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374个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初中生在三个量表中的部分因子要显著高于非留守初中生,这些因子是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中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情绪不平衡,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的发泄、幻想和忍耐,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人际关系敏感,丧失和健康适应.与非农村留守初中生相比,农村留守初中生面对的生活应激值要更大、应对方式更多是消极的、心理健康水平更低.  相似文献   

2.
通过使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太乐观,约1/4的教师在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超过其他群体.高职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呈现显著相关.提出要增强和完善教师的社会支持系统,学校、社会应支持理解教师工作,以及作为教师自身应该多渠道学习心理知识,以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5,(80):163-164
通过对学生公寓1050名舍长的调查结果显示,咸阳职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情绪表现以积极情绪为主,人际关系良好,应对方式积极,但也存在一定的心理危机问题。今后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在进一步加强学生人际交往指导、注重建立积极应对方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同时重点关注和帮扶特殊群体,以提升我院心理健康工作水平,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全面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好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早期预警工作,文章在对大学新生开展心理健康状况普查(UPI)及个别约谈的基础上,发现大学新生存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倾向与焦虑、抑郁倾向、缺乏自信、情绪困扰、躯体症状等问题,建议分类追踪,采取有效的心理教育、干预及矫正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民众在新冠肺炎疫情不同阶段的心理应激反应特征和时间进程特点,对2020年1月29日—3月3日5周间6 278名心理援助热线平台的求助者采用心理健康症状量表(SCL-90)进行了在线评估。疫情期间民众心理症状的各因子均分和阳性症状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疫情期的参照水平;女性、所在社区有人感染、自身有疑似症状等群体的心理症状均值均显著高于其对照群体。5周时间里SCL-90各因子均值降低了3%—6%,每周的时间进程在心理症状减轻变化中起1%—3%的解释作用。SCL-90的9个因子各自的均值均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其中,焦虑症状减轻最多,时间进程在焦虑反应减轻变化中起3%的解释作用,属中效应;敌对情绪变化最少,时间进程在敌对情绪减轻变化中起1%的解释作用,属小效应;抑郁、强迫和人际关系敏感症状在各阶段均表现较突出。疫情期间民众心理反应可能经历恐慌期、防御期、适应期和恢复期。恐慌期的突出心理症状是直接由疫情引起的焦虑、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防御期的主要心理症状是由居家隔离等现实压力引起的抑郁、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等。  相似文献   

6.
"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较好,但容易表现出强迫、焦虑等负性情绪;女生容易出现情绪上的困扰,男生则表现出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情绪;农村大学生和非独生子女家庭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这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组成的这一特殊的非正式群体,在地方高校具有普遍性、集群性和利益趋同性。这一群体面临着更多的经济压力、社会舆论压力、同伴压力、就业择业压力等诸多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焦虑、抑郁、自卑、情绪波动大及心理负担重等。关注地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从社会、学校以及学生自身出发,在教育帮助的同时建立并贯彻综合保障措施,对促进该群体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军霞 《焦作大学学报》2009,23(4):75-76,119
文章对扩招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压力应对方式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心理干预措施。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肖计划等编制的《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对5所高校334名教师进行调查。发现被试者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因子分上高于全国常模;男教师的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因子分高于女教师,女教师的抑郁和焦虑因子分高于男教师,差异均有显著性;各教龄段的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青年教师在面对压力时,应对方式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艺术类高职学生作为大学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现状不容忽视。通过湖南艺术职业学院1069名被试的调查分析,发现有17.6%的学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艺术类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水平,其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焦虑、抑郁等症状。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帮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常态防疫背景下省属大学生的心理适应状况及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手段。方法:对湖北第二师范学院443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抑郁、孤独感、社交焦虑和自尊作为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的测量指标,分析了常态防疫背景下,大学生所面临的主要情绪情感问题以及形成的原因。结果:有60%以上的大学生经过疫情后自尊水平下降,71.6%的大学生焦虑水平低于常模,32.1%的同学存在抑郁倾向,40.9%的同学孤独感较高(高于常模水平)。结论:常态防疫背景下,大学生的情绪情感问题主要来源于人际关系、对线下线上学习生活的适应性,小部分来源于疫情时期家庭矛盾和学业焦虑的持续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边疆高校大学生应对方式、心理健康及相关状况.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SCL-90量表对900名学生进行调查并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试采用积极型应对方式多于消极型应对方式,在人际关系敏感、敌对上得分低于全国青年常模,在强迫、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结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采用成熟型的应对方式,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蓝屾 《华章》2012,(11)
本研究通过对《SCL-90》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改编,编制《股民心理健康问卷》,对江苏省243名股民及非股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股民组的问卷得分总分,项目分都高于非股民组,且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三个维度上差异显著(2)在应对方式方面,股民组在情绪取向的应对方式方面得分显著高于非股民组.较高收入水平会使从事股票交易活动的对象产生强迫,敌对和偏执的心理异常表现,并使他们更倾向选择情绪取向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3.
“不同运动量等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量表测试法、数理分析法对湖职院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体育运动量等级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湖职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在体育锻炼运动量等级上分布不均匀,男生多倾向于剧烈运动,女生多倾向于小运动量等级的运动;而且参与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组别的男女生在躯体化、抑郁因子上表现明显优于其他组别,在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恐怖等因子上参与中等强度体育锻炼组别的女生均分低于其他组别。总之,体育锻炼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其中中等强度运动量的体育锻炼对于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4.
吴益斐 《幼儿教育》2012,(16):44-45
近年来,有关幼儿园教师体罚、虐待幼儿的报道不时见诸报端,引起了公众对幼儿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有关调查表明: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焦虑、抑郁、强迫、偏执、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是职业倦怠情绪和偏高的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及自编校园社会关系问卷,采取因素分析、路径分析和方差分析法分析聋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校园社会关系满意度和利用度的联系。结果表明,校园社会关系满意度和利用度对心理健康的贡献率为13.2%。社会关系满意度越高,个体越不容易表现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和精神病性等行为。社会关系利用程度越高,个体越容易表现出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等行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特殊教育师专生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特点与关系.方法:采取抽样方式对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系2007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状况进行研究.结果:(1)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偏低,任一因子分≥3的检出率为19.6%,排在前三位的心理问题是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和抑郁;(2)积极应对均分高于消极应对均分,心理健康不同水平在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维度均有显著差异;(3)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和总体水平呈显著相关,积极应对方式对心理健康有正向预测作用,消极应对方式有负向预测作用.结论:特殊教育师专生的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有其自身特点,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加强对特殊教育师专生的应对指导,有利于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遵义师范学院2010级80名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学习体育舞蹈前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等六个因子上存在差异,充分说明学习体育舞蹈对大学生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偏执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应对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回顾国内外关于应对方式的研究,总结应对方式与性别、年龄和年级、应激源以及人格特点的关系,分析应对方式对抑郁症状、焦虑情绪和其他心理健康指标的影响,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并根据相关因素,探索如何进行应对方式教育,以提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科教兴同,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在教学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现阶段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常表现为人际关系敏感、行为异常、心理承受障碍、抑郁、焦虑、厌学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品德与社会教学不仅应重视德育渗透工作,还更应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0.
对某民办高校2007级统招本科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普查,结果表明:本科新生的主流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但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甚至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总体状况不容乐观。他们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强迫、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人际关系敏感,集中在情绪和人际关系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