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绮诗的作品《无声告白》中,女主人公莉迪亚面临着身份建构的难题。后殖民学者霍米·巴巴在《文化的定位》中提出的"杂糅性"和"第三空间"为文化殖民背景下少数族裔寻求身份建构提供了重要线索。对美籍华裔女性来说,霍米·巴巴的理论也是帮助她们利用自我意识抵抗美国白人文化权威、平衡文化身份、完成身份建构的有效策略。而莉迪亚正是缺乏相应的自我意识,忽略了自我身份的"杂糅性",无法在中美文化身份中找寻出一个居间的"第三空间",从而在身份建构的过程中走向了失败,最终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她痛苦而短暂的一生。  相似文献   

2.
以深度访谈为工具收集数据,分析“双一流”背景下出国访学教师的身份建构,关注他们在与社会情境持续互动中构建专业身份的过程。研究发现:访学教师通过课堂学习、参与学术活动以及当地社会文化生活的方式建构身份,其身份建构呈现出教师职业生涯的阶段性特征;在与多重环境的协商中能充分调动主体能动性,寻求教师身份和研究者身份的建构与发展;在新情境中访学教师的身份建构是以已有的专业身份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以进入西方实践共同体为目的。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6,(82):7-8
《无声告白》是美籍华裔女作家伍琦诗耗时六年写成的首部长篇小说。小说围绕莉迪亚的死亡事件,从家人们不同视角抽丝剥茧地拼凑出莉迪亚的死因,揭示了生活中始终存在又被人们忽视的身份危机、戏剧人生及爱和自由等不能承受之重。  相似文献   

4.
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师范生不仅要学会如何教学,而且必须完成个人的身份认证与建构.真实教育情境造成了实习生多重身份交叠,而教育实习情境中的互动与话语又可促使实习生由“理想的自我”走向“现实的自我”,并在这一过程中建构新的个体身份,由此获悉“我是谁”以及身为教师的自我“该如何做”等身份知识.  相似文献   

5.
话语实践与身份建构具有交互关系,身份的建构也是创设语境的过程,教师语用身份主要通过教师话语体现出来。少先队辅导员作为教师类别中的一员,在语用学的视角下开展身份研究,对于其讲好“儿童化”政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本文基于语用身份论,选取“全国少先队辅导员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少先队活动课作为研究语料,探讨少先队辅导员的语用身份及其建构策略,从中寻求少先队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名誉领事》是当代英国小说家格雷厄姆·格林的代表作之一,以凸显人物身份的建构性进而表达重构现代进程中“全球英国性”的主题。主人公普拉尔失落的“家园”使其身份的差异性显现,贫民窟空间的行为使他寻求身份的同一性。普拉尔始终在边境小城进行跨文化语境下的交往实践,以求作为一名英国人的民族身份建构,鲜明表达了“英国性”民族身份的认同。作为小说中的主人公,普拉尔的身份超越了空间和时间,最终呈现出后现代社会背景下,归属感丧失的现代社会主体如何通过爱与信仰重构身份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言语行为理论和语用身份建构。选取“第十三届全国初中英语优质课大赛”一等奖组的教学视频进行转写,最终采用10名教师的教学视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优质课教师的言语行为使用策略、语用身份建构及学生课堂反馈表现。研究发现,教师在课堂中建构的教师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通常使用指令类言语行为建构权威型教师身份,使用阐述类言语行为建构同伴型和专业型教师身份,使用表达类言语行为建构亲和型教师身份;教师在课堂中建构同伴型及亲和型教师身份时,学生倾向提供更多的积极反馈。  相似文献   

