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生态法治思想蕴含在邓小平理论中,对生态法治的生态意识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做出重要论述,指引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把握其当代价值,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化的兴起一方面是解决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当代生态科学和复杂性科学发展的结果,生态文化是新时代文化的一面旗帜,具有完整的发生逻辑和时代价值。生态文化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根基,为生态文明建设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建设生态文化,应该根据我国现实状况,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个山地少数民族,黎族在传统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及习惯法等诸多方面,蕴含独特的生态思想和智慧。当今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挖掘黎族传统文化内涵的生态意蕴,对于促进海南物种资源存续、推进全域生态建设以及打造绿色自由贸易港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内在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程中的经验总结、理性认识、教训反思,体现在协调好人口、保护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保护生态环境需推动科技创新、完善法律法规、发挥群众作用等方面。把握其当代价值,对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5.
在当代,生态中心主义受到很多学者和实践者的青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中心主义具有一些共识:都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的整体,都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都强调生态的价值,等等.这使得一些学者和实践者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中心主义.但识别一种思想是不是生态中心主义,根本标准是价值本位标准.从这一标准检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属于生态中心主义.二者的价值本位根本不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人民为价值本位,而生态中心主义以生态为价值本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  相似文献   

6.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构成和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根本遵循,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从人与自然有机联系的生态本体论、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相统一的生态认识论、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相结合的生态价值论、以社会有机体理论分析自然与社会系统关联性的生态方法论等角度,深刻探析这一理念所蕴含的哲学逻辑思维,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目标、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力求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在当代中国的最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新的理论境界、新的话语体系。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自觉地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全过程,聚焦问题导向,加强综合治理与监管,不断丰富并扩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生态领域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潇贺古道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传播交流的通道,在古道上至今还保存着清代时期的生态文化石刻,这些石刻集中反映了潇贺古道2000多年来的生态文化的发展脉落,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历史依据,是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重要参考,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生态价值观念。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内涵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价值观、贯彻“两山论”的生态价值判断标准和追求“美好生活”的生态价值目标。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内涵,对于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生态思想重点内容是人与自然间关系研究,有机结合了方法论与科学生态观,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使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正确发展方向。本文基于我国生态问题现状,阐述马克思生态思想基本观点,强调马克思生态思想,具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挥预见性作用、生态技术创新发展的当代价值,以此期望推动我国生态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追求是在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引领下,构建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新模式.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人民性价值追求的理论渊源,传统中华文化生态智慧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人民性价值追求提供了文化底蕴.历届党的领导集体生态文明思想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人民性价值追求提供理论先导,习近平总书记早期扎根基层围绕生态建设的实践和思想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人民性价值追求的理论升华.深入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的人民性价值追求来源,对于坚定生态文明建设道路自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生态思想是邓小平在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过程中,立足于中国特殊国情,在全面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科学生态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它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反对滥砍滥伐;倡导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型,反对粗放型;倡导依法建设,反对无法乱建。邓小平生态思想的提出,对于我们当前进行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新时代中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理论与实践依据。是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党的奋斗目标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生产力观、生态民生观和生态法治观三个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提出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治理生态问题的新依据,对于推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力和驱动力。科学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不仅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前提,也是我们"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保障。因而,从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分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的文化基因、理论基石和实践基础进行三维解读,是未来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以人和自然的辩证关系为中心内容,以实践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为逻辑起点,从战略的高度深刻论证了自然、人、社会三者之间的统一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探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对于我们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生命模式为导向发展形成的,其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生态智慧,她所揭示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标准是中国传统哲学的至高境界。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国际、国内讲话中多次阐释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价值理念,致力于构筑崇尚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系统。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自然观、发展观和政治观,传承中华民族生态智慧,为我国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指明方向,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中国智慧,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和自然关系之理论。  相似文献   

17.
生态文明是一个与自然相关的概念。马克思主义理解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早期卢卡奇把自然规定为一个社会范畴是错误的,施密特把社会说成是一个自然范畴也并非科学。正确理解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对于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引领和规范人的实践活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域下考察先秦儒家与马克思思想体系,比较分析两者的特点,对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先秦儒家与马克思均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前者基于我国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及“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侧重于人对自然的顺应,道德色彩浓厚;后者立足于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侧重于人自身价值的实现,有鲜明的实践性品格。先秦儒家“天人合一”“中和”“尚俭节用”等思想与马克思视“人与自然之关系”为“人与人之关系”的思想,均被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所继承。此外,这两种生态思想还蕴含丰富的美学、伦理学内容,这或可为我们进一步沟通生态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从生态文明建设维度认识和把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要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当代价值,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当代价值。为此,要从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寻找生态智慧,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现代化;要立足中国国情认真做好挖掘、梳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工作,找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契合之处,做好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相结合工作。认识从生态文明建设维度推进“两个结合”的基本内涵,明确从生态文明建设维度推进“两个结合”的重大价值,探究从生态文明建设维度推进“两个结合”的实践路径,对于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蕴涵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价值取向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以生态安全促进国家总体安全,不断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不断创造人类生态文明新形态,蹄疾步稳地迈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好美丽中国和地球美...  相似文献   

20.
临沧独特的自然环境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拉祜族人民,拉祜族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并在长期的与自然共处过程中形成自己丰富而独特的生态文化。拉祜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拉祜族宗教信仰中的生态伦理意识;拉祜族物质文化中的生态意识;拉祜族禁忌和村规民约中的生态保护思想。加强对自然生态智慧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