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中叶,人类文明最重要、最深刻、最有影响的变革就是人们生态意识的觉醒,或称之为生态觉悟。这种生态觉悟的直接根源,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迫使人们不得不对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命运给予关注。这种生态意识的觉醒一开始就蕴含着极其深刻而普遍的哲学意义,尤其是在伦理学领域的深刻变革,产生了生态伦理学这一理论成果。生态伦理学试图用伦理信念调节和约束人类的行为,达到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和谐状态。生态伦理学坚持"生态本位"的伦理学方法,以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价值观为哲学基础,以"生态合理性"为核心理念,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价值标准,建构和确证伦理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通过伦理与经济生态、伦理与社会生态、伦理与文化生态的建构,去确证当代伦理精神的理论合理性和实践合理性,通过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实现伦理生态的辩证复归。生态伦理是当代伦理精神的价值诉求,则成为生态伦理精神能否成为化解生态危机、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及其文化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精神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需求以及生态环境意识的日益提高,反映自然生态问题不仅成为全世界文学的主题,而且也成了我国文学尤其是维吾尔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论文用生态批评理论对维吾尔当代生态小说的产生以及它的思想性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乌鲁木齐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可以采取的措施也很多。  相似文献   

4.
面对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生态灾难,当代人对自然生态问题不再熟视无睹。但是人的生命意义在丧失、精神价值在消解,人们对自身精神生态的危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本文强调,与自然生态破坏一样,人类自身的精神生态严重失衡同样也可以毁灭人类。并就此阐述了,伦理规范的价值取向应由关注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拓展为关注人类自身的精神生态。  相似文献   

5.
生态电视是使用生态学的观点观察、分析、反映人类的精神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现状及问题,在人的意识深层嵌入生态文化指令,倡导生态化行为,引导人们正确地化解各种生态问题,追求精神生态、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和谐与平衡的电视形态.本文主要分析生态电视的教育价值以及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超越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持续发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反思当下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是着眼于一般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它是对今天人类对自然界的透支所产生的生态及心态的危机而进行的反思,着眼于生态系统的整体和谐、人类社会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和谐、持续发展以及公平正义都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7.
米·普里什文是俄罗斯著名的散文家,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是其散文表现的主要内容。普里什文的生态散文赞美自然万物的美丽神奇,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自然美的话语镜像、生态善的精神和弦与情感真的心灵对话。童年生活经历、教育背景、职业生涯、俄罗斯文学渊源影响了普里什文生态诗学理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生态女性主义应站在生态文化高度,发挥女性在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中的作用和价值,强调社会生态中的男女平等和协同合作。从女性创作主体、女性生存状态的反思、生态女性主义文化建设三个方面来看,女性创作主体从女性自然天性出发,对自然万物体现出了浓厚的生命关怀意识;当代女性文学对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凉命运和心灵苦痛有充分自觉;生态文化建设为女性文学与女性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9.
生态与文化协同共生发展模式是一种新的生态文化产业培育模式。盱眙的文化产业发展独具特色,形成了以龙虾为主要代表的创意文化品牌,集聚发展了铁山寺、明祖陵等文化旅游品牌。今后盱眙要按照五色生态文化循环发展机制,建设乡村休闲、户外拓展、考古探险、博物科普的知名品牌。在自然生态、乡村生态、文化遗址等原真性环境中体验目的地的精神要旨,发展精神旅游,构成乡村生态、自然生态与人的精神世界契合的文化场域,同时注意文化发展和城市文化形象的耦合、关联,并提出建设淮河生态文化实验区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所谓生态观,是一种统观了自然、社会、生命、环境、物质、文化、机体、精神的世界观.它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等层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语文教育生态观,主要体现为在语文教育中强调用自然主义把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统一起来,培养学生与自然、与社会和自身生命的平衡、和谐、发展的精神,从而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以达到"立人"的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1.
甘肃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猎原》是新世纪初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生态文学文本。在这部作品里,雪漠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当代中国西部农民在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下卑微而又坚韧活着的生存境况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显示出的精神文化生态,全面展现了西部农民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且深入反思和探究了西部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态和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生态之间的隐秘关系。  相似文献   

