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慎没有专门的易学著作,但有大量的讨论易学的考论性文字。杨慎祖父杨春始治《易》,于是受业者相继,取科第不绝。其父杨廷和深于《易》,杨慎自己也以《易》中试。此外,在杨春教授之外,杨慎另得福建乡进士魏浚易学之传。他之所以不注《易》,乃以经传言性命之详,不愿屋下架屋,而以刊谬正误为意,认为此亦关系至理。杨慎易学以明象为先务,对《周易》字辞音义多有考订,多有独到之见,颇能启人之思,但又时有穿凿附会。他辨疑宋代易图,实开清辨易图之先声。他考订《易》韵读,创新古音学,在音韵学上承上启下,贡献良多,开清初顾炎武《易音》之先。杨慎伪作《古文参同契》,又创商瞿为蜀人之伪说,影响甚大。在易学义理方面,杨慎也有独得之见,如其性情不离之说即得力于易学。杨慎易学开蜀学之新风,在全国易学史上也有重要影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杨慎的文学评点是杨慎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期以来缺乏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杨慎文学评点的版本凡二十余种。杨慎未评点过《楚辞》与《文选》,但是明代一些《楚辞》与《文选》的汇评本,都从杨慎的著作中辑录相关论述作为评语,这与杨慎声名之著及其《丹铅》诸书影响之大有关。杨慎评点《李诗选》与《杜诗选》,为李、杜诗歌的笺注、诠释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杨慎对时人诗文集的评点,每则评语大多很简短,且属于感悟式、鉴赏类的,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杨慎的论诗旨趣与审美倾向。杨慎的文学评点之间表面看似无甚关联,但细究的话,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有着重要的内在理路,贯穿其中之一的便是杨慎对《文选》或六朝诗文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明、清两代不少学坛大师如明世王世贞、李贽、徐谓等都在自己的著述中引用、评点杨慎,在评价上作出过强烈反应。清代学人更着重致力于辑编汇总杨慎著述为《文集》《全集》《合集》《遗集》;为杨慎编制《年谱》,拟为后人重新评价杨升庵保留并奠下文献史料基础。历时愈久,升庵所享有的历史评价愈高,愈全面。  相似文献   

4.
杨慎是明代四川的文化名人,他的家族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名门望族。杨氏家族世家文化的形成,深受其家族优良家风家训的影响,杨慎家族的家训文化以勤勉谨慎、廉洁爱民的"四重"、"四足"家训为主要内容。杨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他从小所浸润的优良家风有密切关系,其家族的优秀家训文化同时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以及对中国的家庭教育文化的进步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杨慎所编辑的《全蜀艺文志》,较为重视选录"仗节死义"之士的文章,如对唐宋巴蜀"忠谏"士大夫"谏诤章疏"之文,选录"表以出之",是对巴蜀传统文化的传承;对盛明"嘉定四谏"安磐、徐文华、程启充、彭子充等"端士""纯人"诗文的选评,是对自己及议大礼同僚的"遗直"品行的礼赞;对歌咏宋末元初合川钓鱼城保卫战中英烈诗文的选评,是对民族气节的弘扬。这些诗文既充分表现出杨慎编辑《全蜀艺文志》"扬四子之芬,而成一邦之史"的文化意图,又是杨慎超越时空的束缚,在精神上与这些直节之士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相似文献   

6.
杨慎是明代首屈一指的文学家、学者,虽以文学、儒学见称于世,但在他的小学、文献学论著中,尚有大量考论文字的内容,归纳起来,涵盖了对古籍用字、汉字源流、字际关系、汉字形音义、疑难字考释等字学领域的探究,其论道多精辟可取者,明清字书如《字汇》《康熙字典》等多采其说。今将这方面的文献语料略作梳理,既可观杨慎字学之造诣与思想,亦可窥其对明清文字学之影响与贡献。  相似文献   

7.
D.H.劳伦斯是英国20世纪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巨星,他最富盛名的作品如《儿子与情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虹》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杰作。俗语云"出名要趁早",劳伦斯才23岁便有一部作品刊布在相当具有影响力的《英语评论》上,于是他被当时的文坛中人呼作"天才"。谁曾料想这一天才作家不仅在创作上不走寻常路,而且他个人的婚恋生活也极富创造性,甚至可以称之为歇斯底里的疯狂。因为,这个出身于普通矿工之家的青年,在短暂相遇  相似文献   

8.
张若愚 《世界文化》2006,(10):12-13
诺尔曼·洛克威尔(1894-1978)是20世纪美国著名画家,他的作品受到广泛赞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他为《星期六晚邮报》作封面画整整40年。21岁时洛克威尔与漫画家克里德同开了一个画室,后者为《星期六晚邮报》工作。在克里德的帮助下,1916年他第一次成功地为《邮报》作封面画《男  相似文献   

9.
学界对杨慎著作的总体数量虽有一个大致结论,但还有遗漏。已经亡佚的升庵著作,不少条目还保存在其他文献中,并未受到关注。我们从《蜀中广记》中发现了《琼屑》《蜀志补遗》《蜀志补罅》《写韵楼记》《舆地碑目》等书约八十多条佚文,对于收集整理杨慎著作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遭受人生历练后,杨慎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纳佛家空幻思想和老庄超然自适、任性逍遥等精神要素,使他能养生保全并张扬学术个性,抨击现实社会.杨慎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是颇为复杂、矛盾的,他思想中既有先驱色彩的人文、唯物的新元素,又终究不能摆脱寄希望于皇帝的历史窠臼;他在皇权的高压下委曲求全,却也敢采取无畏的反抗行为.  相似文献   

