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没有先进的现代教育理念,纵使有多么先进的硬件,教育也是枉然的,因为它无法使人的生命更加情韵悠长,光明磊落,无法使人的视野更开阔,心灵再善良,精神更自由!  相似文献   

2.
罗牧言 《师道》2009,(11):1-1
曾经随团观摩一名校,据说是某地重点打造的教育航母,由市重点中学领衔创办。学校占地近千亩,师生万余人,耗资近十亿。走进校园,果然气势磅礴,进门就是展示声光电的科技广场,中间是音乐喷泉,周围一圈石阶,颇具古罗马大剧院的风格。放眼周围,高楼大厦鳞次栉比,欧式建筑目不暇接。同行诸君纷纷赞叹学校财力之足物力之丰,我则隐约有些不安。  相似文献   

3.
学校的经营与管理是一门艺术,其中自有诸多的神妙。但是简朴为大美,"嚼得菜根,成得大事"。做人如此,办学也如此,返朴归真才能入至高境界。一所学校如果注重物质的奢华,那么离教育也就远了。  相似文献   

4.
“你别走!这段日子你怎么了?干吗不跟我讲话?”我把抓住她的自行车龙头。此时正是学校放学的时间,停车场里挤满了拿车的同学,也许是我的声音太大了,周围的同学纷纷朝我这儿看来。我瞪了他们一眼,继续对着我面前已经满脸通红的她说:“你说啊?为什么不理我?”“你管不着……!”她晃了晃自行车龙头, 想要走。但她的力气实在是太小了,哪里能和我这个七尺男儿抗争。她急得脸更红了。这时,她的死党——“侠女”跑过来了,冲我吼道:“你在干吗?你这样不让她回家算什么?……”  相似文献   

5.
姥爷是上个世纪第一个十年出生的人,仅读过三年私塾。可就是这三年私塾奠定了姥爷一生的文化底蕴和做人本色。三年私塾之后,姥爷在青岛做了三年学徒,后来就在一家公司做财会工作。四十年代末姥爷就不愿再继续工作了(后来据姥姥说是怕不自由),于是就赋闲在家,一家的生活没有了来源。随着家具的典当,便是书籍字画的变卖。至今我也难以想像一贯神色安详儒雅的姥爷,衣衫笔挺  相似文献   

6.
渐行渐远     
正这是他的最后一节物理课,但他却没有讲课。我的眼圈红了,老师的眼圈也红了,大家的眼圈都红了。泣不成声的女生还趴在桌子上,不断地用纸巾将晶莹的泪珠抹去。我强忍着泪水,终于没让它夺眶而出。一个颤抖而略带抽泣的声音打破了许久的僵局:"同学们,每个人都有梦想,我,也不例外。为了这个梦想,我必须,和这个班级,这所学校,这个小镇,和这个充满  相似文献   

7.
渐行渐远     
2000年的暑假是段有着明媚的阳光却没有暖意的日子。我躲在空调房里和小淅通电话,我们很少说什么,只是静静地听着对方的呼吸声。有的时候她会在那头抽抽搭搭地哭泣,眼泪顺着电话线流到我的脸上,凉凉的湿湿的。  相似文献   

8.
渐行渐远     
我知道前方的路上是寂寞和无奈,我明白有些情节总在我心头曲折蜿蜒。只是我觉得自己还是那个光着脚、捧着一颗晶莹剔透的心的女孩儿,没有浮华渲染,没有衣着华裳。异常平凡的人生,因曾有你的陪伴而让我对它如此爱恋。——题记  相似文献   

9.
渐行渐远     
苏传明 《师道》2006,(9):61-61
巴金:大师远行精神常青巴老,“五四”时代的最后一位大师。诗人邵燕祥说,巴金就是那个时代的“愤青”,现在的孩子衣食无忧,怎么能理解那时的愤怒。景行行止,高山仰止;大师仁德,彪炳千秋。大师说:“我快要到生命的尽头了,我不愿意空着手离开人世,我要写,我决不停止我的笔,让它点  相似文献   

10.
渐行渐远     
经过了那个孤独而又漫长的暑假,我打算安安静静地度过三年的高中生涯。真的上高中了,令我吃惊的是,这里是真正的高手如云,世界上永远不差比你好的人。我庆幸自己很早就意识到了这点。  相似文献   

11.
渐行渐远     
李思稼 《新读写》2012,(4):15-15
龙应台在书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相似文献   

12.
13.
<正>张爱玲说过:“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对我而言,回忆更是故乡青团的味道,是满嘴的醇香、满脸的笑意、满腹的厚实。清明节前后,照例要回老家扫墓。我的老家在镇子西边的山沟里,旁边有溪水顺流而下,流进小镇。清明节时,我们成群结队到山林墓地里去扫墓。一路上,你会看到很多人拿着一团绿绿的东西在吃,那就是青团。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农业,需要精耕细作,需要日积月累;教育家的诞生一定是在没有终点的马拉松长跑过程中,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坚持不懈;教育家的诞生是自然而然的,是水到渠成的;教育家的成长是倾听花开的声音,需要慢慢等待。教育家的产生往往是因人而异的,个性色彩很浓。校长在自己的学校,利用自己的办学条件,创造性地解决自己学校的办学问题,推动学校的发展;教师  相似文献   

15.
今天的中国教育已经是一个理念爆炸的时代,几乎所有的校长、绝大多数教师都能说出许多新的理念,都能喊出一两句代表性的口号,但应试教育等教育异化现象并没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课程改革无以深入,停留在形式变革,停留在表面文章,停留在热闹口号,教育的表面化、形式化、浅层化造就了教育的虚假繁荣。  相似文献   

16.
渐远渐近     
雨后的天空七色的光韵映入瞳孔的是清凉的气息顺着滴答的露珠嵌出透明光泽的小圆晕模糊在灰土色的尘埃中  相似文献   

17.
家访,即教师根据学生某段时期内的表现,有目的地去学生家庭里看学生、看家长并跟他们谈话、交流,以期问题得到改进或经验得到强化。尽管时代飞速发展,打电话、发短信、家校通、QQ聊天等形式已经非常普遍,但其教育实效仍无法比拟传统意义上的"家访"。遗憾的是,如今教师很少家访,甚至有些教师的家访,还是受某些集体因素或行政因素的强制性影响而产生的行为,比如学校组织的教师集  相似文献   

18.
任友群  熊建辉 《世界教育信息》2014,(15):F0002-F0002
先生20世纪40年代初生于江苏无锡,60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最早赴美求学并获得比较教育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者。  相似文献   

19.
最是读书滋味长。那悠长的回味,萦绕于眉间唇边,更倾注于字里行间。"《我们仨》问世四年后,九十六岁高龄的杨绛先生推出《走到人生边上》。年近百岁的老人居然还有如此真挚的思考与坦然的心态。乍看书名,自然会使人联想到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钱钟书先生也曾这样说:"人生是一本大书。"他要把自己的灵魂嵌在人生边上的文字中。斯人已去,而他生命的文学又从他夫人杨绛的生命中延续。从《写在人生边上》到《走到人生边上》  相似文献   

20.
曾经随团观摩一名校,据说是某地重点打造的教育航母,由市重点中学领衔,重点初中、重点小学、重点幼儿园联袂参与的十五年一贯制的新教育园区,占地近千亩,师生万余人,耗资近十亿。听这数字就很吓人,想看的心情也就很迫切。走进校园,果然气势磅礴,进门就是展示声、光、电的科技广场,再向前走就是开阔的音乐喷泉广场,周围一圈石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