空气退火后,仍然具有较低的电阻率,为23 nΩ·m,且经过600℃的高温处理后依然具有较好的导电性能。因此,选择一定厚度的ATO作为Ag的保护层能显著提高Ag基薄膜电极在热处理过程中的抗氧化性。单项试验结果表明,此厚度30~60 nm为宜。  相似文献   

15.
Ag线栅具有超强的透射特性,色散能带结构的精确计算有助于分析理解亚波长结构中的电磁特性。利用有限时域差分法FDTD计算了亚波长Ag线栅能带结构,并根据该方法计算了周期为500nm的Ag光栅在不同厚度情况下的能带结构图。结果表明从该方法计算出来的能带结构中可以分析得到Wood异常、波导模式、SPP模式以及透射共振波长红移等多种电磁现象,与现有文献的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6.
以水热-煅烧结合法制备了1D/2D Cl-TCN/Ti3C2光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表征分析及性能测试。反应120 min时,Cl-TCN/Ti3C2对4-硝基苯酚(p-NP)的降解率为71.2%,较Cl-TCN和直接煅烧的氮化碳(g-C3N4)分别提高了18.7%和67.1%;Cl-TCN/Ti3C2对NO3-的还原率为25.5%,较Cl-TCN和g-C3 N4分别提高了10.7%和22.9%;通过3D荧光光谱分析发现Cl-TCN和g-C3 N4对实际废水也有良好降解性能,说明形貌调控、元素掺杂及异质结构有效提高了可见光响应能力,降低光生电子-空穴复合率,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该实验设计体系完整、知识面广,有利于提升环境学科学生在创新实验中对光催化技术的掌握,为科创训练和创新培...  相似文献   

17.
通过水热合成法得到[Ag2(C6H4NO2)2]n配聚物的晶体结构。配合物为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具有一维无限空间结构,其中两个Ag^+离子均为2配位,并且是晶体学不等效的。其重复单元由[Ag(1)(C6H4NO2)]和[Ag(2)(C6H4NO2)]两部分组成。Ag(2)与Ag(2)之间以及Ag(2)与Ag(1)之间存在多种弱键作用,使配合物形成了3D网络结构。同时也研究了配合物的发射、UV-VIS—NIR和IR等光谱。  相似文献   

18.
由于二氧化钛和氧化亚铜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从而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如降解污染物,自清洁的涂料等.设计一种反应温度为180℃和反应时间为3 h的溶剂热方法,以乙二醇作为溶剂,硝酸铜作为反应试剂,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为表面活性剂,合成具有球状结构的Cu_2O颗粒.进一步以酞酸四丁酯(TBOT)为钛源,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具有核/壳结构的Cu_2O@TiO_2球状颗粒.这种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材料形成p-n异质结.创新点在于在两种不同半导体金属氧化物之间成功形成均匀的核壳异质结.所制备的样品采用带有能谱(EDS)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样品形貌进行表征.在室温条件下,以500 W氙灯为光源,对甲基橙(MO)溶液进行光催化降解测试.结果表明,产物的光催化性能明显高于Cu_2O和TiO_2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9.
结合水热法和沉积法合成磁性可分离Ag Br/NiFe_2O_4复合光催化剂,并通过XRD、SEM和UV-vis DRS对其晶体结构、形貌及吸光性能进行了表征。以四环素(TC)作为目标污染物,研究Ag Br/NiFe_2O_4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Ag Br/NiFe_2O_4复合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高于单一Ag Br,归因于复合材料能够有效促进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此外,探究了催化剂添加量、温度和p H值对光催化降解TC效果的影响。机理研究证实Ag Br/NiFe_2O_4光催化降解水中TC主要是通过超氧自由基(O_2·-)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Ag_3PO_4/EG复合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XRD)及扫描电镜(SEM)对其结构进行表征,以染料甲基橙(MO)的光催化降解为模型评价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磷酸银紧密地负载在膨胀石墨(EG)的表面,在可见光下膨胀石墨提供了强的吸附性能;在最佳条件下降解80 min,甲基橙的降解率可以达到92%,当Ag_3PO_4/EG复合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仍具有很高的光催化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