11.
雅各的祝福     
封二这幅画的故事出自《圣经·旧约》。画中这位可敬的老人雅各非常长寿,他一直活到174岁才卧床不也。雅各的儿子约瑟知道他的父亲将不久于人世,就带了他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子来到老人的房间,希望这两个孩子能得到他们即将离世的祖父的祝福,就象雅各本人曾经受到过他父亲以撤临死前的祝福一样。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的出生地淮安,诞生过抗金名将韩世忠、巾帼英雄梁红玉、抗英老将关天培等。周恩来从小就崇敬这些民族英雄,曾在淮阴外祖父家时参观过岳飞祠,对祠中前人题写的《咏岳少保祠》非常欣赏。12岁后,他北上沈阳读书,暑假时,专门到曾是日俄战场的同学家乡作客察访,...  相似文献   

13.
正孔子活了73岁,这在春秋时期,应算是高寿了。直到晚年,孔子的身体还很硬朗,思维也很清晰,71岁时还在作《春秋》。他虽然自叹"甚矣吾衰也",也只是久"不复梦见周公"而已,未见有什么大病。(《论语·述而》)那么,孔子是如何养生的呢?概言之,主要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寻根》2020,(3)
正盉,作为商周时期一种重要的青铜酒器,硕腹,腹部一侧斜生长管状流,另一侧有盉,三足,有盖,盖多以链等与盉相连。明代学者杨慎在《丹铅总录·凤盉》中有"瓦釜之于黄钟,饕鼎之于凤盉"的记载。"盉"字的含义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对"盉"字的描述为调味也。从皿禾声。南朝梁大同年间太学博士顾野王所撰写的第一部按汉字形体分部编排的字书《玉篇》  相似文献   

15.
杨慎堪称百科全书式的鸿儒,家学深厚,务实勤奋,性情率真,品格方正。其仕途不顺,因其性情之耿介忠贞;其怜民扶弱,实为心存以民为本,亲民惠民,敬民爱民;其胸怀宽广,乐观豁达,虽身处逆境亦能从容自如。杨慎坚守儒家的修齐观念,却又超越了一般儒者独善其身的认识。他坚持重义轻利,面对叛乱,先人后己、挺身而前,杨慎情真意挚,为完成父亲遗愿,勤勉编撰;虽然夫妻分离,情如磐石。他勇于抨击明朝选人用人和科举考试的弊端,勇气不凡。杨慎一生历尽沧桑,笃守方位,故备受尊崇。  相似文献   

16.
康有为 ( 1 858— 1 92 7年 ) ,原名祖诒 ,字广厦 ,号长素 ,更生。广东省南海县人 ,人称“南海先生”。康有为出生在名门望族 ,自幼聪颖过人 ,勤奋好学 ,两岁识字 ,5岁能诵诗数百首 ,6岁开始系统学习《大学》、《中庸》、《论语》和朱注《孝经》等书 ,1 1岁丧父 ,跟随祖父学习程朱之学 ,研文字训诂 ,阅《三国志》、《明史》。 1 9岁乡试不第 ,拜同邑大儒朱次琦为师 ,研习宋明理学 ,“得闻中国数千年学术之源流 ,治教之改变 ,九流之得失 ,古人群书之指归 ,经说之折衷”。 2 0岁入西樵山白云洞 ,潜心研究佛藏。当时中国内忧外患日重 ,康有为在…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张人凤兄整理、辑编其祖父张元济(菊生)先生遗,成绩斐然。《张元济书札(增订本)》(1997年商务印书馆)、新版《张元济日记》(2001年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华民族的人格(附张元济抗日战期作选辑)》(2003年辽宁教育出版社)等相继问世,《张元济古籍书目序跋汇编》和《张元济诗(修订本)》也可望杀青。  相似文献   

18.
张鑫 《寻根》2022,(1):61-67
《如梦录》是继《东京梦华录》之后又一本对开封社会风貌进行详细叙述的著作,是现存的明代文献中较为系统、详细地记载开封岁时节俗的方志性著作.《如梦录》在辗转一百多年之后,常茂徕于咸丰二年(1852年)在其友人裴春桥家中发现,并于此年完成删订.据常茂徕自序所言,他将《如梦录》中"荒诞无稽"的内容删除,记载不全的部分补充完整,...  相似文献   

19.
郝岚 《世界文化》2010,(4):24-25
福尔摩斯原型 柯南·道尔1859年5月22日出生在爱丁堡,他的祖父是广受欢迎的漫画家,叔父们也都是名人:都柏林的国家美术馆馆长、英国著名杂志《笨拙》的设计者与插图画家等等。但是他的父亲是个不走运的公务员,沉迷于酒精。因为这个家庭的贫穷,柯南·道尔早期在家中接受教育,由母亲玛丽来教他。  相似文献   

20.
認識論答問     
一 "度"與"數" 問:你在《批判哲學的批判》修訂第六版(下簡稱《批判》)後記中說,你是在"哲學就是認識論"的傳統之下寫作該書的,能否再講幾句? 答:西方自F.Bacon特别是自Descartes"我思故我在"以來,認識論成爲哲學中心,到Kant、Hegel到達頂峰.Kant第一批判絕大部分論證作爲科學基礎的"認識如何可能"(先天綜合判斷如何可能),Hegel以他的邏輯學囊括一切,形成了所謂認識論、邏輯學、本體論的三合一.到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更是如此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