12.
精神生态与伦理规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生态灾难,当代人对自然生态问题不再熟视无睹。但是人的生命意义在丧失、精神价值在消解,人们对自身精神生态的危机,还没有引起足够的警觉。本强调,与自然生态破坏一样,人类自身的精神生态严重失衡同样也可以毁灭人类。并就此阐述了,伦理规范的价值取向应由关注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的关系,拓展为关注人类自身的精神生态。  相似文献   

13.
《自然辩证法》中的生态整体主义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以辩证法为基本方法论,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进行了整体性的诠释。通过这一诠释,恩格斯建构了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的一种辩证整体的关系。这种关系不仅使得自然生态所具有的整体性价值得到了有利的佐证,而且还廓清了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这些均体现出了生态整体主义的价值倾向。《自然辩证法》可以说是生态整体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来源,基于这一经典文献,可以给予生态整体主义以更强的伦理辩护。  相似文献   

14.
甘肃作家雪漠的长篇小说《猎原》是新世纪初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生态文学文本。在这部作品里,雪漠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当代中国西部农民在日益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态下卑微而又坚韧活着的生存境况及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显示出的精神文化生态,全面展现了西部农民与自然生态之间的紧张关系,并且深入反思和探究了西部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态和不公正不合理的社会生态之间的隐秘关系。  相似文献   

15.
滕学明 《文教资料》2013,(20):16-17,39
唐·德里罗的《白噪音》被誉为美国后现代文学最经典的作品之一。从生态伦理的角度而言,小说展示了美国后现代社会中人们愈来愈担忧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工业文明与自然生态的矛盾,生动地刻画了当代美国大众的各种精神生态危机,是一部优秀的生态小说。  相似文献   

16.
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是生态批评第二阶段继生态女性主义批评和后殖民生态批评之后兴起的批评流派,是生态批评的"红色化",也是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绿色化"。它把文学批评放在阶级压迫和生态危机的语境下,把人类、自然、文学、文化联系起来考察,反对物种歧视和阶级歧视,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态帝国主义,认为这些是生态危机的根源。其目的是通过文学研究对人类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和批判,改变自然和劳动阶级的"他者"和"边缘化"地位,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环境公正和社会公正意识,建立一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生态马克思主义批评实现了批评实践中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的融合,提高了生态批评的人学品格,为生态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批评开辟了广阔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生态文学兴起、繁荣的时代背景:即愈演愈烈的自然生态危机和工业文明发展造成的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上帝的疏离,使人类失却了精神家园,产生了精神危机;生态理念的广泛传播带来了人类生态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8.
论课堂的生态本质、特征及功能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李森 《教育研究》2005,26(10):55-60,79
把生态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教学研究中,对构建真实的课堂,而不是一个经过筛选的虚假的环境,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它由教师、学生、教学事件和环境等组成,与自然生态相比,课堂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主体之间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使课堂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生态化的课堂是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课堂,这样的课堂具有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等基本特征,发挥着滋养、环境参照、动力促进和制度规范等生态功能。  相似文献   

19.
民间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它的产生、发展及存在往往会受到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民间艺术造物活动中对自然生态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在许多方面显示了技术理性与生态、伦理、价值观念的完美结合.而在现代生态设计中,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角度提出的设计观,与中国民间艺术的造物观一脉相承.它要从根本上降低资源和能量消耗,杜绝和介绍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使人类生活方式向科学、文明和健康方向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尊重自然与生命的态度,强调物质技术理性与自然伦理关系统一的精神,成为二者的共同点.  相似文献   

20.
人类文化和自然生态是息息相关、彼此依存的,与自然生态恶化相伴而来的是精神生态的失落。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物质文明高度发展背后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危机。文章就这一点在三位男性人物盖茨比、汤姆和威尔逊身上的体现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