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振兴"三农",既要脱贫,更要富民。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在国家政策和科技创新的支持和助力下,新农人充分挖掘农业功能和农村价值,诸多新业态、新模式已逐步渗透到农村全产业的链条中。红光镇的田园综合体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田园综合体的概念也在这个文件中第一次被提出。接着,2017年5月24日,《关于开展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下发,河北、山西、四川等18个省份成为开展田园综合体的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2.
田园综合体建设与乡村景观设计研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也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实践的重大创新,系统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文章结合我国田园综合体建设实践,从田园综合体与乡村景观的发展背景、综合功能的表现特征两个方面梳理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二者在主体建设思路上、三生三产的建设背景上、对城乡差异性因素的联接综合上存在深度耦合。此外,以淮南市林王村为具体设计对象,从林王村的产业特点总结出都市近郊型文旅类田园综合体类型,针对性地提出“农业+文旅”的综合类田园综合体模式,即“农耕文化体验景观、文化创意公共景观、生态湿地景观”三种景观构想策略,形成了基于林王村产业层面的乡村景观规划。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逐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农业与地产、旅游产业的融合不仅促使"田园综合体"成为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还对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出新的要求。在"田园综合体"发展背景下,精准、高效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田园综合体是一种能够振兴乡村发展、可以推广应用并且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城市与乡村互动的发展模式.在国家的全力支持下,田园综合体建设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得到了长足发展.辽宁不仅所处的地理位置非常独特,还是一个具有多民族同居的省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经过长期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区,适合建设田园综合体园区.文章根据辽宁田园综合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了适合辽宁发展的田园综合体转型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力求提高乡村经济发展水平,缩短城乡经济差距,改善农村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质量。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促进田园综合体的形成与发展,也已成为农村地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点。为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山东为例,对山东田园综合体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够为其他地区的田园综合体形成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乡村旅游肩负"旅游产业扶贫"重任,又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促进河北省乡村旅游向休闲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转型升级,分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主要有乡村旅游产品由过去单一的食宿接待模式向田园综合体、旅游小镇、休闲农业、精品民宿等多业态转变,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乡村旅游开发主体多元化等;剖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文化挖掘少、开发雷同、人才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从文化升级、产品升级、制度转型3个方面提出了河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旅游综合体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模式,是一种崭新的产业业态。本文在对国内典型个案考察的基础上,诠释了旅游综合体的定义及基本内涵,提出旅游综合体实践模式的主要实现路径,旨在为理性开发旅游综合体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
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对区域旅游发展起着制高点的作用,而综合了旅游产业导向下泛旅游产业聚合开发模式和全域体验式开发模式的TG聚合模式,是目前西部民族地区区域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较为合理的选择。具体到贵州南部,通过构建三都—荔波旅游核心综合体,景区旅游综合体和城镇旅游综合体,推行乡村无景区化全域体验旅游,最终实现区域旅游的可持续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个成功的旅游综合体对于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有巨大的作用,研究认为:济南可规划布局四大综合体:泉水主题休闲观光综合体、奥体板块体育休闲综合体、南部山区生态度假综合体、西客站板块文化创意综合体。济南市可以通过规划建设旅游综合体推动旅游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于色彩的运用以及色彩的搭配是非常重要的。景观设计所展现出来的美感对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景观设计中巧妙的运用色彩,可以提升景观设计的价值,提高旅游的美感,吸引更多的人来观光游览,促进园林整体的景观效益。基于此,本文围绕色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21):F0003-F0003
广东省广州市旅游商贸职业学校创建于1981年,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广东省现代化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学校以培养中级旅游商贸披术人才和服务管理人才为目标,一贯高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邹焕 《考试周刊》2011,(66):29-30
城市景观作为一种人文景观.是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综合体,它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达到“诗意地栖居”的理想境界,必须进行“原创性”的城市景观设计.实现景观价值的最大化。因此认识城市景观,加强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的景观环境影响评价,保护城市景观资源。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旅游学校于2012年9月开设第一届旅游俄语专业,该文试图从中职学校开设旅游俄语专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中职学校旅游俄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中职学校旅游俄语专业课程建设和实施三个方面对中职旅游俄语专业的开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文通过对广东省6个城市12个区891个农村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分析了农村居民的旅游认知、出游偏好及出游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广东省农村居民的旅游认知程度较高,且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居民旅游偏好受人口统计因素的影响明显,目的地选择前三位依次为风景名胜区、历史建筑古迹区和大城市,出游时间基本不受农时节气的影响;随着距离的递增,出游频率和出游愿望不断递减;多数农村居民将安全性视为出游的首要影响因素。文章指出,广东省农村旅游市场值得大力开发与培育。旅游企业应根据农村居民出游特征与偏好进行市场拓展,而政府应规范旅游企业的市场行为。  相似文献   

15.
游学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教育形式,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把游学与旅游结合一起形成修学旅游,已经成为国际上一种有特色有意义的专项旅游产品,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旅游者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在广东省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修学旅游应运而生,广东在发展修学旅游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修学旅游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广东省的修学旅游存在产品单一,修学旅游开发项目缺乏规划和设计,国内修学旅游开发不够等诸多问题,这些都不利于广东省修学旅游的发展。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修学旅游的概念,分析了广东省修学产品的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修学旅游产品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需要立足特色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乡土生产方式孕育了古代中国农耕文明;乡村是古代文人“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的田园牧歌诗意呈现,田园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内在支撑。本文从传统田园审美文化的价值功能出发,提出其与乡村旅游有机融合的的内在逻辑、方向及时代价值,对进一步发展文旅融合产业、推进乡村振兴,丰富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系列决策理论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普宁市洪阳古镇是广东省历史文化古镇,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之一,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人文旅游资源特色鲜明,具有潜在的巨大旅游开发价值。作者在综合考察洪阳古镇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同时引入现代营销学中常用的SWOT分析法对洪阳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条件进行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为例,基于旅游综合体理论,研究新时期主题公园成功的发展模式。研究发现:珠海长隆国际海洋度假区在珠海横琴新区的建设弥补了珠港澳城市商圈旅游资源的缺口,并将旅游综合体的聚集开发、聚集产品、聚集功能和聚集经营的发展模式与主题公园开发相结合,开创了新型主题公园发展模式。这种顺应市场消费需求、开启企业与政府开发共同体、融合产品功能聚集、实现盈利多元综合化的新型主题公园发展模式即将为新时期主题公园开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对广东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现状进行深层次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广东省体育旅游资源有着良好的基础条件、民族特色,较强的市场潜力,旅游资源丰富,可开发资源内容繁多。广东省体育旅游开发应当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观赏与参与相结合、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相结合、兼顾性与多样性的四大原则。遂是提出:政府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体育旅游协调发展;创新旅游发展思路,激发体育休闲功能;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挖掘、整理力度,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体育旅游宣传方式,引进体育旅游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88):194-195
万州为重庆五大功能分区中"生态涵养区"的核心,也是重庆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具备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条件,万州在十二五规划中,将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作者从万州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两个方面做了深入分析,也对限制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做了阐述,认为万州最终应形成卫星田园乡镇的网状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