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然而“以教为中心”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存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等问题。为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以“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为例,遵循“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研究了如何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思政元素、准备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选择与使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评定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思政学习成绩,从而形成“以学为中心”的六步进阶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然而“以教为中心”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存在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等问题。为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以“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为例,遵循“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范式,研究了如何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思政元素、准备课程思政教学资源、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过程、选择与使用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评定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思政学习成绩,从而形成“以学为中心”的六步进阶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举措,各大高校都在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着课程思政的探索实施活动,怎样融合专业课与课程思政,达到隐性教育的目标则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基础会计课程思政元素的内嵌性,探究了基础会计课程与课程思政具体的融合路径,通过将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目标与思政目标结合,“内嵌”思政元素的教学设计,搭建基础会计课程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4.
张美岭  刘叶 《科教导刊》2022,(16):120-123
如何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进行有机融合已成为高校教学的热点问题。文章以“微观经济学”为例,阐述了“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专业课程本身、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现实生活中的热点新闻等三个方面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提出问题驱动的探究式、知识讲解的启发式及情景模拟的讨论式三种思政元素的融入路径,以期润物无声地将课程思政元素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5.
吉栋梁  黄兆琴 《教师》2022,(34):114-116
课程思政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环境保护法”课程为例,探讨开展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基于OBE教育理念,深挖并提炼其所属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确定课程思政目标,并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总体设计,建立课程思政元素与人才德育培养目标的融合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将思政元素如盐化水般“溶”于学习资源、专题讨论、学习任务中,使专业知识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相融共进。结合生态事例和典型环境问题,润物无声地将爱国情怀、责任担当、诚信守法、职业操守等贯穿课程始终,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受到了全国高校的重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已成为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如何有效地把思政元素导入非思政专业课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化,是当前亟待研究的关键课题。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梳理总结了“测量与地图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的结合点,探讨了教学过程中有效导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具体方案,以实现课程思政目标,形成“三全育人”的教学模式,为相关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课程思政大格局下,所有的课程都有育人功能,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育人元素,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社会主义所需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本研究以“快速成型技术”课程为切入点,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深挖思政元素,并通过故事启迪、问题导向、对比教育、多媒体育人等途径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最终实现课程专业教学目标与思政教育目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沈世勇  张莎 《文教资料》2020,(2):192-193,198
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如何将思政元素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全过程,是当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共享中国”课程建设目标、内容结构与方案选择,探索了“课程思政”改革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杨婧  宋青  洪林 《河南教育》2023,(9):32-34
如何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是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热点问题。保障课程思政教学质量,增强课程思政育人效果,需要正视课程思政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教学中思政元素的“匹配度”,发挥好课程思政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当前,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存在“知难而退”“生拉硬扯”“人为分化”等问题,可以尝试基于“四维融合”提升课程思政元素的“匹配度”。  相似文献   

10.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三全育人”,开展了“结构疲劳基础及应用”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方面入手,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梳理课程思政建设思路。采用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方法,在理论与实验教学环节中融入思政元素,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有机融合,做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战略;课程思政已成为新时代我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大气遥感课程作为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旨在为国家培养解决大气环境等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门性人才,课程思政尤为重要。基于教学大纲,结合学校特色与国家现实需求,深挖“大气遥感”课程包含的丰富思政元素,通过教学方法改革融合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贯穿到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并通过以赛促思想政治教育等途径完善创新实践机制,驱动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发展,以此达到专业课程的正确价值导向,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切实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密不可分,如何在创新创业类课程中发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三全育人”合力,深化课程育人内涵,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时代担当、敢闯会创的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国家“课程思政”总体战略部署对职业院校“双创”教育提出的新使命新要求。创新创业类课程内容融入思政元素,要依据三维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设计思政融入点,保证思政素材和育人目标的统一,准确把握思政教育价值,有效实施创新创业与思政“双体系”教学。  相似文献   

13.
黄玲 《黑龙江教育》2023,(12):40-44
高校开展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是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的必然选择。在课程思政建设中,专业课程的重要性尤为凸显。在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科学内涵和价值意蕴的基础上,华南师范大学“会议管理”课程思政教学坚持“四个统一”原则,即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统一、理论教学与实践体验相统一、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传统课堂与智慧课堂相统一,明确落实课程育人目标、挖掘课程内容蕴含的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教学的多元方法及完善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体系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朱雪 《科教导刊》2022,(7):139-141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使命。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各门课程都应担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着深厚的融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职业的价值体现在社会需要,职业的选择必然与社会责任、担当精神、家国情怀等价值观紧密相连。探索职业生涯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可以更好地帮助实现职业生涯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5.
刘捷 《教育评论》2022,(11):97-103
“大思政课”是持续推动学校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径,具有大宗旨、大方向、大内涵、大形式,需要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然而,各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与思政课程借力各类课程存在思政课和各类课程功能相混淆的疑虑、课程教育政治性和学理性难以统一的困惑、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知识性与价值性双向关联不足的担忧、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难以有机结合的顾虑。与此同时,“大思政课”背景下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面临各学科相互认识不足、学科教学目标不同、学科建设人才不足、学科教材不足、学科综合应用方法不足等问题。建设“大思政课”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现实路径,需要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共筑信念信仰、共建制度、共育人才、共制教材、共通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育人+育才”的“双育”培养模式下,通过课程思政教学让专业课上出“思政味”,培养出德才双优的技能型人才,是当下职业院校的主要责任,也是摆在相关任课教师眼前的一大课题。文章以高职财会类专业课程教学为例,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概念混淆、缺少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缺乏对课程思政统筹规划和科学的教学设计以及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融合方面明显缺失等问题,提出构建校企深入合作“双元”育人机制。通过充分挖掘专业知识技能中的思政元素、进行统筹规划、科学设计,形成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内容有机融合的课程思政体系,为实现道德素质与职业技能共同提高的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提供可操作方案。  相似文献   

17.
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属于环境专业的一门基础前导课程。结合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的自身课程环境专业属性特点,将“思政元素”纳入“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实现在专业知识技能传授中培养提升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职业素养、文化素养等综合素质的教育教学目标。以“思政融入专业课程”为主线,挖掘思政元素在环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融合方式;设计“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程思政融入的教学方案;评价、反思思政进课堂的效果。利用专业课堂教学实践主渠道,充分发挥思政元素引领作用,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已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保障。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高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如何在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中有效融入思政元素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以“地方导游基础知识”课程为例,探讨其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选择与具体实施策略。首先概述了旅游学科课程思政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其次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及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目前该课程思政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详细探讨了该课程思政融入的多层次设计思路,提出了提升教师能力、挖掘课程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的主要依托,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类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为例,针对课程思政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式,研究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方法与途径,实现人才培养中育人与育才目标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徐凌玉  李晓进  顾瑛琪 《教师》2022,(23):126-128
为了充分发挥中药制药专业“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育人价值,文章挖掘和提炼了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思政元素,明确了“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通过案例引入、情景设置以及问题导向、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式渗透相应的思政元素,并对当前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以期促进思政元素与“中药鉴定技术”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真正实现“大思政”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