8.
跑向谷仓     
莉迪亚将书包扔到门廊的长凳上,跑进厨房。“爸,我打算成为全校跑得最快的女孩!”她嚷道。还差三个星期就要召开校田径运动会,莉迪亚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国家领导人在历届“中国-东盟”峰会讲话为语料,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研究讲话中所建构的国家身份,揭示话语与国家身份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中国国家领导人在讲话中通过对不同类型词汇的选择和协作使用,建构了“合作者”的国家身份及形象,也揭示了话语实践(讲话)与社会实践(国家身份建构)互动关系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0.
贵州军屯的制度背景使屯堡族群主动将国家意识与符号运用于族群身份的建构过程中,最终使国家的权威得以在地方社会中“驻扎”,充分利用国家符号更有效地支撑了屯堡族群身份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文化研究不单是一个纯粹学理层面的问题,它与言说者的文化身份密切相关。在文化研究的译介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中国与西方”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对文化工业批判中建立了文化研究的“边缘文化身份”;文化研究中的现代性、历史主义立场初步建构了其“混合文化身份”;阶级分析、政治经济学分析的回潮形成了“重构文化身份”。文化研究及其言说者的身份嬗变还远远没有结束,文化研究的文化身份是一个开放的结构。今天的文化研究者必须首先对自己的文化身份进行深刻的反思,然后才有可能对文化研究及其文化身份有清醒的自觉。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因课程性质原因,相对与其他教师来说面临更多身份认同困境。虽然他们受到较高的制度身份建构与角色期待,但学校场域及形成的“地方性权力”对之有一定消解作用。在制度身份认同、他我身份认同以及自我身份认同三者中,S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他我身份认同最低。对这一群体的身份认同建构,应从相关制度、政策的关注,转向“学校场域实践”下个体间的互动与交往。  相似文献   

13.
文化身份问题是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现代性话语。文化身份是其既有稳定性又有变动性的构成因素(阶级、性别、国别、年龄、性、种族、道德、政治立场等)在异质文化冲突中的嬗变及其组合。文化身份在异质文化的冲突中发生嬗变,广告、消费文化在文化身份问题中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超级女声》通过“超级”确立身份,通过交往构建身份,通过自我身份认同达到社会身份认同。文化身份危机的根源在于自我认同的建构与社会认同的背离。个体文化身份要超越符号认同的屏障,重建文化身份的深度模式,摈除焦虑;社会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为个体身份的重建开辟绿色通道,最终达到个体文化身份和社会文化认同的双重建构。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对“教学专业”的一种身份辨识与建构,身份认同与认同危机不仅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也影响着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与动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身份认同危机既体现为教师身份社会规约的某种不合理,也体现为教师专业身份的泛化以及教师主动身份建构中的困惑与冲突。身份认同危机的有效化解内在地要求教师在互动与协商中,合理辨识、主动建构多重身份以及身份背后的权利、责任、义务与角色期待等。  相似文献   

15.
以三位聋儿父母为研究对象,基于“五A”意义维持模型理论,运用叙事研究方法,对其养育历程中生命意义的建构过程进行研究,构建本土化的聋儿父母生命意义建构模型,以凸显其身份独特性和文化特异性。结果表明,聋儿父母生命意义的建构有其独特性;补偿行为是建构生命意义的关键,包括应对、肯定、解释、重组等行为过程;对亲职角色的诠释是其现阶段生命意义的主要内涵;父母身份感和社会支持是影响聋儿父母生命意义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在后殖民语境下文化身份依赖于他者的动态建构.林语堂从自身的文化间性身份出发,在《吾国与吾民》中建构了与西方相异的中国文化身份,修改了西方“中国形象”话语的负面成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西方人的期待视野,获得了西方读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17.
小说《无声告白》讲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悲剧故事,莉迪亚有一个希望与众不同的母亲,渴望融入人群的父亲以及让她无处释放压力的家庭,莉迪亚所处的家庭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是最终导致其悲剧发生的原因。家庭教育对莉迪亚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空间理论视阈出发,对师范生的专业身份认同的结构和过程加以阐释,试图从新的研究视角发掘师范生专业身份认同发展的结构特征。具体而言,本文从探讨空间理论在教育学领域的发展及运用入手,依托拉康的“镜像空间”理论和霍米·巴巴的“通过缺席而在场”理论,以“镜子前的我”“镜中我”和“想象我”为隐喻,建构了师范生专业身份认同的三重结构,即“自我身份”“职业身份”和“理想身份”。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师范生专业身份认同三重结构对师范生培养项目的启发。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自传式的叙事法,以“关键事件”阐述“流动性”的个人故事如何建构其身份认同的历程.作者以自传式的书写方式叙述其生命故事,以“我”入文,既拉近研究者与读者的距离,也突出质性研究最大的人本关怀取向.通过三个小故事展示“在地性”、“流动性”、“空间性”和“暂时性”如何型构身份认同.  相似文献   

20.
文化身份包蕴着固有“特征”和理论上“建构”的双重含义。个体取得他所处的族群或社区承认的标志是获取文化身份的“同一性”,即“身份认同”。从身份意识的路径进行解读,《白鹿原》中的主要人物白嘉轩从一个本色农民过渡到白鹿原民众“精神领袖”的过程,是他从对儒家“仁义”的企慕叹赏到对自己儒家文化身份的寻找、确认与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